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盛意 《连铸》2001,(5):39-41
讨论用立弯式或立式连铸机可以消除由弧形连铸机所产生的一些铸坯缺陷,如铅笔型气泡、夹杂物在内弧富集及拉速提高时结晶器设计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连铸板坯质量第三讲板坯连铸拉速变化对铸坯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盛意 《连铸》2001,(4):40-42,21
拉速变化与辊子弯曲、扇形体张开力、铸坯彭肚、冶金长度、结晶器热面温度等对板坯质量的不利影响进行讨论,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卢盛意 《连铸》2001,(3):39-41
对板坯连铸拉速提高及相关的质量问题(如宽面中部纵裂,偏离角纵裂)和粘结漏钢等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周世峰 《连铸》2005,(6):33-34
对板坯三角区裂纹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改善了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锡福 《连铸》2003,(3):40-42
介绍攀钢板坯连铸生产实践情况,总结了生产实践经验及成果。  相似文献   

6.
小方坯铸机高效化改造后铸坯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绍启  邱世中 《连铸》2000,(5):40-42,33
本文对首钢第二炼钢厂2号方坯铸机经高效化改造后的生产、工艺条件,给出了浇注Q235和20MnSi钢的合理过热度及温度控制,从而获得低倍质量较好,中心等轴晶率较高的铸坯,并对当前条件下的Q235钢和20MnSi钢的低倍质量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朱明伟 《连铸》2014,33(4):43-46
快换水口操作对铸坯质量影响很大,对迁钢不同快换水口操作对铸坯质量缺陷个数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快换水口时的中包钢水过热度、关棒时间、结晶器液面高度和手动控流时间等措施,制定出更换浸入式水口的标准化操作,对提高铸坯质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铸坯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根据连铸机铸坯生产工艺及有关参数,建立了"铸坯切割长度优化模型"和"铸坯质量评估控制模型"。本文介绍了模型的功能及其应用软件系统设计和实施方法。实践证明,两种控制模型对保证铸坯产品的计划优化、提高钢材收得率及提高铸坯产品质量等均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琪  张兴利  赵彻 《连铸》2011,(Z1):226-231
随着对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及在钢包冶金方面的成功,已使人们不能再把中间包作为一个简单的容器使用,而是力争在中间包中进一步去除夹杂物,并防止钢液的再污染。中间包冶金有独特的理论特点和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连续操作的反应器,与转炉、电炉及钢包等间歇操作反应器的概念是不同的。中间包内基本的物理现象是钢液的流动,其他冶金过程包括钢液中夹杂物的去除、卷渣、温度和成分的均匀化等,都是流动的钢液中进行的。因此研究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是中间包冶金的基础。承钢公司于2008年建成2机2流板坯连铸机,中间包容量45t,为了提高钢的清洁度,生产高质量产品,承钢对中间包进行控流装置试验,结合现场生产实际,优化设计中间包内部结构,从而保证中间包内死区比例小,以促进大型夹杂物的去除,延长钢液停留时间,促进温度和成分的均一,提高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10.
曹雅林  张炯明  宋炜  刘志明 《连铸》2017,36(4):26-31
为解决某钢厂高强钢板坯二冷动态配水模型的不足,开发了新的三维二冷动态配水系统,并通过钢厂现场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校验和完善二冷区铸坯凝固传热计算数学模型,并结合测典型点的铸坯表面(铸坯中心、铸坯角部)温度测定,修正新开发的模型。在线应用该系统,进而优化工艺参数,制定合理的配水制度,降低高强钢封锁率和裂纹发生率,提高铸坯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