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2与环氧化合物共聚生成脂肪族聚碳酸酯,其塑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是一类具有发展前景的环境友好型材料。为了实现该过程中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对催化剂进行负载化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对CO2和环氧化合物共聚中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该领域负载型催化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进行二元共聚制备聚碳酸丙烯酯(PPC)及聚碳酸环己烯酯(PCHC)是目前二氧化碳共聚领域研究重点。但所制得的二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较差,从而限制其进一步工业化应用。引入第三单体进行三元共聚是改善二氧化碳共聚物性能的有效方法,文中系统地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的第三单体(分为环氧化合物与非环氧化合物)对二氧化碳共聚产物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预期为二氧化碳共聚物工业化应用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CO2共聚物的研究开发在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及新材料研究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CO2共聚单体是影响其共聚产物结构、性能及成本的重要因素。文中综述了与CO2催化共聚的各类单体的研究进展及产物理化性能的特点,这些单体主要包括环氧化合物、烯类化合物和可再生型环氧烷烃;并介绍了通过三元共聚以调控分子链单元与分子链结构,从而改善聚合产物的理化性能。进一步就今后CO2催化共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三种负载型镍的二亚胺配合物与TiCl4组成的新型复合催化体系,在不同MAO,以烷基铝为助催化剂的条件下,催化乙烯/1-丁烯淤浆共聚制备的一系列塑性体和弹性体共聚物的结构性能。发现由于催化催化系具有齐聚及原位共聚性能,制得的共聚产物是一种高支化度(21.1-703.branch number/1000C),低密度和极低密度(0.880g/cm^3-0.911g/cm^3)塑性体和弹性体共聚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利用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CO_2)进行共聚反应制备聚碳酸酯(PC)成为绿色合成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文中报道了一种由环境友好的轻金属Li/Al化合物构成的催化体系,可以有效催化环氧环己烷与CO_2的共聚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碳酸酯。同时,根据对合成产物的核磁分析,所合成的聚碳酸酯具有双官能度的异官能团端基,可通过简单聚合物链端基的有机反应来实现对聚碳酸酯链的接枝改性。  相似文献   

6.
脂肪族聚碳酸酯研究现状EI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从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共聚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的研究现状,包括反应的催化体系、反应机理、反应条件、产物性质、改性方法和应用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利用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CO_2)进行共聚反应制备聚碳酸酯(PC)成为绿色合成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文中报道了一种由环境友好的轻金属Li/Al化合物构成的催化体系,可以有效催化环氧环己烷与CO_2的共聚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碳酸酯。同时,根据对合成产物的核磁分析,所合成的聚碳酸酯具有双官能度的异官能团端基,可通过简单聚合物链端基的有机反应来实现对聚碳酸酯链的接枝改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带有不饱和双键的茂化合物(对-(1-环戊二烯甲基)-苯乙烯)与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再与乙基锂反应,最后与钛酸四丁酯络合的方法合成负载茂钛催化剂。将此催化剂与格氏试剂(RMgBr)组成催化体系.考察了催化反应温度、催化体系的组成,催化剂浓度和Mg/Ti摩尔比等因素对苯乙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化可减少活性中心的偶联衰减,提高催化活性。催化活性与负栽催化剂的结构、反应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郭锦棠  张鸿信  王博 《功能材料》2007,38(2):279-282
采用丙烯腈与二乙烯基苯交联合成聚丙烯腈树脂微球,考察了聚合工艺条件对微球的粒径、硬度等的影响.以负载有乙酸钯的聚丙烯腈树脂微球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共聚合成聚酮(STCO).研究了催化体系中的2,2'-联吡啶和对苯醌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对树脂负载催化剂及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树脂负载催化剂对聚酮合成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当树脂用量为1g,乙酸钯为22.4mg时,聚酮产量达6.2384g.另外树脂在重复使用5次后仍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完全交替的聚碳酸亚环己酯可用作微电子牺牲材料,文中用水杨醛,邻苯二胺和叔丁醇铝制备了SalenAlOC(CH<,3>)<,3>,以N,N-二甲胺基吡啶(DMAP)作为共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氧化环己烯共聚,用核磁共振(<'1>H-NMR)对共聚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催化效率最高可达494g Polym/g Cat...  相似文献   

11.
侯珂珂  李学峰  崔平 《材料导报》2011,25(24):115-118,123
以自制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CeO2/CNTs、TiO2/CNTs和Ce-Ti-Ox/CNTs,并进行了TEM及XRD表征。以所得样品为催化剂用于东都风化煤降解制备腐植酸的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不同负载型催化剂对风化煤降解制备腐植酸的产率、分子结构及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性能明显高于未负载的催化剂,能显著提高腐植酸的产率,而且所得腐植酸分子量较小,吸光度较高,其中Ce-Ti-Ox/CNTs催化效果最为显著,可使腐植酸的产率提高到65.43%,表明铈钛活性组分表现出了协同催化效应。  相似文献   

12.
臭氧化的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制备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难降解废水处理的研究与实践中,负载型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促进了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制备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的快速发展.综述了催化剂制备方法、载体表面属性、载体类型、载体上活性组分种类、负载量、催化剂配比等对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综述了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的催化臭氧化功效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结合实际的水质状况,指出了其可能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钯系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一直是CO与烯烃共聚反应制备聚酮研究较多的催化体系。但由于其价格较高,严重制约了CO与烯烃共聚制备聚酮的工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近几年来钯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钯种类、配体类型、钯的负载方式及反应介质的应用等。以期为制备新型、高效的钯催化剂提供思路,推动CO与烯烃共聚反应制备聚酮的工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TLC,GPC,1H-NMR及IR等分析方法,对苯并恶嗪-环氧化合物-胺类催化剂体系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表征了产物结构,并探讨了聚合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苯并恶唪-环氧化合物体系在胺类催化剂如苄胺,咪唑的作用下,能发生开环聚合反应,生成低分子量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5.
非均相催化剂的研制一直是生物柴油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其中的负载型催化剂以其制备材料广、活性高、重复利用性好等优点成为生物柴油制备的首选催化剂。本研究综述了以金属氧化物及复合物、活性炭和分子筛为主要载体的负载型固体酸碱催化剂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催化剂的制备、催化性能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负载型固体催化剂在生物柴油产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聚苯乙烯负载茂钛族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悬浮法和溶液法将带有不饱和双键的金属茂钛族化合物与苯乙烯、二乙烯苯进行共聚,分别合成了以聚苯乙烯为载体的健联型负载茂钛族催化剂。茂锆化合物比茂钛化合物容易与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茂锆化合物的催化反应类似于活性聚合,聚合反应中存在不同的活性中心,该反应有别于纯自由基反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新型方法制备了蒙脱土(MMT)/MgCl_2球形复合载体,经热处理后将其负载铁系催化剂,并用于催化乙烯原位聚合。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载体的晶型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并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载体中MMT用量对催化剂负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制得球形良好的载体,其晶型也不再为α型,另外,MMT的加入可使球形载体的粒径显著增大;催化剂的负载量和负载率随MMT用量的增加显著下降,负载量难于达到0.2%,负载率低于90%;MMT用量的增加也会导致催化体系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林刚 《低温与特气》2001,19(3):11-1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历经 4年研制的“从二氧化碳合成可降解共聚物的中试研究”日前获得成功。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在鉴定后认为 ,该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它的完成具有重要的环保价值 ,将使我国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跃上新台阶。该项目首次采用稀土复合催化剂 ,在 1 2 0 L规模上进行了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共聚试验并获得成功 ,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和无污染聚合技术 ,为进行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工业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由于共聚物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达 40 %以上 ,加上生产过程中对二氧化碳的循环使用 ,一个年产…  相似文献   

19.
在金属催化有机合成反应中,金属催化剂被制备成微细颗粒以提高其催化接触面积,与此同时,对其进行负载以解决分离回收困难的问题。综述了近几年固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多种材料在各种金属纳米催化剂负载方面的应用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甲基)丙烯酸酯类的三元共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聚合物负载双金属PBM型阴离子配位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甲基)丙烯酸酯类的三元共聚。用IR、NMR、DSC、TGA等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影响共聚反应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