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对其区域产业集群的影响,选取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区域产业集群的量化指标,以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并以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及其相应区域产业集群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总资产、股东权益、董事平均报酬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营业房出租毛利率阻碍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专业市场利润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无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论,从专业市场角度提出了发展区域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能为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应。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经过发展,也逐渐体现出这些优势效应,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在后配额时代,我国应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的水平,使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能为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应。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经过发展,也逐渐体现出这些优势效应,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在后配额时代,我国应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的水平,使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段卓冉  曲洪建 《丝绸》2020,57(2):47-54
为剖析服装产业集群价值创造机理,运用扎根理论,建立40个服装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子范畴,主轴编码提炼出区域产业优势、成长环境优势、竞争合作优势、动态创新优势和网络结构优势5个主范畴。结合文献分析,构建服装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与协同度对价值创造影响的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服装产业集群5个竞争优势对集群价值创造有显著影响,协同在服装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对集群价值创造的影响中介效应显著。从服装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影响要素角度提出建议,通过优势协同实现服装产业集群价值提升并推动中国服装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芹  陈继祥 《纺织学报》2006,27(11):66-69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具有相对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集群化发展模式是竞争优势的源泉之一。全球价值链治理是全球价值链中权力拥有者协调和组织分散于全球各地的价值创造的活动。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价值链治理者常常处于设计和营销环节,获得了大量的附加价值。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制造环节,与治理者的治理关系属于半层级,必须遵循治理者制定的规则和标准。根据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不能再依靠低成本的优势参与全球竞争,必须提高营销水平,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品牌,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正确发展和纺织服装治理者的关系,同时嵌入多条全球价值链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覃卫萍 《上海纺织科技》2004,32(3):50-51,53
服装产业集群扩张是提高服装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受到国内外服装产业的广泛重视。文章运用波特“钻石理论”,以现代服装产业的集群现象为素材,讨论中国服装业集群扩张的可能性、以及形成条件与方式,同时分析其中的优势与风险。  相似文献   

7.
吕秀君  徐鸣 《毛纺科技》2020,48(2):90-93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虽然生产和出口总量规模巨大,但依然以低成本加工制造业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在整个纺织服装价值链中处于劣势,纺织服装产业亟待转型。针对以上问题,以宁波纺织服装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产业价值链及产业优势与劣势,为宁波纺织服装产业转型提供参考。研究表示: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具有智能化的生产管理与销售、标志性品牌众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等优势,但也存在集群主体不完善、协同合作不充分、主体角色缺位、互动共享较弱、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宁波纺织服装产业需通过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提升集群能级、加强公共平台建设、强化品牌建设、引资引智引才、深化产教融合等一系列措施实现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合作共赢     
近两年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建设走上了快车道,涌现出许多新兴市场,连同前些年建成的老市场,共同形成了全国的纺织服装市场网络。这些市场中有依托产业集群形成的集聚地市场,有依托交通枢纽形成的中转地市场。还有依托消费终端形成的产品消费地市场,它们分布区域不同、规模不同、定位不同,因而彼此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正是因为这种互补性,许多市场走到一起,展开了广泛的,多种多样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纺织服装产业既是宁波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领先全国的时尚产业。其行业齐全、产业链完整,产品结构也比较合理,有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优势。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宁波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38.23  相似文献   

10.
<正>在辽宁的服装产业中,以区域性、集群性为特征的服装出口生产基地进一步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丹东前阳、辽阳灯塔为代表的服装出口产业集群。辽宁的服装出口企业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近年来,尤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辽宁的服装  相似文献   

11.
张丹 《江苏丝绸》2021,(5):29-32
疫情带来服装消费类别、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的转变,给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分析苏州服装产业集群优势,剖析集群品牌发展在产业链韧性、品牌技术、创新人才方面所面临的瓶颈.提出以国内大市场循环为支撑,突出品牌创新引领战略,进行培育龙头企业品牌的辐射带动效应、培育具有江南文化标识的品牌企业集群、培育和聚集品牌创新适需人才的研究.以期焕发集群品牌的创新内动力,挖掘内需市场巨大潜力,延伸品牌价值,以内循环带动外循环,推动苏州服装产业集群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12.
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能为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应。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经过发展,也逐渐体现出这些优势效应,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在后配额时代,我国应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的水平,使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2011年4月27日,西柳国贸市场集群项目在这里举行盛大开工建设仪式。专业市场是海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近年来,海城市以做大做强市场产业集群为目标,坚持商贸兴市战略和项目核心,全力发展市场产业集群,今天,开工建设的皮革皮草城、羊毛衫城、辅料城等7个商城是西柳东区市场集群的先导区和起步区项目,所有投资商都是中国专业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4.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慧明 《纺织导报》2006,(3):20-23,8
产业集群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已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点关注,但以前多数研究集中在产业集如的优势分析上,而对产业集群潜在的风险研究不够。本文将探寻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风险根源,以做到未雨绸缪,保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珠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纺织服装加工区域,对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来说具有突出的作用。珠三角地区因为有得天独厚的社会、人文以及条件使得纺织服装工业发展尤为迅速,形成了我国重要的服装产品集群地。本文结合珠三角地区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等分析当地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完善当地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江苏纺织》2014,(8):16-16
正近年来,金坛市围绕出口成衣制造引进辅料、印染后整理等配套企业和建设服装服饰专业市场(万和奥特莱斯),使整个产业集群逐步完善产业链。金坛市纺织服装产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快速成长于90年代。进入21世纪,尤其是从2002年纳入国家纺织产业集群试点以来,集群产业发展速度快、质量稳定、市场庞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3年集群规上企业113家,与2003年500万元以上的规上企业48家相  相似文献   

17.
延伸     
没有产业集群,就一定没有专业市场,但有了产业集群,也未必就有好的专业市场。专业市场的良性建设,必须与产业集群改革同步进行,必须与行业紧密结合,必须仔细聆听企业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资讯点击     
《纺织导报》2004,(3):100-107
构筑服装产业集群新时空3月30日下午,“以纯”杯中国服装产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举行。本次论坛站在中国服装发展前沿的角度,透视地方产业集群现象。众多专家一致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在中国纺织工业高速高效增长的形势下,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加快升级步伐,再造发展新优势,将对纺织服装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认为,产业集群对提高制造业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一定要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意义。许多产业集群就是由创新性企业裂变而成的,或者是给创新性企业配套而形成的,因此,重视和…  相似文献   

19.
产业的发展与高校学科的建设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地方高校服装专业建设应紧密围绕该区域产业集群,有效利用集群优势创新专业建设.本文围绕丝绸产业区域对人才的需求,对区域内地方高校的服装专业建设进行探讨,提出区域化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服装专业建设创新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区域化与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同时,提出专业集群建设是地方高校特色服装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浙江服装企业探索快时尚之路的背景下,以ZARA快时尚模式为对象,利用钻石模型探究其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竞争对手、结构的表现,以及机遇五方面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服装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得出其在发展服装快时尚产业时应加快要素逆转、形成嵌入全球市场的价值链,以及发挥集群效应的三大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