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建中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12):170-172
山西省沁水煤田张村勘查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区域构造属于太行山断块沁水块坳的南端。采用张村勘查区9个钻孔成果和老龙湾井田16个钻孔成果,参考《山西省沁水煤田老龙湾井田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对张村一带3号煤层厚度进行统计,3号煤层厚度呈现从东向西由厚变薄,且逐渐尖灭的特征。经过对张村勘查区、老龙湾井田与区域3号煤层特征的对比。张村一带3号煤层厚度变化特征完全吻合了以往在区域分布上煤层厚度东厚西薄的特征,进一步确定了沁水煤田南部3号煤层尖灭的具体位置,为矿权设置和目前煤层气的规划开发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6,(3):97-100
通过理论模型对综合优化叠加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将该技术应用在沁水煤田南部地区勘探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震剖面的叠加效果,提高了叠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保持了较高分辨率;其波阻抗反演剖面中煤层分辨率也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沁水煤田瓦斯含量与地质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伟 《山西煤炭》2003,23(4):14-15
为确实做好瓦斯的洲报工作,研究了沁水煤田地质因素与瓦斯含量的关系,辩证地分析了瓦斯的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4.
沁水煤田具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其一是煤炭资源量大,总量达8208.42亿吨,二是各矿务局积累了丰富的煤层气抽放经验。因此,该煤田的煤层气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本文涉及沁水——晋城区,并从地质学和煤炭分布的角度对各区进行论述。利用现有的各种煤层气资料,预测煤田煤层气的资源量,划分四个区分别论述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6,(1):125-127
沁水煤田位于华北陆块的北部,研究区为盆地南部区域处于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与太行山构造带交接形成钝角的一侧。经过对野外露头资料、井下资料整理,找到盆地内发育的隐形走滑断裂带,确定了盆地的走滑构造模式,期望对区域煤层气勘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近8年的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勘探施工经验总结,综合分析了在沁水南部煤层气田影响钻效的一系列因素,提出采取合理配置设备、正确安装设备、针对性选择钻井工艺及钻井液体系等措施,以提高钻效。  相似文献   

7.
《煤炭科学技术》2006,34(7):I0004-I0005
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赵庄矿井项目是国家“十五”重点工程。矿井位于沁水煤田东南部,井田面积14401km^2.地质储量为1839亿t。赵庄矿位于山西长子县以南16km处,太焦铁路.长晋省级公路贯穿全区.交通十分便利。  相似文献   

8.
《山西煤炭》2007,27(3):I0003-I0003
山西省高平市平泉煤矿地处高平市马村镇,距县城15km,属沁水煤田。地质储量1262万t,可采储量710万t,井田面积0.984km^2.主要生产优质无烟煤,瓦斯等级为低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沁水煤田煤层气资源/储量预测准确程度,在对比分析我国上世纪煤田地质勘探解吸法和近期煤层气勘探美国矿业局直接法实测含气量差异的基础上,利用梯度法获得了将晋城、潞安、阳泉矿区主采煤层解吸法实测含气量校正为直接法含气量的系数,探讨了含气量校正系数与煤层埋深、煤级的关系。研究成果提高了解吸法实测煤层含气量数据的可靠程度,有助于沁水煤田煤层气资源/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华文 《煤炭工程》2007,(9):18-18
日前,山西省晋城市国土资源局透露,经过勘探人员3年多的详查和勘探,山西沁水煤田里必勘区探明煤炭储量共4.8亿t,相当于2006年山西省1月到11月的煤炭总产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基本态势是总量丰富,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开采浪费严重,长远看形势不容乐观,提出了实行煤炭资源资产化、严禁乱挖滥采、改革采煤方法,推广无煤柱开采、加强地质工作、衰老矿井资源挖潜等节约煤炭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原矿Cu品位2.52%,S含量达27.59%,硫化矿含量接近60%。铜硫分离十分困难;伴生Au、Ag含量极高,价值大,分别达7.8g/t、585.8g/t,应予以充分综合回收。工艺上摈弃传统优先浮选,采用混合浮选方案;在粗磨的基础上,对粗精矿进行再磨处理;药剂制度上采用新型抑制剂STY,并且加入少量硫化钠与活性炭进行脱药处理。在最佳条件下得到了铜、硫两种精矿产品,铜精矿Cu品位21.27%、回收率高达92.43%,同时铜精矿含银高达4115.8g/t、含金达34.9g/t;硫精矿S品位45%,含金7.5g/t、含银153.2g/t,铜、硫、金、银均得到了高效回收,尤其是铜硫分离效果很好。该研究为多铜硫金银多金属矿高效回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钢丝绳裂纹在线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下提升机中大量用到钢丝绳,从安全角度考虑钢丝绳在一定使用周期未断裂时就要更换,造成了钢丝绳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钢丝绳裂纹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CCD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对采集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如果检测出裂纹就会产生报警信号并且传给上位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的精度高,并且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4.
江西某钨矿钨细泥选矿新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某大型钨矿,日产细泥400~500 t,含WO30.13%~0.5%,-0.074mm含量大于90%,-0.02mm含量达32.3%。采用重选预富集-浮选-重选选矿新工艺选别该细泥,小型试验指标为:总钨精矿品位WO345.26%,回收率62.33%,其中白钨精矿品位WO355.38%,回收率29.82%,黑钨精矿品位WO338.76%,回收率32.51%。工业试验指标为:总钨精矿品位WO351.148%,回收率62.52%,其中白钨精矿品位WO365.43%,回收率31.40%,黑钨精矿品位WO341.90%,回收率31.12%。  相似文献   

15.
金川矿区具有大量的不良岩层,岩体结构面十分发育,岩体整体强度低,地应力大。巷道掘进后围岩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快,支护体破坏严重。采用中空锚注锚索进行巷道支护,其支护系统刚度大,锚索的载荷传递特性好,同时利用锚注一体工艺,实现全长锚固,提高了索体的单根承载能力,具有很高的抗剪能力。在金川矿区高地压、破碎围岩巷道中的研究使用,有效控制了巷道的变形破坏,延长了巷道的使用寿命,巷道支护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极近距离厚煤层交错采场覆岩破坏的规律,采用压力拱理论对采场开采过程中的覆岩破坏结构的演化进行了分析,通过FLAC3D建立开采模型,得出下部工作面距上部采空区较远时,其覆岩破坏结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推进一定距离时,应力集中系数1.8左右,垮度和拱高趋于稳定;当下部工作面接近上部采空区时,上下距离在40 m左右范围内,集中系数为3.3左右,随距离减小,集中系数继续加大,易导致两结构拱贯通;当下部工作面位于上部采空区下时,处于卸压状态,应力集中系数较小,即将穿过采空区时,应力集中系数为2.3,主要是因为两采场开采空间的叠合。  相似文献   

17.
铁酸锌还原焙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解立群  施哲  胡汉 《矿冶》2011,20(3):76-78
对锌焙砂进行还原焙烧,再对还原焙砂进行浸出。浸出温度70~80℃;pH值2~3;液固比6∶1;浸出时间2 h。对比试验得到最佳还原焙烧的温度900℃、焙烧时间60 min、粉煤配比1∶10。这时锌的浸出率达到90%左右,铁浸出率15%左右。再对浸出渣磁选,得到了铁精矿。  相似文献   

18.
柳塔煤矿22101工作面直接顶为泥质层状结构,矿物成分以粘土类矿物为主,围岩控制难度大。利用FLAC3D对巷道围岩进行模拟研究,确定采用锚杆、锚索、冷拔丝网进行联合支护,巷道围岩得到有效控制,塑性区影响范围减少53.3%,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山西某金红石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某金红石矿采用重选主干流程进行选别,精矿产品TiO2品位为90%左右,但金红石(TiO2)的回收率不足50%。为提高金红石的选矿回收率,开展了以浮选为主干流程的选矿工艺研究。确定的选矿方案为两次浮选抛尾─金红石浮选(一次粗选、两次精选)─浮选精矿除杂(弱磁选—强磁选—重选)。全流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浮选主干流程大大提高了精矿TiO2的回收率,总精矿TiO2回收率为69.25%,金红石矿物的回收率达到86.42%,其中精矿1含TiO289.58%、TiO2回收率46.84%;精矿2含TiO280.53%、TiO2回收率22.41%。同时综合回收了磁铁矿和钛铁矿。  相似文献   

20.
湿法冶锌中回收铟除铁液膜分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湿法冶锌中,杂质铁干扰铟的回收,采用液膜分离技术可在回收铟的同时除铁.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体系中,铁的液膜迁移速率比铟慢,通过控制合适的条件,可使铁不进入内水相,从而达到提纯和富集铟的目的.最佳操作条件如下:内水相为6mol/L HCl;V乳液:V外水相=1:5,V油相:V内水相=2:1;提取时间为8~1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