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桐西地区储层属于中孔低渗储层,前期压裂所用压裂液的残渣含量较高,破胶液与原油存在乳化现象,对储层造成二次伤害大。岩石力学和支撑剂嵌入试验表明,桐西地区总体岩石塑性较强,支撑剂嵌入严重,导致裂缝导流能力损失大。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的压裂改造增油效果,采用了清洁压裂液压裂工艺技术,该压裂液体系返排率高、残渣含量少、防膨效果好,有利于减少裂缝导流能力损失。2006年该技术现场应用9口井,全部自喷投产,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为桐西地区今后压裂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桐47区块前期压裂未达到预期增产目的,为此针对储层强水敏的地质特性优选了胍胶+清洁压裂液复合压裂工艺。胍胶具有较好的耐温、造缝能力;清洁压裂液具有低污染、很强的抑制黏土膨胀能力、较强的携砂能力。在高温、水敏地层中将清洁压裂液和胍胶压裂液的优点完美组合起来,达到很好的增产效果。进行了体系性能室内试验和现场施工参数、裂缝几何形态的优选试验,施工成功率达到100%,压后均自喷,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清洁压裂液技术在石南油田储层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石南油田储层特征 ,以及清洁压裂液技术在石南油田强水敏储层压裂改造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并就该地区清洁压裂液与以往油基压裂液在压裂效果、施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对比 ,表明清洁压裂液能够满足类似水敏储层的压裂改造对压裂液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低伤害压裂液在扶杨油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O2泡沫压裂工艺和清洁压裂液的机理及其特征。CO2泡沫压裂工艺水基液用量少,残渣绝对含量低,具有很强的返排能力,有利于减缓排液过程中压力降落;清洁压裂具有无固相颗粒的特点,加上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对地层的伤害,使低孔低渗型储层压裂后能够大幅度提高产能。通过对肇源-裕民四口井现场应用效果分析,阐明CO2泡沫压裂液和清洁压裂液适用于低孔低渗储层改造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华北油田岩性致密、泥质含量高、水敏性强、渗透率低的砂岩储层采油速率低的难题 ,开展了对原油稠化压裂液的室内筛选和现场应用研究。室内筛选配方以自产原油为基液 ,添加胶凝剂和交联剂 (交联比为 0 .1) ,使基液稠化为冻胶 ;在冻胶体系中 ,加入耐温剂 ,增大其耐温能力 ;压裂施工时 ,再加入交联剂和破胶剂 ,提高原油稠化压裂液的耐剪切性能。经现场配液和对 4口压裂试验井的选井、施工和效果对比 ,证实原油稠化压裂工艺技术是改造低渗透、强水敏性砂岩油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巴彦河套盆地吉华2断块具有黏土含量高、储层胶结疏松等特点,传统水基压裂液易造成储层水敏。为解决该断块水敏问题,研究出改性乙二醇压裂液体系,该体系采用改性乙二醇为溶剂,通过优选醇基稠化剂和交联剂,最终确定该体系配方:0.6%~1.2%醇基稠化剂+0.6%~1.2%交联剂+0.4%促溶剂A+1%促溶剂B。室内性能评价实验表明,该体系在70℃,170 s-1下黏度始终保持在80 mPa·s以上,支撑剂在醇基压裂液中的沉降速度在0.010~0.150 mm/s,该体系具有耐温耐剪切性能、与地层水配伍性、携砂能力、导流能力性能良好等特点。目前该体系已经在现场应用了1口井,日均增油11.54 t,增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七个泉油田油藏埋深浅、渗透率低、地层温度低、压力系数低、储层水生强等地质特征,进行了油基压裂液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合该油田的油基压裂液体系。采用该油基压裂液体系对七个泉油田3口井进行了压裂改造现场试验,显提高了压裂改造有效率,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G43区块主力产层为中孔中渗储层,地层饱和压力低,弹性采收率低;岩石塑性较强,造成支撑剂嵌入,前期压裂效果差。为提高压裂开发效果,进行了整体压裂技术研究。通过原油性质测试表明,区块原油胶质沥青质较重,在前置液前加降黏液以避免原油乳化;岩石力学试验表明,区块岩石易发生支撑剂嵌入,且储层为中孔、中低渗储层,压裂设计应以提高裂缝导流能力为主,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单剂优选和整体性能测试,优选出适合G43区块的压裂液体系,该体系具有携砂性能好、低摩阻、低残渣的特点,可减少压裂液对地层及支撑裂缝的伤害;通过支撑剂导流能力试验,结合整体压裂裂缝参数优化,采用大粒径陶粒或组合陶粒压裂技术提高支撑裂缝导流能力。3口井的现场实施表明,G43断块整体压裂各项技术措施针性强,压后增产效果显著,推动了G43区块压裂开发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清洁压裂液在煤层气井压裂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洁压裂液自1997年首次被斯伦贝谢公司研制出以来,已经在国内外油气井的压裂改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清洁压裂液易于彻底破胶、流变性好、携砂能力强,可以提高压裂规模且对地层伤害较小,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在陕西省韩城地区选用清洁压裂液对煤层进行了压裂试验,共压裂3口井、8层煤层,施工成功率100%,并取得了良好的压裂效果,压完后的火把高度2~4 m,平均砂比均在30%以上,最高单层加砂68 m3,压后放喷液显示完全破胶(未添加任何破胶剂),放喷初期黏度一般低于10 mPa·s,放喷4 h后黏度均低于5 mPa·s。此次清洁压裂液成功应用于煤层压裂改造在国内外尚属首次,为大规模改造煤层同时尽量降低煤层伤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文章对清洁压裂液及煤层特点所做的室内研究情况及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清洁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开发的清洁压裂液,是一种具有粘弹性好、无固相残渣和无滤饼、不需交联剂和破胶剂、遇水或油自动破胶、配制及施工简单等特点的无伤害新型压裂液体系。能够满足压裂工艺的需求,现场应用增产效果显著。该种压裂液适用于低压、低渗、水敏性储层的钻探,是油田高效开发所需要研究的重要技术领域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钻井吊钳的牙板现有四种齿形:直齿、虎齿、双圆弧鼓形齿和双圆弧平面齿。文章对四种齿形矛板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双圆弧平面齿牙板与钻杆扣合时,两端齿尖易吃入钻杆表面,沿牙板长度方向所有牙板齿都与钻杆接触,避免了牙板的相对转动,减小了对钻杆的磨损。此外,这种牙板两端的齿小而短,中间的齿粗而长,整个齿面强度高,耐冲击,故其使用寿命高于另外三种齿形的牙板。  相似文献   

12.
对动力钳夹紧机构工作时的夹紧力进行了分析,指出牙板与管接头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因数是在牙板咬合管接头的瞬间产生的,并提出了影响静摩擦因数的因素,为动力钳夹紧机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童氏图版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氏图版法在国内外注水开发油田采收率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只能应用于油田开发的中后期,对于采出程度较低的水驱高粘度油蓝和低渗透复杂断块油田,童氏图版对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描述与实际不符。从数学意义及油藏开发理论角度,分析了童氏图版的某些不合理之处:在水驱曲线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对童氏图版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拓宽了童氏图版的应用范围。实例应用表明,改进后的童氏图版对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变化规律的描述更加符合实际,预测的采收率更准确。  相似文献   

14.
高含硫油气井的完井管串一般采用耐蚀合金(CRA)套管,这种套管的材质较软,常规套管动力钳工作时极易破坏套管表面的防腐镀层,加速硫化氢对套管的腐蚀,影响完井管串质量。依据套管动力钳内曲线爬坡滚子机构的特点,采用材料优选、结构优化设计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制出NTQ248-25Y型无牙痕套管动力钳。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无牙痕套管动力钳作业后套管表面完全没有牙痕,最大输出转矩为25 kN·m,能完成外径为114.3~177.8 mm套管的上卸扣作业。  相似文献   

15.
膨胀管技术在通61-侧162井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膨胀管是国外19世纪90年代开发出来的套管家族的新产品。由于含碳量低,膨胀管比普通套管柔性好,可塑性强,主要用来优化深井井身结构、处理井壁掉块及坍塌、封堵高压层或低压漏失层、修补井中损坏的套管、在裸眼井径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产层段泄油面积等。通过在通61-侧162井侧钻、扩眼、下膨胀管、固井、胀管等机械方法使管体发生永久塑性变形,使该井完井管柱泄油面积较普通套管扩大了77.51%,产量较老井末期提高109.37%。由此可见,膨胀管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普通套管钳在结构形式及夹紧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工作过程中会对套管表面造成较大损伤。鉴于此,研制了WTQ245-N型微牙痕套管钳。这种套管钳主要由浮筒、吊架、主钳、背钳、液压系统及扭矩仪等组成,由于它使用液压背钳和专用微牙痕钳牙,并采用特殊的滑动槽径向压紧方式,因而可大大减轻对套管的损伤。中原油田2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套管钳与普通套管钳相比,工作时产生的牙痕深度小于0.40 mm,对套管表面的损伤很小,尤其适用于高含硫油气田的下套管作业。  相似文献   

17.
基于PLC和行走式动力大钳的铁钻工上扣过程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国内对钻井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液压大钳的自动化程度,基于行走式动力大钳提出了铁钻工上扣过程的PLC液压气动控制系统.以欧姆龙CPM1A为例,给出了铁钻工上扣过程的程序系统框图、硬件主电路图、电气原理图、梯形图及PLC编程语句表.铁钻工基于行走式动力大钳的PLC控制缩短了铁钻工的开发周期,适合国内石油机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61断块特高含水后期高产开发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通61 断块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后期。为了挖掘断块的潜力,1997 年在精细油藏描述和动态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块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认为高含水的主力油层是挖潜的主要方向。1997 年、1998 年采取了针对性较强的配套措施,取得了高产开发效果,表明打高效调整井、产液结构调整和大泵提液强采是特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普遍适用的有效措施。统计资料表明,1996 年通61 断块的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分别为36.9% 、8.4% 、1.0% ,到1997 年分别下降为13.2% 、3.9% 、0.4% ,年产量增加了7.3×104t;增加可采储量23×104t,采收率由49.8% 提高到51.1% 。  相似文献   

19.
通61断块特高含水期提液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通61断块的具体特点,在对提液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成功实施了以提液为主的水动力调整措施,断块水驱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日产油水平增加132 t,含水上升率由0.6%下降为0,自然递减由16.7%下降为13.2%,可采储量增加46.4 × 104t,水驱采收率由48%提高到50.3%,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