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吸附法可以脱除加氢汽油、柴油中的芳香含硫化合物,是超低硫油品的一种具有工业前景的脱硫方法.详细介绍了分子筛吸附剂、氧化物吸附剂、络合吸附剂、分子印迹吸附剂和化学吸附吸附剂等的设计、再生的最新研究进展.吸附脱硫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对硫化物的吸附选择性低和再生与重复使用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2.
吸附法脱除催化裂化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吸附脱硫实验,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压力、尾气量、吸附剂再生次数对催化裂化汽油硫质量分数、辛烷值及吸附剂单程寿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附脱硫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360℃,吸附压力0.3MPa,尾气量300mL/min,体积空速1h^-1。通过对吸附脱硫实验过程中的尾气分析,对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阴晓临  伍艳辉 《化工时刊》2006,20(12):57-60
综述了吸附脱硫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吸附机理,如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中的π配合吸附、直接M—S键吸附和电荷转移配合吸附,介绍了相应的吸附剂开发进展。对物理吸附和不同化学吸附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吸附法脱除燃料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具有操作条件温和、脱硫效果好、投资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综述了吸附脱硫的机理,包括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重点介绍了化学吸附中的π配合吸附、M-S吸附、π配合与M-S协同效应吸附、形成络合物的吸附等各种吸附脱硫方式,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未来吸附脱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吸附法脱除FCC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新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前,吸附法脱除FCC汽油中的硫化物技术正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具体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与化学结合法。物理法的关键是制备和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可以处理相对较高硫含量的汽油。化学法用于汽油的精制,可生产超低硫含量的汽油产品。物理与化学结合技术取两者的优势,可处理宽范围硫含量原料,生产高品质汽油产品。  相似文献   

6.
吸附法脱除噻吩以其易控制、能耗低、投资少、可回收噻吩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离子交换型吸附剂、金属负载型吸附剂以及高聚物型吸附剂对噻吩的脱除性能,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双组分金属离子负载改性、采用微波等辅助手段改进负载性能和制备新型高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余谟鑫  姬乔娜  方媛  宋国胜  李忠 《化工学报》2009,60(4):1007-1016
研究了活性炭催化氧化脱除汽油和柴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选择性。采用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器(GC-SCD)分析了汽油和柴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分布及浓度;以活性炭作为催化剂,以30%过氧化氢溶液为氧化剂,在甲酸存在条件下考察了汽油和柴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催化氧化脱除的选择性,讨论了硫化物中硫原子电子密度对硫化物氧化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主要有噻吩(T)及其烷基衍生物(T alkylated derivatives)和苯并噻吩(BT);而柴油中噻吩类硫化物主要分布有苯并噻吩(BT)及其烷基衍生物(BT alkylated derivatives)和二苯并噻吩(DBT)及其烷基衍生物(DBT alkylated derivatives);硫原子电子密度大于5.716的含3个C烷基噻吩(C3-T)、BT、BT alkylated derivatives、DBT 和DBT alkylated derivatives 能被催化氧化脱除,硫原子的电子密度越大,其被氧化的速率越快,被脱除的选择性也越大;被脱除选择性顺序为:DBT alkylated derivatives > DBT > BT alkylated derivatives> BT> C3-T;然而硫原子电子密度小于5.716的T,含1个烷基噻吩(C1-T)和含2个C烷基噻吩(C2-T)则不能被氧化脱除。采用此方法,能将初始硫浓度为1200 μg•g-1的柴油降低至小于10 μg•g-1,可将初始硫浓度为320 μg•g-1的汽油降低至155 μg•g-1。  相似文献   

8.
改性活性炭吸附脱除烟气中SO2 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应用角度出发,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活性炭材料改性在烟气脱硫领域中的研究趋向及应用成果,包括金属离子或金属化合物的修饰、化学浸渍、高温热处理、微波处理和等离子体处理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活性炭脱硫机理及其脱硫动力学,概述了吸硫后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提出了利用改性活性炭进行烟气脱硫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吸附工艺脱除噻吩类有机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李明 《江苏化工》2006,34(20):16-19
概述了吸附法脱除噻吩类有机硫工艺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分子筛、金属氧化物、活性炭及其他吸附剂。探讨了吸附脱硫在油品精制和焦化苯处理中的应用和发展。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将定位于吸附工艺的设计优化和高效吸附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目前多孔炭吸附剂在脱除噻吩类硫化物中的应用,分别介绍了多孔炭及改性多孔炭在吸附脱硫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改性多孔炭包括氧化改性及金属改性法的活性炭和介孔炭吸附脱硫研究,指出采用氧化一金属复合改性活性炭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吸附脱硫能力。介孔炭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窄的孔径分布、极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用在吸附脱硫将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金属改性分子筛吸附脱硫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桂杰  沈健  杨丽娜  张耀兵  付宁宁  刘鹏  唐磊 《应用化工》2014,(11):2069-2075,2080
从分子筛金属改性的方式、吸附脱硫机理、吸附剂再生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金属改性的微、介孔分子筛在燃料油液相吸附脱硫中的应用,分析了微、介孔分子筛作为脱硫吸附剂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如何提高吸附剂的硫容量和选择性仍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苗广  董磊  任晓玲  杨翠婷  李忠  肖静 《化工进展》2020,39(6):2251-2261
在清洁燃油生产技术中,吸附脱硫由于运行成本低和操作条件温和,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非加氢脱硫技术之一。吸附脱硫技术在温和的条件下将燃油中的有机硫选择性吸附脱除,而其核心是高效的固体多孔吸附剂材料。本文综述了目前吸附脱硫的吸附机理和吸附剂研究进展,主要从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反应-吸附耦合三种吸附机制出发,重点介绍了不同吸附机制的脱硫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从脱硫选择性、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选择性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吸附脱硫体系。最后对基于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反应-吸附耦合机制的三种脱硫技术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在真实油品中吸附脱硫仍面临的竞争吸附等问题以及未来亟待进一步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在柴油深度脱硫方面应用的新进展。通过表面热氧化和负载金属离子对活性炭表面进行化学性能改性,有效提高对柴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能有效催化过氧化氢和氧化柴油中的噻吩类硫化物而达到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炭在柴油深度脱硫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要真正实现其在脱硫上的工业化应用,尚需加强其表面化学性能改性、再生、吸附和催化氧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原油储运过程中挥发的H2S这种恶臭气体不但危害人体健康,还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文章提出了采用活性炭吸附脱除原油挥发气中H2S的工艺。从理论上探讨了活性炭脱硫机理及固定床内吸附传质动力学,并且建立了活性炭吸附H2S的固定床脱硫反应器数学模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求解数学模型以预测穿透曲线。同时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穿透曲线,且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还进一步探讨了空速、温度和原料气含量对吸附硫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汽油吸附脱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分子筛、金属氧化物、活性炭、黏土和多核复合物等多种吸附剂在制备、精制、吸附机理、脱硫工艺及重复使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特别是金属离子修饰后的分子筛、表面负载各种金属元素 (如碱金属、Ⅷ族元素、贵金属元素等 )的γ-Al2 O3吸附剂以及改性后的黏土吸附剂等。指出吸附法脱除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是一项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汽油脱硫新技术 ,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适合于深度脱硫、无污染等优点 ;吸附剂选择性的提高、重复使用的新方法以及吸附机理的深入研究是今后吸附脱硫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改变吸附压力、温度、空速、剂油比、氧气流量等条件对吸附脱硫效果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负载型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性能和载体种类、负载活性组分的种类、含量及分散均匀度相关,载体对硫化物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7.
介孔分子筛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等优点使得其在吸附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介孔分子筛改性的不同方法,包括嵌入法、负载法,以及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的制备等。对介孔分子筛在吸附脱硫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包括对燃料油、天然气、煤气中硫化物的吸附脱除,以及H2S、SO2等大气污染物的吸附脱除。同时对介孔分子筛的改性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合成新型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吸附等领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8.
范立  沈健 《应用化工》2014,(7):1303-1306
采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对USY分子筛催化FCC汽油烷基化硫转移工艺条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40℃,系统压力为0.4 MPa,质量空速为3 h-1的条件下,小于120℃的馏分中的硫含量由原来的108.13 mg/L降低到10.12 mg/L,脱硫率为90.64%。在此条件下,USY催化剂连续使用32 h后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将活性炭纤维毡用浸渍法进行处理,实验确定的浸渍条件为:浸渍混合液中含NH4VO3 质量分数为197%, CsNO3质量分数为068%,浸渍液温度70 ℃,1 250 mL浸渍液浸渍活性炭纤维(ACF) 20 g,每次浸渍时间6 h,重复浸渍3次。随后在N2保护下于250 ℃焙烧50 min,冷却至室温得到ACF催化剂。在实验室模拟试验装置上对ACF催化剂的烟气脱硫反应特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烟气脱硫的反应活性次序为:KI-ACF>V2O5-Cs2O-ACF>空白-ACF。并且在烟气中含 SO20.225 mol·m-3,空速为2 400 h-1,反应温度348 K,测取实验数据,回归得到烟气在V2O5-Cs2O-ACF上脱除硫的反应动力学方程:dcSO2/dt=0.072exp(-7.843×103/RT)cSO21.025·cO20.579。  相似文献   

20.
以4-乙烯基吡啶(VP)和1,4-对二氯苄(PXDC)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和季铵化交联反应,制得了一种高度交联的离子液体聚合物--PVP-PXDC。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元素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及比表面积分析等分析方法对离子聚合物的组成、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及比表面积、孔结构参数等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吸附剂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先通过聚合得到重均分子量16万以上的PVP线性聚合物,再在DMF溶剂中按VP与PXDC摩尔比2:1加入交联剂,可得到平均孔径为17.8 nm聚合离子液体介孔材料,其热分解温度在250℃以上,比表面积为56.9 m2·g-1。在油/剂质量比50:1和30℃条件下,其对1000 mg·kg-1模型油中二苯并噻吩(DBT)、苯并噻吩(BT)和噻吩(T)的吸附量分别为5.65、5.48和4.53 mg S·g-1,远高于常规吡啶基离子液体,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