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刚性桩的桩体刚度比较大,承担较大荷载后桩身变形较小,其桩土应力比远大于半刚性桩的桩土应力比。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仍沿用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经验设计,导致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过于保守,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准确确定其桩土应力比。基于刚性桩荷载传递规律、桩-土-垫层变形协调条件,综合考虑了桩体的上下刺入变形、桩侧正负摩阻、桩长、桩径、土性等影响因素,推导得到了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简化公式,并与刚性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公式便于工程应用,更有利于刚性桩复合地基定量化设计和计算沉降。  相似文献   

2.
结合连霍高速公路某段道路扩宽工程,设计了柔性基础条件下的四桩复合地基进行现场静荷载试验.试验证明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低于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且沉降变形较大,二者破坏模式完全不同.桩土应力比在加荷初期较大,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设计应按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3.
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50  
由于路堤由填土等散体材料组成,路堤下复合地基桩与桩间土之间的沉降不一致,导致填土内部出现相对垂直位移,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计算路堤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方法及计算参数均与刚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不同。通过对复合地基上部填土的力学分析,推导出一个求解桩顶平面处的桩、土应力比的公式。该公式表明桩顶处桩、土应力比的大小与复合地基置换率,桩顶处桩,土沉降差,填土厚度,填土弹性模量等关系密切。最后,利用一个工程实例证明该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载体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给出了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定义以及影响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主要因素,指出当桩的承载力发挥系数为常值时,载体桩设置桩帽不能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设置桩帽的主要目的是减小厚径比、提高桩承载力发挥系数,使复合地基承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土工基础》2017,(1):73-79
采用规范设计方法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量不能得到准确解。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体系工作的核心是桩土荷载分配。以桩土变形协调为边界条件(此条件也是优化设计追求的目标),采用桩土分算和弹性理论建立了桩-土-褥垫层的计算模型,并推出了求解桩土应力比的迭代方程。在成都某项目中通过方程求得了桩土应力比,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志丰  陈永光 《建筑技术》2002,33(12):924-925
复合地基的基本特点是地基中的加强体与地基中的自然土体共同承担外部荷载的作用。经水泥桩加固后形成的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其特点不同于天然地基。在外部荷载作用下 ,复合地基的应力场和位移场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桩体上将产生应力集中。桩体和桩间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本文研究的桩土应力比等参数是影响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1桩土应力比桩土应力比(n)是指复合地基中桩顶上的平均应力和桩间土上的平均应力的比值。在桩土复合地基中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使桩体和桩间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一…  相似文献   

7.
DJM桩复合地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国 《地基处理》2000,11(2):50-55
本文通过三个工程的DJM桩复合地基试验成果分析,对DJM法加固珠江三角洲软土的效果、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载荷试验的可靠性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分担荷载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晖 《土工基础》2004,18(4):50-53
以某工程为例 ,针对不同材料构成的褥垫层 (相同厚度 )及同一种材料不同垫层厚度情况进行了土压力盒试验 ,确定了不同情况下桩土分担荷载关系 ,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高层建筑单桩复合地基原位载荷试验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加载过程中桩土应力比、荷载分担比及承载力的发挥情况。结果表明,当地基承载力较大时设置100mm厚的褥垫层是可行的,能有效地发挥土的承载潜力,否则垫层厚度需要100mm。而且桩间土的承载力发挥先于桩,在桩屈服前桩土应力比n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最后相对稳定,特征值荷载时应力比n平均为19.33。由于桩的挤土、围箍效应等使土的承载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随着荷载增加其效果更明显。在特征值荷载时,桩土的承载能力发挥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72,1.78,极限状态时分别为1.62,2.96。  相似文献   

10.
根据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和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栽机理及特性,将两者结合应用于工程实例,通过桩土应力测试,揭示了其承载力特性、桩土应力分布、桩土荷载分担比等设计人员关心的问题,证明了其应用价值,提出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夯扩桩及载体桩在西安黄土地区应用实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夯扩桩及载体桩均属于摩擦端承桩,选择合适的持力层并保证夯扩头及载体质量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对西安市渭河及其支流冲积阶地和黄土台塬共6个工程实例的简要分析,说明夯扩桩和载体桩在西安黄土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总结了有关两类桩基施工及检测中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及相关工程经验,并针对某一实例中不同夯扩头质量对应不同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情况,结合静载试验成果和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曲线作出了简要的分析,以期对今后的设计应用及施工控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载体桩是一种新桩型,它是由混凝土桩身和载体构成的。本文通过南湖花园住宅小区载体桩的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桩的承载特点、设计方法和监测效果。实践证明,载体桩可大幅度提高桩基承载能力,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复合载体夯扩桩处理软弱及溶洞地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双其 《山西建筑》2010,36(14):99-101
介绍了复合载体夯扩桩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利用复合载体夯扩桩的优点,提出了处理软弱及溶洞地基的方法,经工程实践检验,该方法是一种处理软弱及溶洞地基的经济、有效、施工方便的方法,能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某载体桩工程的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应变检测和静载试验是两种不同的桩基检测方法,但却能从不同角度反映桩基的施工质量,因此结合两种检测方法能有效地分析施工过程中的缺陷。结合一实际工程,采用此方法分析了载体桩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了采用此方法对工程桩进行分类处理,最终进行处理后工程桩的质量验收。经过检测证明,该方法对处理载体与桩身结合不良的缺陷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5.
梁大伟 《山西建筑》2013,(35):65-67
简要的介绍了CFG桩的受力性能,对新版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关于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修改进行简要的分析,并通过某工程试验数据,对其修改的必要性和严谨性进行了验证,对今后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模型试验及承载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桩基形式,对其承载性状、工作机理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荷载与沉降的关系、桩身侧摩阻力分布、桩身内力以及长短桩组合桩基础中长桩和短桩承载性状发挥状况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载体桩在郑东新区密实砂土持力层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层建筑的试桩为背景,通过载体桩基础单桩静载荷试验和载体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分别对两种方案承载力计算值和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载体桩在达到极限荷载时沉降随荷载的变化呈陡降型,载体桩基础和载体桩复合地基在密实砂土持力层中承载力的计算值均偏于保守,两种方案在此地质条件下忽略桩侧摩阻力的贡献同样过于保守,并且建议施工时应注意载体桩桩头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了在等厚径比条件下,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长桩、短桩、桩间土的承载力发挥系数,得到了长桩、短桩、桩间土承载性状与厚径比的相关关系,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采用等厚径比,使长桩、短桩和桩间土承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是很困难的,且短桩承载力发挥较长桩更为充分。在等厚径比试验结果基础上,对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厚径比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认为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宜采用变厚径比设计,降低长桩厚径比、提高短桩厚径比,让长桩厚径比小于短桩。变厚径比设计可采用等褥垫厚度变桩径(长桩桩径取大值)或等桩径变褥垫厚度(长桩选用较薄褥垫)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许园林 《山西建筑》2011,37(17):72-73
介绍了复合载体夯扩桩概念及施工工艺,结合复合载体夯扩桩在山西湿陷性黄土地区项目中的良好应用效果,阐述了复合载体务扩桩的施工控制要求,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应注意的问题,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黄土地区新型桩基问题研究匮乏,为了在黄土地区引入并推广长短组合桩基础,需深入研究该桩基的承载性状。研制了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在单桩、4根组合桩及8根组合桩工况下通过伺服加载系统对试验装置进行了加载,全面地分析了桩身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桩身轴力和侧摩阻力的发挥具有异步性,长桩的破坏形式为刺入型破坏,但短桩不是很明显;在4根桩组合试验工况中,桩身承载力极限值与单桩略相等,桩侧摩阻力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与单桩相比有所不同,长桩分担的荷载比例比短桩高;在8根桩组合试验工况中,在每级荷载作用下角桩的桩身荷载均比边桩、中心桩都大,与单桩承载力相比,其长桩(角桩、边桩)和短桩(中心桩)的桩身承载力及桩侧摩阻力均有显著的提高,角桩的桩顶荷载分担比略高于边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