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老年人赋闲在家往往会闲不住,干些力所能及的零活。据有关调查发现,有些老人在为冰箱除霜时会发生头痛、晕眩、恶心呕吐、肢体麻木等现象。专家们由此得出结论,除霜者头痛、晕眩甚至死亡是由寒冷造成血压骤升所致。血压骤升的结果是产生高血压危险。由于小动脉发生一时性  相似文献   

2.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若中老年人血液中的钠含量偏低,就会增加发生骨折和跌倒的机率。 对于老年人来说,跌倒会严重损害其身体健康,约50%的老年人死亡都是由于跌倒受伤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将罗汉果提取物制备成泡腾片,配合健身运动用于改善老年人的血压和血脂水平。经过6个月的实验观察,我们比较实验前后老年人血压和血脂的变化程度,结果表明,老年人的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较实验前发生明显改善(P0.05);老年人血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4个指标较实验前发生明显改善(P0.05);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证明,实验结束后老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发生明显改善(P0.05);通过心脑血管症状和不良反应事件分析,所有老年人均未发生任何心脑血管症状和不良反应事件。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老年人不宜多吃水果罐头 由于水果罐头具有甜、软、食用方便、耐贮藏等特点,因而颇受部分老年人偏爱。其实,老年人不宜多吃水果罐头。罐头水果大多泡在含糖量很高的糖汁中,有的糖汁含糖浓度几乎达到饱和。如果老年人常食水果罐头,等于吃进大量的食糖。糖在人体内能转变成脂肪,长期吃进的糖过多,就会引起肥胖,还会诱发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5.
人的健康指标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美国刚发布的《2014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提出:老年人的高血压控制标准可上调为160/90毫米汞柱(但60岁内的指标仍是低于140/90)。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指出:80岁以上,血压目标是低于150/90。这意味着,老年人能把血压降到140/90以内,且没有不适,是很好,但如果降不下,收缩压在150~160之间也是允许的。除了血压,还有些健康指标也可略微放宽。  相似文献   

6.
所谓“血稠”指的是高粘度血症。由于某些原因,有些人的血液粘稠度会增高,当增高到一定程度时,血液流速会减慢,机体组织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就会减少,血流瘀滞,出现血液凝块,阻塞血管,引起缺血性心脏病或脑中风。随着年龄增高,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与衰退,往往导致血液出现浓、粘,聚、凝的改变,所以,老年人冠心病和脑中风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张涌 《饮食科学》2001,(9):33-33
阑尾炎是一种腹部常见疾病,一般是由于阑尾腔被阻塞引起,如先天性的曲折、粘连或蛔虫等,或者是阑尾受到某种感染引起的。有人担心饭后参加体育活动,会把食物掉至盲肠里而引起阑尾炎。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老年人户外运动时运动服的压力舒适性和生理监测的有效性,应用液态氨纶高性能材料和微纳传感元件,采取多开口立体结构,设计研发了老年人新型智能冲锋衣。基于三维虚拟仿真着装试验,通过人体皮肤压力测试服装的舒适性,同时,以真人进行着装试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服装血压监测传感工效。试验结果表明:运动过程中,穿着新型智能老年人冲锋衣的压力舒适性显著优于普通老年人冲锋衣,血压监测智能元件输出电平功率在-21 dB,灵敏度在位移1 mm时,血压监测信号频率(RSSI)达到2 400 MHz和2 480 MHz,灵敏度达到最佳,显著提高了老年人户外运动的安全监护性能。  相似文献   

9.
一凡 《烹调知识》2005,(6):52-52
饭后有“八不急”,请谨记:不急于吸烟饭后吸烟的危害比平时大10倍。这是由于进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环量增多,致使烟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而损害肝、脑及心脏血管。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更易患高血压,患病率达40%-60%,是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是血压波动大,脉压增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基于以上特点,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血压,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由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对摄人的食物中铜的利用率降低。另外,老年人牙齿脱落,对食物咀嚼不全,也影响了对铜元素的吸收,因而容易发生缺铜症。  相似文献   

12.
冬季,天气寒冷,冷邪袭人,阳光少见,使老人的身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比其它季节更加明显,老年人的抵抗力比较弱,各种疾病容易发生。因此在老年人的饮食安排上,要适宜这种变化进行调理。传统医学认为,冬季万物收藏,由于北风凛冽,大地封冻,老年人中的阳气偏弱,阴寒日盛,极易刺激身体,使抵抗力日益降  相似文献   

13.
润东 《饮食科学》2007,(7):62-63
夏天天气炎热,出汗多,容易引起血液浓缩,诱发心脑血管栓形成。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血管栓塞。做几款家常口味的降压菜,既稳定血压又消暑解渴,尤其适合老年人。有降压作用的蔬菜有:芹菜、芋类、苦瓜、黄瓜、绿豆、黑木耳、洋葱、海带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冬季天气寒冷,是老年人疾病易发的季节,特别是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都很容易在冬季里发生。而且由于冬季天气寒冷,老年人抗病能力低下,很容易患感冒和流感。一旦患了感冒又会并发肺炎,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因此,许多老年人怕过冬天,冬季常常给老年人心理上增加很重的负担。其实冬季并不可怕,只要老年人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逐年衰退,胃酸及消化酶分泌量减少,加上活动量又不大,老年人每日所需的热量也相应减少、但是所需的营养成分,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并不比年轻人少,否则,也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老年人的饮食要精心安排,精挑细选,由于胃肠道功能减弱,加上味觉、嗅觉也逐渐不灵敏,口味较重,容易造成销离子摄入过多而影响血压和心脏等功能。老年人唾液腺分泌减少,常爱吃稀的食物,故易造成热量不足和营养不良,加上牙齿的缺失,龋齿、牙周病等,咀嚼功能出现障碍,因此不爱吃合纤维素多的蔬菜,更不要谈吃花生、核桃、红枣等硬果,…  相似文献   

16.
郭泽霞 《美容院》2023,(11):36-37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长期卧床可导致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肌肉萎缩、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压力性损伤会给家庭带来极大负担,也会增加老人的痛苦,严重的压力性损害会导致感染、败血症,最终可能导致老人死亡。研究指出发生压力性的老年患者较无压力性损伤的老年患者死亡率增加6倍。相关研究表明,采用预见性的护理策略能使更多长期卧床老年人远离压力性损伤。国内外医学界始终高度重视压力性损伤怎么预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江西食品工业》2006,(2):63-63
所谓冷气病,是指由于人们久处冷气设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轻者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加明显。冷气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  相似文献   

18.
宋新  姜琳 《食品与药品》2007,9(2B):74-75
一般成年人血压长期低于12/8千帕(90/60mm)者为低血压。低血压的人易发生晕厥和休克。由于血压低,血液循环缓慢无力,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身组织细胞送入氧气、营养并带走二氧化硕及代谢废物。长期如此,会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引起头晕、倦怠乏力、精神不振、四肢不温、抵抗力下降、易感冒等症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实际上,饭后怎么走,走多久,都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方法不对,不仅达不到养生的目的,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么,饭后怎样走才算科学呢?错误的走法是这样,一撂下饭碗就急匆匆地出门。原因是:人们吃进去的食物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与帮助消化吸收的胃液相混合。如果饭后马上就去走路,会给胃增加过多的紧张因素,影响胃的正常蠕动,从而会诱发胃部疾病。  相似文献   

20.
我国老年人的数量逐年增加。老年人的问题将会成为一个需要社会各界都关注的问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及不同因素的影响,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