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冲击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台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共混合金的抗冲击性能、结晶熔融行为和晶体形态。结果表明,TPEE可以提高共混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共混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且随着TPEE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两组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共混物在玻璃态结晶时,随着TPEE含量增加,冷结晶热焓降低,结晶峰温度降低。共混物熔体的起始结晶温度降低,但在低温时结晶速率加快,TPEE对PTT的结晶化具有促进作用。共混物中PTT形成球晶,但由于TPEE的干扰而使PTT的球晶尺寸减小,晶体形态完善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冲击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共混合金的流变性能和成型温度对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的表观黏度和假塑性随着TPEE含量的增加而提高,TPEE对PTT具有较好的增粘效果,有利于改善PTT的加工性能;且TPEE对PTT还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但共混材料的韧性随着成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主要是由于在较高的成型温度下共混材料的结晶度较高,高结晶度的样条具有较低的韧性。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热塑性聚氨酯(TPU)发泡后,其发泡材料回弹性不足、压缩强度低及收缩率大等问题,采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改性TPU,并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制备了TPU/TPEE发泡材料。研究了TPU/TPEE共混物的熔融及结晶行为、流变性能以及TPEE含量对TPU/TPEE发泡材料循环压缩性能、回弹性能、压缩永久变形及发泡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仪与落球回弹、压缩永久形变结果表明,TPEE的加入能使TPU分子链排列的有序性降低,回弹性提高;旋转流变仪结果表明,TPEE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共混物熔体的黏弹性,使得弹性作为主导,并显著改善发泡性能;循环压缩结果表明,加入TPEE可以进一步改善泡沫的压缩性能。当添加TPEE的质量分数为7%时,TPU/TPEE发泡体相对于纯TPU泡沫,发泡体落球回弹性提高了7.25%、压缩永久变形值降低了2.84%、压缩强度提高了326%。  相似文献   

4.
PTT/EPDM-g-MAH/mPE共混体系的相形态与流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茂金属聚乙烯共混体系(PTT/EPDM-g-MAH/mPE)的相形态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增容剂EPDM-g-MAH可以明显改善PTT与mPE的相容性,但含量超过4%时分散相的数目增加、尺寸增大。PTT/EPDM-g-MAH/mPE共混物熔体为假塑性流体,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当EPDM-g-MAH的含量在0%~16%范围内时,共混物的非牛顿指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表观黏度、粘流活化能先增加后减小,并在4%时出现极值。  相似文献   

5.
以毛细管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聚丙稀(PTT/PP)双晶共混材料的结晶熔融性质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在共混体系熔融结晶时,PTT和PP可分别结晶,但二者可互为成核剂,不仅提高了各自的起始结晶温度,还加快了结晶速度;双晶体系升温熔融时,二者的熔点升高,尤其PTT组分的熔点升高较大,而且出现了PTT的次完善晶体的熔融峰,说明PP干扰了PTT的结晶而导致其部分晶片不完善。共混物熔体为假塑性流体,随PTT含量的增加熔体黏度迅速降低,假塑性降低,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毛细管流变仪分别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TT/ABS-g-MAH)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ABS含量在3%~5%(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极值,表明ABS的加入对PTT起到了一定的增强和明显的增韧作用。共混合金熔体为假塑性流体,但ABS含量的变化对共混物的表观黏度、非牛顿指数n、粘流活化能的影响较小,即对PTT的流变性能影响不大。采用ABS-g-MAH与PTT进行反应性共混,可以提高PTT的力学性能,而对加工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HDPE/UHMWPE共混物的动态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少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引入高密度聚乙烯(HDPE)构成共混体系,考察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随组成、温度、频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体系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复数黏度随UHMPWE含量增加而增大;Han曲线斜率均小于2且不存在温度依赖性;Cole-Cole曲线均呈半弧形未表现出相分离特征,说明共混体系在熔体状态下并未发生分相过程;所有试样的时温叠加(TTS)主曲线在低频区并未出现特殊的粘弹松弛行为,而在高频区随着UHMWPE含量增加,时温叠加原理失效现象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PA6/PTT共混物的吸水性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共混物PA6/PTT。通过浸水实验,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和热分析,研究了不同组分PA6/PTT共混物的吸水性能,并进行了相关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A6/PTT共混物吸水率随PTT含量增加而减小,即PTT的加入有效抑制了PA6的吸水率;在相同吸水条件下,PA6/PTT共混物的一般力学性能明显优于PA6,当PTT含量为20%时,共混物吸水后的拉伸、弯曲强度分别较PA6提高了20.98%和71.73%。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二氯甲烷和三氟乙酸混合溶液为溶剂,制备了PET/TPEE复合纳米纤维膜。首先研究了PET与TPEE共混比对所得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并对共混PET/TPEE纳米纤维膜以DSC、TG进行表征。然后,研究了不同面密度复合纳米纤维膜的阻气性能及空气过滤性能。结果表明:经SEM表征,PET/TPEE为4∶1(质量比)时,纤维具有较好的形貌。PET/TPEE共混体系呈现非晶态,熔融温度为251.28℃,失重温度介于两单体之间。随着纤维膜面密度增加,阻气性增加,过滤效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10.
选用聚丙烯PP-S700,使用密炼机制备了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聚丙烯(PP)弹性体共混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聚丙烯PP在SEBS弹性体中的结晶行为;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初步探讨了聚丙烯PP结晶在SEBS弹性体中的取向性,计算得到了PP的取向度。研究结果表明,SEBS/PP共混材料随着PP含量的增加由弹性体转化为硬弹性体,PP分散相逐渐连接,与SEBS形成双连续相,使材料的力学强度、储能模量显著提高,且降低了因PP的引入而对弹性体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在SEBS/PP弹性体共混材料中PP的结晶温度、结晶度都会随着SEB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注塑成型过程中,SEBS/PP弹性体共混材料的大分子链沿注塑成型方向取向。  相似文献   

11.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共混合金的流变行为、结晶形态和热性能。结果表明,PTT/POE共混合金熔体为假塑性流体,POE组分含量越高,共混合金对剪切速率变化越敏感,表观黏度降低越多,POE有一定的增塑作用;由于POE与PTT间的相互作用,共混合金从熔体结晶时形成的PTT晶体尺寸明显减小,但体系起始结晶温度升高,结晶速度加快。在Tg以上,由于POE的影响,PTT组分的冷结晶焓变迅速减小。当POE组分含量超过4%时,体系中出现POE的聚集体,相分离明显。  相似文献   

12.
闫海阔  郑晓平  王璠  包锦标  王市伟 《材料导报》2018,32(12):2057-2061
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共混物的物理性质。本工作以超临界CO_2为溶剂,通过改变工艺来调控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物的相形貌,进而利用动态力学分析(DMA)仪研究其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利用CO_2在PP和EPDM基体中较大的溶解度和溶胀度差异,在CO_2环境下退火处理PP/EPDM,可以显著增加EPDM相体积分数,进而促使EPDM相形貌从海-岛状结构向双连续结构转变。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EPDM含量下,真空热退火后材料性能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经过CO_2退火后材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有提高,这意味着材料的刚性和韧性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玻璃微珠对PP/SAN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玻璃微珠(GB)含量不同的PP/SAN/GB复合材料.试样断面的SEM结果表明,GB与SAN的亲和力更强,GB选择性分布在分散相SAN中.流变测试结果表明,GB的含量和分布极大地影响着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低含量时(小于15 phr)GB的加入对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基本无影响,当加入GB量超过一定值(15 phr)时体系的复数黏度和动态储能模量才有明显的升高.GB的表面处理改善了GB的分散性,没有改变选择性分布,增加了与聚合物之间的作用力,提高了共混体系的动态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苯硫醚/羟基改性多壁碳纳米管(PPS/MWCNTs-OH)复合材料,用动态机械热分析法(DMTA)研究了PPS及PPS/MWCNTs-OH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少量MWCNTs-OH的加入使PPS/MWCNTs-OH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E′)明显提高,且随MWCNTs-OH含量增加而增加;从ta...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碱、硅烷偶联剂(A-1120)及阻燃剂(硼砂-HCHO-NaHSO3)对剑麻纤维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剑麻纤维/酚醛树脂(SF/PF)共混复合材料。采用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研究了SF表面处理方法对SF/PF共混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蠕变及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SF/PF共混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形态。结果表明,SF经偶联剂处理后,SF/PF共混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达到6310MPa,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达到216℃,其储能模量和Tg分别比未处理复合材料提高2倍和15℃;SF经阻燃剂处理后,SF/PF共混复合材料的蠕变和应力松弛性能得到提高,SEM观察表明,SF表面处理对提高材料的界面粘接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PTT/ASA)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加工条件密切相关。采用注塑成型的方法,通过改变模具温度和保压时间,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PTT/ASA共混合金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讨论了注塑参数的变化对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升高模具温度可以提高共混合金的结晶度,并且较高的模具温度有利于提高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保压时间延长,结晶度增大,拉伸强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
PET/PTT共混体系的结晶熔融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PET/PTT共混体系的DSC热分析结果表明,在共混体系中两组分形成各自的晶体,呈现各自的熔点Tm,但两种聚合物各自的结晶过程是彼此受对方影响的。从形态和热力学两方面对共混体系的熔点下降行为进行了解释,根据N ish i-W ang方程的计算结果,PET/PTT共混体系的相互作用能密度和相互作用参数都为负值,表明PET/PTT共混体系在熔融态是热力学稳定的相容体系,在该体系中,PET和PTT分子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短切甲壳素纤维增强聚(ε-己内酯)(PCL)制备出新型生物可吸收复合材料,通过高级流变扩展系统(ARES)对不同纤维含量(Cf)的复合材料熔体进行了动态流变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含量的增加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熔体的复数模量(G*)和复数粘度(η*)。当Cf从45%增加到55%时,复合材料熔体在低频区出现了明显的类似于力学性能的"屈服行为",即G*不再随频率的改变而变化,同时材料的弹性(G')要明显高于粘性(G″)。这种行为可能与纤维在熔体内形成刚性的粒子网络有关,对材料的加工成型不利。从双对数坐标下的G'~G″曲线和η″~η'来看,纤维的加入明显提高了熔体的弹性,延长了熔体的主松弛时间。  相似文献   

19.
生物降解聚酯PLA/PBSA共混体系的制备与结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LA/PBSA共混材料;采用DSC,TG,DMA和拉伸力学试验研究了该共混体系的热性能和力学行为;采用土壤悬浊拟环境降解实验法研究了共混材料的生物降解性;同时对该体系的生物降解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PLA/PBSA为非均相结晶/结晶高分子共混体系;PLA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模量和拉伸强度;增加PBSA的含量,可以提高PLA/PBSA共混体系的环境生物降解性。PLA/PBSA是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互补的生物降解材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聚乳酸(PLA)/热塑性聚氨酯(TPU)共混物。采用旋转流变仪、扫描电镜、电子万能试验机及差示扫描量热仪等研究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并通过线材机牵引成直径为1.75 mm左右的线材进行熔融沉积成型(FDM)。结果表明,加入TPU后能提高材料的储能模量,使熔体弹性增强,利于熔融铺丝。TPU能改善材料的冲击韧性,且随着TPU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另外,PLA/TPU熔融共混后体系的结晶能力下降,对熔融沉积成型收缩翘曲具有抑制作用。当TPU质量分数为10%时,线材的熔融沉积成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