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无机氧化物为色素,钾水玻璃或有机硅树脂为粘结剂的无机涂料型热控涂层,已成功地应用在各类型号卫星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三种涂料型热控涂层的组成、工艺、光性及空间环境稳定性,并对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该类热控涂层具有配制方便、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应用广泛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热控材料。我国即将发展的航天飞机、载人飞船等都要大面积使用。  相似文献   

2.
耐高温绝缘涂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有机硅树脂、无机粘结剂和无机填料制备的有机无机复合耐高温绝缘漆,其涂层经600℃,1h的热处理后可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绝缘性能。配套后的绝缘涂层,可在250℃下长期使用,并具有良好的耐冷热循环、耐湿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首先提出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对无机涂层材料进行改性,即在处理的铝合金表面制备水性无机涂层,然后在无机涂层表面二次喷涂KH-550改性溶胶,对其进行改性,再经烘烤制备了有机改性无机涂层.对二次喷涂KH-550改性溶胶的一些因素对涂层表面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KH-550用量≥20%,能明显提高无机涂层的附着力、耐冲击性、耐水性等理化性能.对二次喷涂后涂层的微观形貌和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在KH-550改性溶胶中引入无机纳米或超细粉体,获得了致密、平整的多功能涂层.最后通过对所提出方法的原理探讨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二次喷涂KH-550溶胶改性无机涂层材料,制备有机改性无机涂层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应柳枝  莫春生  许丽梅  马琳 《广东化工》2010,37(7):256-257,260
通过介绍无机涂层的防腐机理,对涂层/金属体系性能和失效过程进行了探讨。系统阐述了无机涂层的测试方法和技术,重点分析了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在评价涂层性能中的应用,为进一步研究无机涂层腐蚀的本质和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无机生物涂层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艾桃桃  于成龙 《陶瓷》2005,(11):38-43
无机生物涂层材料是综合利用金属基体的高强度、高韧性、高塑性以及生物陶瓷的表面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优点,成为材料科学领域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详细介绍了惰性生物陶瓷涂层材料、生物活性玻璃涂层和生物陶瓷涂层的分类、性能及其应用。另外,对无机生物涂层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作了详细介绍,最后对无机生物涂层材料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专家李金桂全面阐述了无机富锌涂层的诞生、发展、各种无机富锌底漆的组成和分类以及它的特性和应用,指出无机富锌涂层具有杰出的耐环境侵蚀性能、耐化学性、耐溶剂性、耐辐射性、耐热性,在恶劣腐蚀环境下它是钢结构件的最佳底涂层。  相似文献   

7.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7,28(6):31-32
透明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耐刮伤有机/无机杂化涂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一种高性能有机-无机杂化丙烯酸树脂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机无机杂合面漆;  相似文献   

8.
金属基抗菌涂层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属材料表面有机抗菌涂层、无机抗菌涂层(包括金属离子型抗菌涂层和光催化剂型抗菌涂层)以及复合抗菌涂层等进行了论述.综述了国内外抗菌涂层的研究现状,指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广州化工》2021,49(9)
首先介绍了无机转化涂层的优势以及分类,然后介绍了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综合了纯石墨烯涂层对于防止金属腐蚀的作用以及面临的问题所在,如表面的缺陷,大阴极小阳极现象导致金属局部腐蚀的加速。最后展开了对石墨烯增强的无机复合涂层研究进展的概述,并展望了石墨烯增强的无机复合涂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东 《水泥工程》2021,34(4):42-44
根据水泥烧成热耗的组成,降低高温设备表面散热是降低水泥烧成热耗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减少高温窑炉墙壁的热传导可有效降低设备的表面散热。本文在介绍无机内保温涂层隔热原理的基础上,对保温涂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在传统耐火隔热材料的基础上增加新型无机内保温涂层,可有效降低高温设备外表面温度,减少水泥生产中的散热损失,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赵斯梅 《涂料工业》2007,37(10):25-28
以聚酰胺酸作为基体,通过正硅酸乙酯(TEOS)和异丙醇铝发生水解缩合反应,然后与聚酰胺酸发生溶胶凝胶过程,从而制备出无机纳米掺杂聚酰亚胺薄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热失质量、介电谱及击穿试验对其热性能和电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考察了相应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纳米材料的应用及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纳米粒子的优异特性。着重介绍了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研究现状及应用和2000年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胡彤宇  朱丽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2,19(6):442-447,466
以薄膜的形式仿生制备二氧化硅中孔材料于1996年首次报道,最后,在其制备方法得以改进、分析和表征技术得以提高的基础上,所制备出的中孔薄膜不但具有很好的几何孔型,而且孔道有序排列的方向及膜的厚度均可在合成过程中进行调控,通过仿生制膜技术裁剪无机中孔膜的各种特性,可使它们广泛应用于对中相形态控制要求严格的催化及微电子领域。  相似文献   

14.
用3种方法制备了银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体系,其中用加热还原法所得体系中Ag纳米粒子的尺寸较大(15nm),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较宽,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20nm;用室温硼氢化钠还原法得到的复合体系的吸收峰蓝移至409nm,且峰形较窄,Ag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8.7nm;低温NaBH4还原法所得体系吸收峰进一步蓝移至397nm,此时Ag纳米粒子粒径最小(3.5nm).将室温还原法所得Ag-PVA复合体系旋涂成膜,所得薄膜光滑、透明、均匀性好,该法适用于制备多层薄膜,以调控薄膜的厚度和光谱性质.将Ag-PVA复合体系与钛酸四丁酯(Ti(OnBu)4)的乙醇溶液交替旋涂得到Ag-PVA/TiO2有机/无机复合薄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随着Ag-PVA层数的增加,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强度呈线性增加,但是TiO2层数的增加对吸收光谱没有明显影响.Ag-PVA/TriO2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将金属纳米粒子、有机高分子与无机半导体材料结合在一起,这种多层纳米结构在光电、催化功能薄膜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无机涂料--涂料工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榜 《上海涂料》2004,42(3):23-25
略述了无机涂料在涂料工业中所起的作用和特点,指出溶胶=凝胶技术使无机涂料品种得到繁衍,性能也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疏水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庆勇  王浩 《硅酸盐通报》2003,22(3):49-52,56
研究了以聚四氟乙烯(PTFE)、硅溶胶为主要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SiO2/聚四氟乙烯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分别用XRD,IR,SEM,TG-DTA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涂膜在热处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薄膜材料的组成、结构、表面形貌。研究表明:在复合薄膜材料中,PTFE与SiO2形成相互贯穿的无规网状结构,薄膜与基材附着力良好,表面呈现出良好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氧化锌、硼酸为原料,利用微波加热合成低水硼酸锌(ZB-2335),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实验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微波辐射时间、原料比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5—110℃,微波辐射时间55min,氧化锌与硼酸的物质的量比1:11,氧化锌与水的物质的量比1:140,产率达97.6%。产品的组成分析结果符合要求,其失水温度高于340℃。微波加热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约是常规加热法反应速率的13倍,该方法具有不引入外来离子,产物单一,不需精制、分离,反应母液可以重复利用,反应过程容易控制等特点,是合成阻燃剂ZB-2335的较佳路线。  相似文献   

18.
对加有稳定剂的防滴膜进行热处理,发现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一定时间后,无滴期大大地延长,超过一定时间则无滴期又开始下降。这一现象是由于热处理改变了稳定剂在膜内的分散状态及稳定剂与防滴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电镜照片直接证实了这种改变。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防滴膜的拉伸强度、直角撕裂强度略上升,伸长率略下降。  相似文献   

19.
李桂林 《涂料工业》2007,37(10):69-72
开发环境友好涂料用新型油性成膜物,如液晶树脂、UV固化超支化聚合物,触变性树脂等。并采用IPN、基团转移聚合、微胶合成新工艺。开发新型元素有机物,制备功能性树脂。开发水性氟树脂、水性聚酯、水性环氧树脂、水性丙烯酸树脂及其他水性成膜物。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无机盐行业采用炕式烘干、箱式干燥、隧道窑干燥等传统干燥工艺及设备,能耗高,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易被污染,质量不稳定。选用高效、密闭、连续的带式串闪蒸、桨叶式串闪蒸、双螺旋串盘式等二级干燥工艺及设备、链式层干机、组合式干燥机、旋转列管式干燥机及喷雾干燥工艺和设备等新型干燥设备,改造传统工艺及设备,提升无机盐生产中干燥装置水平,以达到节能降耗,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