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网络链路资源被占用的部分信息实现保护资源共享,可以极大地改善网络对业务的丢弃性能.这对采用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技术的IP over WDM网络来说,并不需要太大的代价.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在IP over WDM网中考虑通路保护的动态路由算法.对工作通路的选取,算法对选路成本和路由长度作了折衷考虑;而对于保护通路,则对其共享能力和路由长度作了权衡.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不管是对业务的丢弃性能,还是对网络的链路负载平衡度,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GMPLS(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是MPLS技术向光网络发展的产物。它有铲地实现了IP和WDM光网络的无缝结合,是IP over WDM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GMPLS通用标记的特点及实现形式,LSP(标记交换路径)技术,以及链路管理协议LMP的特点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Internet业务的高速增长,WDM光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实时业务和多媒体应用的增加,在网络带宽、服务质量(QoS)、可扩展性及对新业务的适应性方面对现有的Internet路由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IP技术如何与光网相结合、如何赋予光网一定的智能性、如何提供保证的QoS服务等问题已摆在人们面前。由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引伸出的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MPLmS Multiprotocol Lambda Switching,简写MPLmS技术以其诱人的技术特征、充满活力的驱动力量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正为业界所注目。一、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MPLS是Internet核心网络路由/转发技术最为关键的一个发展环节,MPLS提供了第三层(L3)路由控制和第二层(L2)交换转发的无缝综合,结合了两者的优点,试图解决影响Internet发展的许多复杂问题,如网络带宽、转发性能、可扩展性、多厂商互操作性、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QoS、VPN等,图1给出了MPLS的基本结构。MPLS采用集成模型,解决了以往重叠模型的许多固有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从军 《通信技术》2009,42(12):132-133
研究了基于ATM的MPLS,重点研究和分析了具体实现MPLS流量工程的ATM流控措施、使用约束路由的标记分发协议、路由协议,为MPLS流量工程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参考。同时研究了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融合IP路由技术、ATM的QoS(Quality of Service)及交换技术,使得流量工程模式可以部署在基于IP的网络,其中包括ATM网上承载IP业务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IP/MPLS over WDM网中的动态选路和波长分配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研究了IP/MPLS over WDM网中,利用综合路由法为到达的业务流建立标签交换路径(LSP)时,如何选择是在WDM层为它新建一条光路,还是利用现有的逻辑IP链路来满足其要求,提出一种带宽碎片消除的策略,该策略在决定是否利用逻辑IP链路来建立LSP时,总是尽量减少造成带宽碎片,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全网的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带宽碎片消除策略可以进一步改善综合路由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IP网络提供的传统Qos(服务质量)机制很难应用到全光网络,这主要是因为在电域中电子包交换设备具有存储转发功能。能够在连接过程中通过排队和缓冲分组包来操纵网络带宽的竞争,而光域交换设备没有这样的功能。由于IP网是“尽力而为”的。IP over WDM网络需要建立QoS保障机制。而建立这些机制必须考虑到光域的物理特性和限制,因此介绍了当前IP over WDM网中几种典型的QoS实施方案,主要表现为波长路由、光分组交换和光突发交换三种光交换模型。  相似文献   

7.
从光传送网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IP over WDM光网络的网络结构和协议规范.讨论了IP over WDM光网络的相关技术,并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最后,为了实现IP over WDM光网络,提出了6MPLS T-MPLS和GMPLS ASON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因特网上的MPLS流量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因特网上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流量工程,首先简述了MPLS、约束路由技术以及增强链路状态内部网关协议,然后讨论了设计MPLS流量工程系统的主要问题,接着说明了配置MPLS流量工程系统的步骤,最后阐述了MPLS网络的QoS机制。  相似文献   

9.
GMPLS(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是MPLS技术向光网络发展的产物。它有效地实现了IP和WDM光网络的无缝结合,是IP over WDM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GMPLS通用标签的特点及实现形式,LSP(标签交换路径)技术,以及链路管理协议LMP的特点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多协议λ交换(MPλS)网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以标签交换和波长路由 /交换为基础的全新的高速宽带组网技术——基于多协议波长交换 ( MPλS)技术的 IP over WDM网络 ,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个方案在光联网技术中综合了目前先进的多协议标签交换 ( MPLS)业务量工程控制技术 ,可以大大简化网络管理的复杂性 ,因此特别适合于由可重构的 OADM和 OXC组成的以数据业务为核心的光互联网络系统中 ,而且它为最终在 IP路由器上直接提供 WDM复用功能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多光纤WDM网中的QoS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区分光业务(DOS)模型可以将WDM光传送网中客户层(如IP)具有不同QoS要求的业务汇聚力较粗粒度的流,直接映射到光信道上,从而使客户层业务的不同QoS要求可以体现在DOS域的边缘光节点处的光路建立请求的不同优先级上。该文首先探讨了如何将多光纤WDM网转化为波长图,从而一次性解决选路和分配波长(RWA)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用于多光纤WDM网的QoS路由算法,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2.
贾鹏  莫碧峰  张杰  顾畹仪 《半导体光电》2007,28(2):245-247,261
为了在智能光网络中应用预订机制,扩展了GMPLS相关协议.提出了最短路、链路权重变化和分层图三种路由波长分配算法,以及划分共享波长和非预订业务专有波长的机制.仿真表明,业务量较低时,分层图算法最优;为非预订业务保留专有波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性能,但会较大程度地提高预订业务的阻塞率并降低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该文首先探讨了抗毁WDM网中支持QoS的分层图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抗毁WDM网中支持QoS的选路和波长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上层业务不同的QoS要求,对其光路建立请求区别对待,以满足它们不同的阻塞率和恢复率要求。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既满足了上层业务不同的QoS要求,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网络资源,使全网的平均阻塞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基于点火耦合神经网络的多约束QoS路由选择算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针对多约束QoS路由选择问题,将其转化为一个多约束的赋权图最短路问题,并建立点火耦合神经网络,通过在其上所具有的自动波生成和传播特性,并在自动波的传播过程中随时监督约束的满足情况,及时取消不满足约束的自动波,从而最先到达目的节点的自动波所走过的路径即为多约束QoS的最优路径。该算法具有高度的并行性,并总是获得全局最优解,所需的迭代次数相对其他算法而言也是最少的。最后本文给出了实验结果及与其他算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在波长可变光网络中的波长分层图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动态业务情况下的支持不同QoS要求的路由波长分配算法,根据客户层业务不同的QoS要求,通过分层图模型中参数的不同取值,对其光路建立请求区别对待,提供不同级别的光路建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提高了全网的资源利用率,满足了客户层业务在建立光通路时不同的QoS要求对网络阻塞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石晓东  李勇军  赵尚弘  王蔚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10):20200125-1-20200125-8
针对卫星光网络中网络拓扑动态时变和业务类型多样化的问题,研究了在软件定义网络架构下保障服务质量的路由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业务的卫星光网络蚁群优化波长路由算法。通过改进蚁群算法的启发函数,将波长空闲率、时延、时延抖动、丢包率作为蚂蚁选路的重要依据,为业务选择了满足多种服务质量的最优路径;采用分组波长分配方法对不同等级的业务进行了区分服务,为不同业务分配了不同的波长集。仿真结果表明:与CL-ACRWA算法和Dijkstra算法相比,降低了卫星光网络的平均时延、平均时延抖动、平均丢包率,提高了波长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高优先级业务的网络拥塞概率。  相似文献   

17.
石峻岭  王兴伟  黄敏 《通信学报》2014,35(Z1):22-117
综合业务请求的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要求、节能要求,以及遭遇单链路或单个节点失效时的生存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多粒度传送网中的绿色单播路由保护机制。基于K最短路径算法,计算符合QoS需求的路径;根据最小波长转换次数,在多层辅助图上进行资源分配;根据业务请求的保护等级,提供了三级保护机制。仿真实验基于EON(Europe optical network)拓扑,通过与现有机制在阻塞率、保护/工作资源比和负载均衡度方面的性能对比,表明提出的机制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由于自组网独特的特性,在该网络中支持QoS非常困难,需要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自组网中QoS支持面临的挑战,接着从系统角度出发,结合自组网的特点,在QoS模型和QoS支持体系以及体系中具体的QoS技术等方面对自组网QoS支持做了详尽的分析与探讨,同时指出:定义自组网QoS模型需要综合考虑应用需求和网络特性;实现QoS模型可以采用分层QoS支持体系或跨层QoS支持体系,而后者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结合路由层、MAC层和物理层的跨层QoS支持体系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The rapid adva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satellite technology pushes broadband satellite networks to carry on multimedia traffic. However, the function of onboard routing cannot be provided in existing satellite networks with inter‐satellite links, a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f satellite networks cannot be reliably guaranteed because of great difficulties in processing of long distance‐dependent traffic. In this paper, a two‐layered low‐Earth orbit and medium‐Earth orbit satellite network (LMSN) is presented. A novel hierarchical and distributed QoS routing protocol (HDRP) is investigated, and an adaptive bandwidth‐constrained minimum‐delay path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routing tables efficiently using the QoS metric information composed of delays and bandwidth. The performance of LMSN and HDRP is also evaluated through simulation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项鹏  王荣 《量子电子学报》2007,24(6):736-742
在光网络中,光信号沿着路由与波长分配(RWA)算法选定的光通路传输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信号损伤的影响而导致信号质量的不断下降,严重影响着业务的服务质量(QoS).而光网络中多样化的客户层业务往往有着不同的QoS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的业务QoS需求对光信号损伤的影响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同时考虑信号损伤限制和服务质量区分的动态RWA算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既能克服光网络中信号损伤的影响又能为不同级别的业务提供不同的QoS保证,更贴近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