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钾长石-磷矿-盐酸反应体系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钾长石-磷矿-盐酸反应体系,综合利用钾长石和磷矿,全面考察影响该体系磷、钾溶出率的各种因素。用过0.074mm标;住筛的钾长石和磷矿为原料,最适宜反应条件为:磷矿石与钾长石质量比为1,盐酸(1+1)加入量为5.6mL/g钾长石,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在70min以上,此时钾和磷的溶出率都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球磨反应和静态水热反应对钾长石-氧化钙-氢氧化钾体系提钾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温度对钾长石提钾有较大的影响,静态水热反应提钾效果优于球磨反应.较适宜的静态水热反应工艺条件为:m(氧化钙)/m(钾长石)为1.5,m(钾长石)/m(氢氧化钾)为15,恒温220℃下反应10h,每克钾长石加水量为20 mL,此时钾溶出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交法钾长石与磷矿共酸浸提钾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重钙生产工艺,选取钾长石与磷矿、磷酸在水热反应釜中反应,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磷酸用量、磷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配比对钾长石中钾溶出率和磷矿中磷溶出率的影响。实验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钾长石与磷矿粉的质量比)0.8 1,反应温度150℃,磷酸用量4 mL,反应时间2.5 h,磷酸浓度46%P2O5,在此条件下钾溶出率为48.93%,磷溶出率为90.12%。通过对磷矿中氟离子的去向进行研究,并采用XRD对水浸取渣进行物相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氟离子被固定在固相产物中。  相似文献   

4.
详细研究了钾长石与磷矿、硝酸脲反应的提钾新工艺, 验证了钾长石-磷矿-硝酸脲体系分解钾长石提取有效钾的可行性。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各因素对钾溶出率影响大小依次为:反应温度>硝酸用量>反应时间>尿素与硝酸物质的量比。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尿素和硝酸物质的量比为1:1;5.5 mol/L的硝酸用量为4 mL;反应温度为120 ℃;反应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有效钾的溶出率可达96.23%,水溶性钾溶出率可达29.65%。通过单因素寻优实验得出钾长石与磷矿、硝酸脲反应提取有效钾的适宜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05~115 ℃,硝酸用量约为4.7 mL,反应时间约为2 h。  相似文献   

5.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共聚法制备了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硅酸铝铁(PSAFC)。分别研究了焙烧温度、m(NaF):m(粉煤灰)、溶出温度、盐酸浓度及溶出时间对粉煤灰中Al^3+溶出率的影响以及碱化度、Al^3+含量、Fe^3+含量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900℃,m(NaF):m(粉煤灰)为0.20,溶出温度为105℃,盐酸浓度为20%,溶出时间为2h时,粉煤灰中Al^3+的溶出率达到最大值41.5%;碱化度B*、铁含量和硅含量对PASFC的絮凝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当碱化度为0.8,Al/Fe物质的量比为10:4,Al/Si物质的量比为10:2时,PSAFC的絮凝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微波协同条件下钾长石低温提钾工艺过程。在微波消解仪中使用化学试剂与钾长石反应,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钾溶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钾长石粒径越小,钾的溶出率越高;硫酸质量分数增大,溶出率逐步增大;溶出率随反应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在反应温度达到160 ℃时,钾提取率趋于稳定。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钾长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实验条件:硫酸质量分数为70%,钾长石与磷矿质量比为0.8∶1,氟化钙与磷酸钙质量比为3∶1,温度为160 ℃,钾提取率达到83%以上。  相似文献   

7.
钾长石与磷矿共酸浸提钾过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参考重钙生产工艺,研究了磷酸用量、磷酸质量分数、磷酸温度、反应时间和矿石质量比对钾长石中钾溶出率和磷矿中磷的溶出率的影响,得出了适宜工艺条件.并对磷矿中氟离子的去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磷钼酸铬盐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研究了微波辐射加热下模拟汽油中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除。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氧化脱硫的影响。当m(Catalyst):m(Oil)为7.1mg·g^-1、V(30%H2O2):V(Oil)为50mL·L^-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50min时、n(磷钼酸):n(CrCl3)为1:1和1:2,二苯并噻吩脱除率分别达到93.5%和91.2%。  相似文献   

9.
范剑明 《无机盐工业》2019,51(11):65-68
分级研究了热活化条件下高铝煤矸石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铝硅溶出行为。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对煤矸石试样做了表征分析。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初始酸碱浓度和固液比对热活化处理后高铝煤矸石中Al2O3和酸浸渣SiO2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浸溶出Al2O3反应过程中,固液质量比和酸浸时间对溶出率的影响最为显著,酸浸过程的最优工艺条件:初始盐酸质量分数为20%、酸浸温度为90 ℃、酸浸时间为2.5 h、固液质量比为1∶6,在此条件下,Al2O3的浸取率达82.95%;强碱溶解酸浸渣溶出SiO2反应过程最优工艺条件:碱溶温度为95 ℃、碱溶时间为2.0 h、NaOH质量分数为20%、固液质量比为1∶10,在此条件下SiO2溶出率为69.74%,碱溶温度和碱液浓度对溶出率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热分解体系的再探索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对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体系提钾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系统研究了物料配比、焙烧温度、反应时间和Na2SO4添加量对热分解体系的影响,最后得出物料摩尔配比为n(钾长石):n(CaSO4):n(CaCO3)=1:1:14,在1423K温度下反应2h,钾长石中钾溶出率为92.02%.当Na2SO4添加量为2.94%时,反应温度可降为1273K,此时钾溶出率可达92%~94%.对焙烧产物进行了XRD分析,得出其主要物相为:K2SO4、3CaO·Al2O3和2CaO·SiO2,与物料摩尔配比1:1:14所确定化学反应的产物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利用HSC Chemistry 5热力学计算软件对磷石膏、钾长石和碳酸钙体系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并对焙烧产物进行了XRD分析测试。计算和测试结果均表明,当n(CaSO4)∶n(KAlSi3O8)∶n(CaCO3)=1∶2∶6,焙烧产物为CaSiO3和Ca2Al2SiO7时,反应体系的起始反应温度最低,约为320℃,反应最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不同硅铝比ZSM-22分子筛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卓  谭涓  刘靖  尹大元 《工业催化》2010,18(1):26-30
采用静态水热合成法,以氢氧化钾为碱源,硅溶胶为硅源,1,6-己二胺为模板剂,考察了晶化温度[(423~443)K]、晶化时间[(12~72)h]和原料配比对合成ZSM-22分子筛的影响,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晶化温度433 K、晶化时间48 h、n(Al2O3)∶n(SiO2)∶n(K2O)∶n(DAH)∶n(H2O)=0.11∶10∶1.3∶3.0∶400。在此基础上,通过碱度的调变,合成了较纯n(Al2O3)∶n(SiO2)=40~130的ZSM-22分子筛。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法在R(OH)<,2>-H<,3>PO<,4>-Al<,2>O<,3>-H<,2>O体系中以双季铵碱型的六甲双铵为模板剂,拟薄水铝石和正磷酸为铝源和磷源,合成了AlPO-31和Mg-AlPO-31磷酸铝分子筛.通过XRD、FT-IR、TG-DTG和UV-Vis等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六方晶系Mg-A...  相似文献   

14.
固体碱KF/Al2O3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研究用固体碱KF/Al2O3催化合成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探索出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 h,物料配比n(烯丙醇)∶n(环氧氯丙烷)∶n(固体碱KF/Al2O3)∶n(相转移催化剂)=1∶3∶1.5∶0.015,收率可达到93.1%,产品纯度达到99.2%。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直接合成法合成K6[MnCu(H2O)W11O39],K5[MnFe(H2O)W11O39],K6[MnCo(H2O)W11O39],K6[MnZnH2(O)W11O39],K6[MnNi(H2O)W11O39],K6[MnCd(H2O)W11O39]等6种过渡金属取代的钨锰杂多酸盐,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6种杂多阴离子具有Keggin结构。利用酯化反应考察了所合成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且确定了最佳催化反应条件:酸醇物质的量比1∶1,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量的1.5%,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控制在120℃。结果表明,过渡金属取代钨锰三元杂多酸对乙酸正丁酯的催化产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负载在Al2O2上的K2CO3为催化剂,研究了正戊醇(n-Pentanol)和碳酸二甲酯(DMC)酯交换合成碳酸甲戊酯(MAC)的反应。考察了K2CO3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配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铝负载碳酸钾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常压,反应温度393K,在反应时间4h,n(DMC):n(n-Pentanol)=1: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重量的2%,K2CO3负载量为Al2O3质量的5%条件下,MAC的选择性为89.1%,MAC的产率为64.2%,DMC的转化率为72.1%。  相似文献   

17.
尚晓英  张洪伟 《工业催化》2014,22(9):715-718
在Al2O3载体上涂覆活性组分DMC11,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ZnO-Al2O3催化剂,采用间歇式催化剂评价装置考察催化剂活性组分涂覆量、焙烧温度、反应温度和n(甲醇)∶n(尿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焙烧温度700 ℃和活性组分涂覆质量分数50%~60%的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堆积密度1.15 g·mL-1,比表面积85.3 m2·g-1,孔体积0.20 m3·g-1,孔径10 nm。在反应温度175 ℃、反应压力0.8 MPa和n(甲醇)∶n(尿素)≈35∶1条件下,碳酸二甲酯单程收率为15%。  相似文献   

18.
在抡制Al2O3/SiO2摩尔比为1:(3~4)时,通过改变钾长石和高岭土的含量.考察钾长石和高岭土含量以及外加锆黄和紫金土对釉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配方组成为(质量%):钾K/d48.5.高岭土29.9,石灰石 22.6,石英13.5,最佳工艺参数为:烧成温度1280℃,保温时间20min时,得到了光泽度为8.6%,白度为74.5%的高温无光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热晶化法合成不同Cu含量的Cu-MCM-41催化剂,考察在偏三甲苯/H2O2 体系中制备2,3,5-三甲基苯醌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铜含量、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在偏三甲苯的催化氧化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条件:偏三甲苯用量1.0 g,550 ℃焙烧的Cu-MCM-41催化剂[n(Cu)∶n(Si)=1∶50]用量0.05 g,n(H2O2 )∶n(偏三甲苯)=3.5∶1,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6 h,此条件下,偏三甲苯转化率78.86%,2,3,5-三甲基苯醌收率66.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