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固态发酵大豆生产豆豉纤溶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齐海萍  钱和  王璋  许时婴 《中国油脂》2003,28(12):52-55
以大豆为底物进行固态发酵生产纤溶酶,并对其固态发酵工艺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最佳发酵时间28h,添加麦芽糖2%、NaCl 0.1%、Ca2^2 0.2mg/kg、Mg^2 0.3mg/kg最高酶活力可达到1256IU/g。豆豉提取物的最适存放温度为37℃以下,最适pH为8,Mn^2 、Ca^2 、Mg^2 对该酶活力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添加明胶对纤溶酶活力起稳定作用。PCMB、PMSF、胰蛋白酶对此酶活性抑制率几乎达100%,EDTA、β-巯基乙醇对此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两步固态发酵生产豆豉纤溶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枯草芽孢杆菌DC-12是从豆豉中筛选得到的高产纤溶酶菌株。以黑豆为原料,曲霉前发酵制得豆豉半成品,研究以该半成品为基质的豆豉纤溶酶的固态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DC-12的最佳固态发酵条件为:豆豉半成品35g/250mL三角瓶,葡萄糖8.0%,初始含水量1.2mL/g(豆豉半成品),初始pH值7.0,接种量12%,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84h,优化条件下的平均产酶量达1427 IU·g-1(豆豉半成品),为未优化前酶活的3.60倍。  相似文献   

3.
用海水配制培养基,先用酪蛋白培养基富集和筛选高蛋白酶活力菌株,再经过粗纤维蛋白平板初筛定向分离、纤维蛋白平板上复筛纤溶酶产生菌,比常规方法更简便,成本更低,得到更多的有用微生物菌株。利用该方法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红树林滩涂海泥中,获得稳定产生纤溶酶的GXF-18菌株,在初始pH7.9、38℃、160 r/min、装液量50mL(500 mL三角瓶)的条件下,GXF-18产生的纤溶酶活力稳定在1500 U/mL以上。该GXF-18具有耐受高盐的特性,在微碱性下能产生较高活力的纤溶酶,是研究和开发利用微生物来源纤溶酶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粉作为主要原料,利用蛹虫草固态发酵同时生产多糖和纤溶酶.以多糖含量和纤溶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蛹虫草固态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由玉米粉和麸皮构成,比例为18:2(g/g),料水比例1:1(m/V),接入6%(V/m)蛹虫草液体菌种,23℃发酵时间3 d.在优化条件下获得浸提液中的...  相似文献   

5.
以产纤溶酶的菌株根霉 12 # 为出发菌株 ,对其进行紫外线 氯化锂复合诱变 ,筛选到74株制霉素抗性突变株。所有抗性突变株经进一步固态发酵筛选 ,获得了 4株稳定高产纤溶酶的正突变株 ,其纤溶酶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 3 2 9%、2 1 5 %、2 2 3 %和 18 0 %。以其中的 1株为菌种 ,研究了固态发酵产生纤溶酶的培养基组成。采用单因素试验、均匀设计方法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初始pH、加水量、无机盐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实验范围内根霉 12 # 固态发酵产生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 :m (麸皮 )∶m (豆粕 )=1∶2 ,初始 pH5 0 ,加水量 0 75mL/g物料 ,MnSO4·H2 O和 (NH4) 2 SO4加量分别为 0 2 5 %和1 42 % (对物料 )。优化条件下的固态发酵纤溶酶产量平均达 744 5 7U/g物料。  相似文献   

6.
以优质大豆为原料,,采用纤溶酶产生菌进行发酵,研制豆乳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纤溶酶产生菌发酵豆乳饮料的工艺为:接种量7%、发酵时间72 h、发酵温度37℃;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纤溶酶产生菌发酵豆乳饮料最优调配参数为:添加蔗糖9%、混合乳化剂(单甘脂:蔗糖酯=1:1)0.15%、CMC(羧甲基纤维素)0.1%、PGA(藻酸丙二醇酯)0.2%,4℃冷藏5 d内饮用口味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突变株B2为出发菌株,对其液态发酵生产溶纤酶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确定最优产酶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60g/L,豆粕粉18g/L,玉米浆2g/L,CaCl2 0.5g/L,K2HP042g/L,MgSO40.5g/L,NaCl0.5g/L,初始pH值10.0。在此基础上,设计培养条件的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种龄14h,接种量5%,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180r/min的条件下,7℃培养64h达到产酶高峰,产酶活力可达1215IU/mL。  相似文献   

8.
枯草芽孢杆菌产纤溶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筛选到一株产纤溶酶较强的枯草芽孢杆菌,通过研究发现其最适产酶的发酵条件为:ρ(葡萄糖)=20g/L、ρ(豆渣)=60g/L、ph7.0、温度37℃、种龄24h、接种量10%。发酵第四天产酶最高,最大产酶量可达713.11IU/mL。  相似文献   

9.
王希春  周晔燕  钱和 《食品科技》2007,32(1):121-125
利用浅盘固态发酵技术对豆豉纤溶酶出发菌株进行固态发酵。固态发酵培养基经灭菌、添加碳源等操作后,按一定比例接种种子液,在合适的发酵条件下进行固态纯种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出了对固态发酵过程影响显著的过程参数,应用SAS软件响应面分析程序,分别对发酵过程中的接种量、发酵周期、发酵温度、大豆初始水分含量等过程参数进行了分析与优化。试验得出了豆豉纤溶酶出发菌株固态发酵的最优工艺参数,即大豆水分含量300%、发酵周期72h、发酵温度39℃,在此条件下最大发酵酶活可达到665.6IU/mL。  相似文献   

10.
黄绿蜜环菌产纤溶酶的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密环菌产纤溶酶的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以麸皮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加入O.1%MgSO4,用豆汁配制培养基,pH4.0时得到单因素最大产酶效果.分别以2%麸皮、2%酵母膏、0.1%MgSO4为主要优化因子,选择适当步长,设计响应面试验,回归拟合试验数据,得到二次回归模型.该模型R2=0.8709,在90%的概率水平上显著.用该模型拟舍得到的各因素的最适加入量分别为麸皮2.97%,酵母膏2.30%,MgS04 0.147%,预测的最高产酶量达到410IU/mL.  相似文献   

11.
纳豆芽孢杆菌的固态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优化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条件,以活菌数和芽孢数为指标,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研究了种龄、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和含水量对固态发酵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体积分数7%、种龄17 h、培养基初始pH值8.0、培养基初始水分质量分数70%,37℃固态发酵5 d效果最好,活菌数和芽孢数分别达到3.4×1010 cfu/g和1.8×109 cfu/g.  相似文献   

12.
解淀粉芽孢杆菌DC 4是从豆豉中筛选得到 ,产生的豆豉溶栓酶具有较好的体外溶栓效果。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分析获得该菌株产生豆豉溶栓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 :接种量为 7% ;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纤维蛋白 2 0 % ,蛋白胨 0 5 % ,糊精 2 0 % ,酵母膏 0 1 5 % ,K2 HPO40 4% ,NaH2 PO40 0 4 % ,CaCO30 3% ,pH7 0 ;培养温度为 32℃ ;2 5 0mL三角瓶装量为 5 0mL ;2 1 0r/min振荡培养 72h ,其发酵上清液纤溶活性可达到 82 0U/mL。  相似文献   

13.
柴海云  崔堂兵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10):1350-1355
用响应面法对产纤溶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D-12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产酶的影响,后在此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得出发酵时间、糊精浓度、细菌学蛋白胨浓度三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接着通过最陡爬坡实验逼近酶活的最高区域,然后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最后响应面法进行分析,得到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细菌学蛋白胨浓度2.25%,糊精浓度2.65%,发酵时间45 h。在此条件下,酶活为96.340 IU/mL。验证实验所得酶活为98.947 IU/mL,因此本优化工艺结果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4.
环状芽孢杆菌A1.383产酵母胞壁溶解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状芽孢杆菌A 1 3 83产细胞壁溶解酶的适宜的碳源为酵母葡聚糖 ,氮源采用蛋白胨与(NH4 ) 2 SO4 混合氮源 ,接种量 6%~ 1 0 % ,2 5 0mL三角瓶装液量为 40mL ,发酵温度为 3 0~ 3 5℃ ,培养基初始pH 6 5~ 7 0。在此条件下发酵 5 4h后可达到最高酶活 74 6u/mL ,比条件优化前的酶活提高了 3 8 7%。将所得的发酵液用于红法夫酵母虾青素的酶法提取 ,总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达到 96%以上。  相似文献   

15.
脉孢霉发酵豆渣产纤溶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好食脉孢霉为产纤溶酶菌种,选用廉价物料新鲜豆渣和麸皮为初始发酵底物(15g(干重)/500 mL三角瓶),试验确定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是:豆渣:麸皮(4:1)+CaCl_2(0.75%)+FeSO_4·7H_2O(0.045%)。每瓶培养基接种3.4×10~5个孢子,在28℃恒温箱培养48h,然后用生理盐水(100 mL/瓶)浸提4~6 h。摇瓶优化后的酶产量约为220 U/g,浅盘发酵放大结果为330 U/g,10倍于初始产量。  相似文献   

16.
对1株产纤溶酶毕赤酵母工程菌菌株pk53,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的适宜廉价发酵培养基为:麸皮1.5%,豆粕粉2.0%,KH2PO40.5%,MgSO4.7H2O 0.05%;发酵条件为:接种龄14 h,接种量1%,甲醇添加量1.5%,培养基装液量30 mL(250 mL三角瓶),生长pH为5.5,诱导pH为6.0;在此条件下培养,纤溶酶酶活力达429.06 U/mL,是初始发酵条件下酶活力的8.88倍。  相似文献   

17.
固态发酵酒是以高级脂肪酸酯为胶核构成的溶胶复杂体系,辅以众多的微量成分,具有固有的浓郁复合香气,而配制酒是由几种简单有限的低碳酸酯醇等形成的乙醇水溶液,体现的是浮香或单一的酯香。固态发酵酒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变黄的原因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推理,可能是酒体中的高级脂肪酸酯或某一种物质与Fe^3+络合的结果。(孙悟)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