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风"对家具的设计的影响从未消失过,而"中国主义"作为其基础,与"中国风"有着剪不断的联系。"新东方"风格与"新中式"风格作为它们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延续,诠释着"中国风"与"中国主义"与时俱进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国风”是指17、18世纪西方装饰艺术上出现的一种新样式。当代欧洲,“中国风”不时地会在纺织品设计上“回潮”,但每次都有不同的表现与设计‘风格。本文把18世纪欧洲“中国风”纺织品设计与当代欧洲“中国风”纺织品的设计做比较。分析其不同的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造成差异性的原因,为中国纺织品设计今后的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3.
4.
论述奢侈品概念及国内外奢侈品现状,探讨中国风文化的回归与认知,为如何建立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土奢侈品品牌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一度执着的相信,传统与时尚永远是背道而驰的,但是曾凤飞却巧妙的将两者合二为一,他用风、雅、颂,来展示自己的风格,用点、面、线都来体现阳刚与精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丹麦最具创新精神、最多产的家具设计大师汉斯.韦格纳的生平入手,介绍分析了家具设计中源于东方的"中国风"和"中国主义"及其区别,并论述了汉斯.韦格纳"中国椅"作品中,中国主义所起着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了当下设计师在面对传统的时候,所应该关注的设计着重点及目标诉求。 相似文献
7.
端庄优雅民族风着装,无处不彰显魅力。不仅让外国人感受到了中华服饰文化的神韵,也让国人树立起了民族自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服饰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标志,蕴含着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是民族文化"可视化"的缩影。只有从现在起,多方合力,抢救、保护、传承、创新中华服饰文化,"中国风"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9.
中西方文化结合的设计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元素作为一种设计符号,经常被西方设计师借鉴运用,西方设计师从中国传统纹样、结构中汲取灵感。同样,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再表达与再理解。文章分析“中国风”在西方设计的应用案例,希望在今后设计中能更好地传播与运用中国元素。 相似文献
10.
不管是街拍还是时尚秀场中,都可以看到各种具有“中国风”的潮流服装,设计师们将街潮与中国文化结合,采用大胆的配色与戏剧性的视觉图案,象征着年轻自由的精神。对“中国风”的表达形式进行解读,分析中国风与潮牌服装的外在关联与内在关联,并从潮牌服装的款式、颜色、面料、图案四个方面,举例分析中国风在潮牌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来寻求“中国风”潮牌的最优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2008米兰家具展流行趋势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8米兰国际家具展的设计潮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且提出了6个主要设计潮流的趋势,以期对国内家具企业在新产品设计开发上就如何响应国际流行潮流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这是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一个棘手而现实的问题,它涉及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不知怎样来叙述才能表达清楚。看来,只有实话实说。前一段时间,业界在谈到书刊印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时候,流传这么一句话:“不改造是等死,改造了是找死”。一字之差,两种概念,都归结在一个“死”字上,还真有点悲壮的味道。 相似文献
14.
结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特点,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重新审视“成衣综合设计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借助文献查阅、访谈及观察等方法,解读学情,并基于学情及社会需求重构课程,开展了“学生全程参与”的教学探索,并以“不一样的体验”实现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潜能的挖掘,促学效果较为明显,为后续课程的多元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上升的现象,从食物酸碱平衡的角度,综述了食物酸碱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物酸碱平衡与健康的关系,并概述了当前我国酸碱平衡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6.
江磊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25(5)
立体构成课程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两者间具备不可分割的关系,立体构成形态创造训练即塑造空间形态的物质基础。以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经验,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探索与实践进行分析,以期起到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19.
多重纬提花装饰织物──锦袋绸层次丰富、色彩绚丽、装饰效果好,但结构复杂,织造难度较大。文章介绍了该织物的结构特点,及从原料选择到织造工艺的研制过程。挖掘和借鉴传统品种、开发具有高附加值锦缎产品将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涤纶仿真丝梦丽丝的生产工艺,说明合理的喷丝板设计、适合的纺丝温度、减缓的冷却条件及适当混纤位置选择有助于稳定生产并提高涤纶仿真丝、仿毛等不同化纤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