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祎 《园林》2012,(5):66-68
江南园林自元代后,与画家的关系密不可分。著名的造园家也都会些丹青绘事。可以说,不通画理之人,也是难以通造园之理的。而他们两者的联系也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和审美上,而是有更深层的精神内涵的联系。两者一个坐观,一个入游,都浸透着中国的士大夫思想与文人哲思。本文以画理为据,举例几个江南园林中常见的“小景”,从细处窥看江南园林的山水精神与画面感。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3)
文章主要探讨山水画"藏露互补"对江南园林布局和造景的影响。"藏露互补"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观念,由于江南园林深受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故而这种观念在造园上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既存在北方园林风格,也存在江南园林风格.还有岭南风格,综合而言就是一个主题定位问题.每个城市只有拥有符合自我特色的肌理和结构,才能以鲜明强烈的区域特色来形成明确的城市风范.让人过目不忘.这种风格一方面是通过语言、称谓、观念、习俗等无形的文化形态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建筑、街道、河流、山石等构成有形景观要素而体现出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周边的自然景观是否丰富和谐、是否具有内涵己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宁波市极具代表性的月湖公园为例,着重阐述月湖公园在风格上的如何表现江南园林特色的.  相似文献   

4.
从空间建构的角度,分析了现代居住区景观建设对江南园林承继的可能性,基于江南园林空间结构特点,分别从空间布局,空间层次和空间序列三个方面探讨了江南园林的空间建构手法,阐述空间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的设计方法,旨在启发江南园林对于现代居住区景观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尝试对园林空间的模糊性进行深入探究。首先阐释了模糊性的概念及对园林艺术的作用,并探究了园林中视觉模糊的形成机制及检验方法。在此基础上,验证了现存江南园林空间的视觉模糊状况。最后,对视觉模糊的具体构建手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龚文君 《城市建筑》2023,(17):212-216
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作为南方园林中最典型的两大流派,其理水手法在平面布局、空间关系与观赏意境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研究根据类型学的方法提取园林的空间样本,并对江南、岭南地区的园林水系进行空间图解与对比分析,归纳二者在水系营建上的布局差异、造景手法差异与理水文化差异,深入剖析与解读传统造园的理水艺术,为当下园林式建筑的设计提供个人的地域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16世纪的明代江南园林中曾一度常见“桧柏亭”的特殊营造,其不仅被视为建筑景点,而且被赋予深刻的文化意义.这在吴宽宅园中出现原型,在苏州“拙政园”、松江“东庄”中已有成熟体现,并在《遵生八笺》中得到总结.对这一造园细节的现象、意义及其消失原因的探究,可以更细腻、清晰地认识到今日业已消失的明代中期江南园林的特点,以及17世纪的晚明江南园林中所发生的深刻转变.  相似文献   

8.
邵星宇 《建筑学报》2023,(9):102-108
基于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园林实例的复原研究,探析了明末清初江南园林中普遍存在的以“画意”效果为导向、关注视觉形式的一类营造手法,将其归纳总结为“画意”布景手法,并指出了其所关涉的实施要素和限制条件。同时通过对明末清初“画意”园林中的“厅堂”视点展开“画意”布景分析,揭示了“隔池观山”和“山踞池畔”两种最为主要的空间布局和构图策略,并讨论了其与同时期文人画论间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9.
基于符号学的传统江南园林空间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钏  张兴国 《室内设计》2013,28(1):76-79
本文分析了符号学与传统江南园林空间的关系,并采用莫里斯的三分法,对传统江南园林空间的符号系统进行了研究;论文着重分析了传统江南园林空间组合要素符号系统与所表达对象间的关系,从而探索传统江南园林空间在符号学意义上的规律,以期有效作用于现代园林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朱一丁 《山西建筑》2007,33(30):354-355
简单介绍了隐喻主义理论,从江南私家园林的园名、建筑、假山、水池和植被等方面分析了江南园林中的隐喻,归纳出江南园林隐喻的特点,指出隐喻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江南园林的文化内涵,对中国当代遣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学鹰  马晓 《华中建筑》2007,25(1):214-218
该文在回顾已有论著的基础上,对江南水乡建筑文化保护进行了探讨,指出要保护江南水乡建筑文化遗产,首先应做好两项基础工作,一是保护江南水乡建筑文化的物质基础--土地、水网;二是文化上的自觉,并反思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使得可持续发展、生态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贾珺 《华中建筑》2004,22(B07):A0123-A0125
文章简要总结了中国园林自然性质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论述其内在的思想动因以及与中国传统士人文化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3.
浅谈岭南园林植物特色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吴大荣  瞿燕 《中国园林》2003,19(7):70-73
岭南园林植物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对岭南园林植物现状中的主要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岭南园林植物存在的3个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遮荫树与景观树和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例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岭南园林植物结构的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的第一次文物修复项目中,有 23 套以杉木、樟木为主的明清古窗得以修复。本文简述了其修复过程,并展示了一些修复环节的图片,以期为博物馆的古窗类藏品修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岳原  李嘉华 《华中建筑》2008,26(5):158-160
该文从中国传统山水画文化基源的启发,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揭示其内在景观构成模式特征及其生态思想,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广州园林发展史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宏烈  潘广庆 《规划师》2002,18(5):25-28
岭南的气候环境,为广州自古以来的园林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作者系统梳理了广州园林发展的历史脉络,旨在为今天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7.
从苏州园林与徽州园林看江南建筑文化之传承与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为才 《华中建筑》2006,24(9):4-6,8
园林遗产是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文通过对苏州和徽州两地古典园林的横向考察,结合相关文献史料分析,从艺术源流、经济地位、城乡差异、人员流动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域文化中苏州和徽州两个亚文化圈之间建筑文化的传承途径与互动关系。它们遵循共同的艺术原则,适应各自的建筑环境,其文化传承的总趋势是从高势位的都市流向乡村,却不乏双向互动影响,各显所长,从而创造了各自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98年国家专业目录中正式出现工程管理专业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很多院校纷纷开设了这一新兴专业。如何结合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办好这一专业是一个正在进行的重大议题。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基本建设发展现状,接着回顾了长三角地区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并系统分析了目前专业开设的情况,对比了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最后给出全文分析的讨论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江南园林建筑美学意蕴探析—以拙政园为个案研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旋 《华中建筑》2009,27(1):199-201
园林建筑是江南园林构成要素之一。江南园林建筑“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并不是木砖瓦片沙石等物无情无趣的简单堆砌。它们既是一种物质产品,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产品,其中蕴含着诗情画意。该文通过对拙政园个体建筑的评析,阐明江南园林建筑蕴含着“虚实相生”、“离方遁圆”、“气脉贯通”美学意蕴,凝聚着古代园林建筑师的艺术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20.
杨鑫  张琦  吴正旺 《风景园林》2012,(2):109-117
法国现代园林景观对古典主义园林优秀设计手法的传承与发展涉及到诸多的层面。以"轴线"这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最典型的设计语言作为主题,从集中性空间、整体性设计以及透视学原理三个层面简要分析古典主义园林轴线景观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详细阐释法国现代园林景观对"轴线"这一设计手法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空间结构的延续、空间拓展的意识转变还是集中性空间的重组,"轴线"仅仅是一种媒介,旨在引出对地域性景观更深层次的精神传承的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