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脂加热后理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色拉油为材料 ,分别在真空 (96kPa)和常压条件下加热 (130℃ ) ,然后每隔1h取样 1次 ,测定其酸价 (AV)、过氧化值 (POV)、粘度等理化指标。实验表明真空与常压条件下加热的油 ,在粘度方面没有明显的不同 ,而酸价和过氧化值 2个指标 ,常压加热的油脂高于真空加热的油脂 ,特别是在长时间加热后 ,其曲线上升的斜率明显增高 ,油脂变败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
添加迷迭香提取物对油茶籽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添加迷迭香提取物的油茶籽油为研究对象,通过Schaal烘箱法在(62±1)℃条件下,储藏0,6,12,18,24天。通过测定样品的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值、全过氧化值。比较样品的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油茶籽油的过氧化值、酸价和全过氧化值呈现增大的趋势,p-茴香胺值快速增加;添加迷迭香提取物的油茶籽油在加热过程中表现出较低的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值和全过氧化值改变,说明迷迭香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在抑制油脂氧化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微波加热对食用油品质及脂肪酸成分影响,为家庭健康烹调提供理论依据。用家用微波炉的不同加热档位,对菜籽油、大豆油等8种常用食用油加热不同时间,用滴定法测定加热后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GC-MS测定油脂的脂肪酸成分,并以这些指标评价微波加热对食用油品质的影响。在实验所用加热条件下,8种食用油的酸价和脂肪酸成分均未发生明显改变。不同食用油的过氧化值变化曲线有所不同,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调和油的过氧化值随着微波功率和时间增加而上升,玉米油、橄榄油和葵花籽油的过氧化值随着微波功率和时间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微波加热虽然改变了食用油的过氧化值,但酸价尚未发生改变,认为油脂尚未发生酸败,微波加热也没有破坏食用油原有的脂肪酸组成。从微波加热对食用油的品质和脂肪酸成分影响的结果看,可以认为微波加热是日常生活中安全和健康的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HS-SPME/GC分析技术与传统分析技术相结合,对热榨杏仁油在37、25和10℃条件等贮藏中的酸价、过氧化值、Euv232和Euv268等理化指标和油脂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37℃条件下贮藏的油脂指标波动很明显(酸价、过氧化值、Euv232和Euv268分别上升了409%、242%、27%和49%),10℃条件下的指标变化最平缓(酸价、过氧化值、Euv232和Euv268分别上升了255%、66%、36%和64%).  相似文献   

5.
以冷榨核桃油为对象,研究其精炼前后的各项理化指标,并考察气体成分、温度、光照、金属离子以及抗氧化剂对冷榨精炼核桃油在贮藏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榨核桃油精炼后各项指标远低于精炼前,均符合国家食用油脂标准。贮藏过程中气体成分、温度、光照和抗氧化剂对冷榨精炼核桃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影响显著(P 0. 05),添加不同金属离子对油脂氧化酸败影响不显著(P 0. 05)。在贮藏温度5℃并添加0. 02%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 hydroquinone,TBHQ)的条件下可有效延缓精炼核桃油脂品质劣变,贮藏28个月时酸价低于国家标准74%,过氧化值低于国家标准2%。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高温加热油脂可使油脂氧化及不饱和脂肪酸聚合,从而影响油脂的营养价值,并可能具有毒性作用.油脂在不适当环境中储存可导致酸败,引起游离脂肪酸和过氧化物增加即酸败,酸价、过氧化值是检测油脂酸败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规定,食用植物油的过氧化值≤0.15%.酸价一般不超过3.油脂在烹调过程中,相对短时间高温,是否会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和过氧化物,从而直接污染烹调食品,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油脂高温加热过程中酸价及过氧化值的变化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传统油炸食品在储藏过程中感官品质及其食用安全性的变化规律,本文以油炸麻叶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酸价、过氧化值和羰基价,考查其在保藏过程中各种感官指标及部分反映油脂劣变程度的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样的储存条件下,麻叶中所含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和羰基价均高于炸制麻叶的残油。放置7天后,麻叶油脂的酸价即超出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可食用范围,储存13 d,其羰基价也超出了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可食用范围。而在第1天~11天的储存期间,麻叶的感官品质并未发生明显劣变,直到第16天后,其光泽、组织状态、酥脆性3个感官指标开始下降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选取不同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加热次数为因素,以未添加抗氧化剂的菜籽油作为对照,测定样品的过氧化值、酸价,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研究TBHQ对菜籽油热加工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在140、160、180、200、220℃下对菜籽油加热0. 5 h时,添加TBHQ可显著降低其过氧化值(P=0. 011 8),但对酸价没有显著影响;在180℃下对菜籽油分别加热0. 5、1、1. 5、2、2. 5 h时,添加TBHQ可极显著降低其过氧化值(P=0. 003 6),但对酸价没有显著影响; 200℃下对菜籽油反复加热2~3次,每次加热0. 5 h,未添加TBHQ菜籽油过氧化值已经超过国标一级菜籽油限值,而添加TBHQ菜籽油过氧化值合格。在试验条件下,添加TBHQ对菜籽油感官品质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温度对花生油品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60℃低温压榨花生油为原料,对其进行不同温度和加热时间处理,以酸价、皂化值、过氧化值、碘值、脂肪酸等为测定指标,探讨和研究了温度对花生油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在加热温度为60℃~120℃条件下加热不同时间,花生油酸价、皂化值、过氧化值、碘值虽都呈上升趋势,但均在国家压榨花生油标准要求范围内,其中70℃温度下花生油的各项品质指标变化较小;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在120℃以下的高温条件下不受影响。此研究认为冷榨花生油的生产温度可以提高到70℃,从而在确保油脂品质的前提下,提高出油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煎炸时间对不同油脂的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种油脂观察对比,选择适合煎炸食品使用的油脂。方法以酸价(acid value,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羰基价(carbonyl group value,CGV)为指标,对于不同油脂在不同煎炸时间下,观察油脂理化指标和品质的裂变程度的变化。结果随着煎炸时间的增加,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呈现增加趋势。结论 4种油脂对煎炸时间的稳定性为: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  相似文献   

11.
金属膜过滤食品煎炸用油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金属膜为过滤介质对食品煎炸用油进行过滤,并对过滤效果进行了研究。以大豆色拉油为原料,分别对过滤后的油和未过滤的油进行加热处理,每隔半小时取样一次,测定其过氧化值、酸价、黏度、颜色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过滤后的油脂理化指标明显好于未过滤的油脂。  相似文献   

12.
微波处理对几种常见油脂的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油脂微波处理前后的酸价,过氧化值、主要脂肪酸含量等指标做了对比,发现在正常的使用方法下,这些质量指标尽管有所变化,但是都在国标所规定的指标范围内,因此,采用微波加热含有油脂的食品是一种安全的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三种加热方式对大豆油品质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磁炉、微波炉、常规加热对大豆油进行处理,以酸价和过氧化值为指标,比较了三种加热方式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炉加热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最大,微波炉加热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次之,常规加热的影响最小;大豆油的酸价、过氧化值与加热的温度及时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间歇加热、加新油加热有利于油脂品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三种加热方式对油脂品质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磁炉、微波炉、常规加热对大豆油、花生油进行处理,测定其酸价和过氧化值,以比较三种加热方式对油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炉加热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最大,微波炉加热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次之,常规加热的影响最小;花生油、豆油依次对热效应的敏感程度增加;间歇加热、加新油加热有利于油脂品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以调和油和甘油二酯油为材料,对其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氧化稳定性进行评价。对甘油二酯油和调和油在60℃和180℃持续加热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羰基值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甘油二酯油在60℃持续加热36 h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略有升高,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在180℃加热3 h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甘油二酯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羰基值均高于调和油,酸价变化不显著,过氧化值和羰基值呈逐渐升高趋势。甘油二酯油和调和油加热3 h后,过氧化值分别达到14.08和6.97 meq/kg,羰基值分别达到37.83和37.75 meq/kg。甘油二酯油的热氧化稳定性与调和油相比容易发生氧化、酸败。  相似文献   

16.
高温加热对植物油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对几种常见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进行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处理,然后测其酸价和过氧化物值,与未加热的样品进行比较;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考察了高温加热对植物油脂品质的影响。并研究了生育酚(VE)对油脂加热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加热方法都会使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物值升高,而微波加热条件下两指标的升高是常规加热条件下的两倍左右;VE对延缓植物油脂品质下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方式提取调和油的烹饪稳定性,分别测定水酶法调和油、溶剂浸提调和油在150、200℃温度条件下加热不同时间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加热前后,水酶法调和油的色泽较浅,且其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始终低于溶剂法调和油,水酶法调和油的氧化稳定性优于溶剂法调和油。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加热时间的延长,两种调和油的裂变程度均增加,酸价及p-茴香胺值升高,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趋势,单不饱和脂肪酸(C18∶1)、多不饱和脂肪酸(C18∶2)呈下降趋势,饱和脂肪酸(C16∶0)含量升高,但在加热1h前,各项指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天然物质——槲皮素、柠檬酸混合物作为食用油脂的抗氧化剂,加入猪油中对其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分三阶段进行:通过重量法实验,以油脂在常温条件下氧化诱导期为指标,研究油脂在常温条件下稳定性。通过煎炸实验,以油脂在高温条件下酸价、羰基值、茴香胺值、过氧化值的变化,研究油脂在高温条件下的水解、氧化劣变,通过煎炸食品储存,以酸价、过氧化值、羰基值为示踪指标,研究残油在含油食品中抗氧化剂对保持油脂氧化稳定性的作用.实验表明:槲皮素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延长猪油的氧化诱导期约8~20倍,增加油脂常温储藏时间.这种混合抗氧化剂能延长煎炸油使用寿命,延长煎炸食品保存期.槲皮素、柠檬酸混合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较资料介绍的其它抗氧化剂更为优良.  相似文献   

19.
微波对植物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菜籽油、芝麻油、粟米油三种特种植物油进行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处理,与不加热时的样品进行比较,并分别检测其酸价和过氧化值,研究了微波加热对其品质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油脂中添加VE对其加热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 hydroquinone,TBHQ)对植物油脂的抗保鲜效果及其降解产物的危害。方法对比分析添加和未添加TBHQ的油脂在存储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的数值变化;模拟储存条件,检测储存不同时间段TBHQ及其衍生物的含量。结果添加和未添加TBHQ的油脂的酸价数值,随着时间延长,酸价数值共同呈上升趋势但幅度变化极小,过氧化值虽然数值共同呈上升趋势,但是前者数值明显低于后者数值;检测不同时间段TBHQ含量变化情况,发现其含量逐渐降低,出现4个未知吸收峰且其吸收强度逐渐增强。结论过氧化值的数值的变化可以量化TBHQ保鲜效果,而酸价则不可以;TBHQ有至少4种降解产物,其一确定为特丁基对苯二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