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相变石蜡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脲醛树脂为壁材包覆石蜡制备微胶囊,对石蜡作为相变材料的相容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复合乳化剂硬脂酸与三乙醇胺的质量比、乳化剂用量和乳化转速对制备的微胶囊的粒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制备过程中不同酸化时间对微胶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和三乙醇胺质量比为5:2的复合乳化剂,其质量分数为7%、乳化转速为1000r/min,酸化时间为90min时,制备的微胶囊呈现粒径均一、表面光滑、密封良好的球状,平均粒径为29.8μm。  相似文献   

2.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壁材,正十六烷和硬脂酸丁酯作为复合芯材,运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双芯材相变材料微胶囊.以吐温-20为乳化剂,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和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对制得的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性能测试,表征其表面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分析其热性能和热稳定性,并计算其产率、包含量和包覆率等.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1.7%的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和质量分数为2.2%的吐温-20为乳化剂获得的微胶囊,表面形态稳定、光滑、饱满,粒径均一;微胶囊的热焓值较理想,相变温度为17.23℃,相变焓为54.06 J/g.  相似文献   

3.
凝固浴对蓄热调温聚丙烯腈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聚酰胺石蜡相变微胶囊(MEPCM)为相变材料,硫氰酸钠(NaSCN)水溶液为溶剂,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MEPCM质量分数为16.7%的蓄热调温聚丙烯腈纤维,考察了凝固浴中NaSCN质量分数对纤维性能的影响。随着NaSCN质量分数的增大,纤维的线密度增大,断裂强度、热收缩率和沸水收缩率下降,断裂伸长率和钩接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通过实验分析确定最佳NaSCN质量分数为1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蓄热调温聚丙烯腈纤维强度为1.35cN/dtex,热焓值为26.0J/g,MEPCM在纤维中的热效率达到78.4%,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较好的蓄热调温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以聚苯乙烯为壁材,58#石蜡为芯材的相变微胶囊。考察了乳化时间、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的配比、聚合时间以及芯壁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微胶囊的化学结构、表观形貌、储热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化时间对微胶囊的热性能影响不大;单体St与交联剂DVB的质量比为6∶1制备的微胶囊的形貌较佳,缩皱和碎屑明显减少;聚合时间为3 h制备的微胶囊形貌较好、大小相对均一、相变潜热和芯材石蜡质量分数相对较高;而随着芯壁比的增大,芯材石蜡质量分数相继增大,其中芯壁比为3∶1制备的微胶囊相变潜热增大到125.2 J/g,芯材石蜡质量分数高达80.9%,且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
十二醇相变储热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相变材料在单独使用时不易储存、导热率低和相分离等问题,实验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十二醇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讨论了反应时间、乳化剂用量及芯材比对微胶囊的包覆率及相变潜热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微胶囊的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和热失重分析(TGA)对微胶囊试样的表面形貌、相变潜热及热分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70℃时,乳化剂相对相变材料质量分数为4.0%,芯材投料质量分数为50%,乳化搅拌速度为3000 r/min .所制备的相变储热微胶囊相变潜热达为64.03 J/g ,相变温度为25.08℃,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微胶囊自调温相变涂料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挥发的方法,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胶囊壁材,对CaCl2.6H2O进行包覆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讨论了壁材、芯材质量比对微胶囊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将微胶囊相变材料加入到内墙涂料中制成自调温涂料,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涂料中的微胶囊粒径均匀、壁材完整;相变焓随着微胶囊质量分数、涂料放置时间的不同而有微小改变。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在界面聚合制备相变微胶囊过程中乳化效果的判断方法,讨论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搅拌剪切速度等因素对乳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OP-10质量分数为1.4%、乳化时间为5 min、乳化温度为40℃、搅拌速度为900 r/min时,可得到均匀稳定的细乳液且乳化液滴的粒径在4μm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石蜡类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壁材原料,采用悬浮聚合法对石蜡进行包覆,制备了相变温度为25℃、相变潜热值为83.3 J/g、耐热温度为150℃的石蜡相变微胶囊,并将其添加到水性硅丙树脂中,得到了具有调温功能的涂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等分析了分散剂浓度、引发剂浓度以及芯材比等因素对石蜡相变微胶囊形貌、热性能、热稳定性、芯材含量的影响;采用涂层附着力测试仪、铅笔划痕实验仪和自制的模拟装置研究微胶囊在水性硅丙树脂的添加量对涂料漆膜的附着力、硬度和调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分散剂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NaSMA)质量浓度为10%、引发剂过氧化十二酰(LPO)质量浓度为2%、芯材质量与壁材单体投入质量比为2∶1时能够得到球型规整,分散性好、芯材含量高的石蜡相变材料微胶囊,石蜡相变微胶囊在水性硅丙树脂中最佳的添加量为15%。  相似文献   

9.
以乳液聚合获得的苯乙烯(St)与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MAA)的共聚物做壁材,包覆相变材料正十八烷制备微胶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乳化剂,探讨了乳化时间、交联剂、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制备的微胶囊进行性能表征,得到制备苯乙烯-正十八烷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合适工艺.结果表明:乳化时间30 m in,采用质量分数1.8%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做引发剂获得的微胶囊,成囊性和分散性好;添加二乙烯基苯(DVB)不利于成囊;微胶囊的壁材有一定的耐热性,且热焓值较理想,相变热焓约137.5 J/g.  相似文献   

10.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58#石蜡为芯材的相变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和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以及芯壁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微胶囊的化学结构、表观形貌、储热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化剂PVP和引发剂AIBN质量分数为7.0%、3.9%时,微胶囊的形貌最佳;芯壁比为3∶1制备的微胶囊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具有较高的相变焓,相变潜热为126.97 J/g,芯材石蜡质量分数为85.4%,储热性能和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反相乳液聚合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种聚合方法,具有聚合速率高、高度分散、大小均一等突出优点.以Tween60与Span8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w/o型反相乳液体系.考察了乳化转速、时间、乳化剂的HLB值和质量分数以及油水体积比对乳液类型和稳定性的影响.由实验确定了反相乳液的最优条件:转速为14 000 r/min,乳化时间35 min,乳化剂HLB值为5.0,油水体积比为1∶1,乳化剂质量分数为4%时,可形成较为稳定的W/O型乳液.同时,结合实验结果对部分稳定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醚磷酸酯钾盐和助剂正戊醇,对石蜡微乳液的制备进行了研究。选用均匀设计与调优软件对表面活性剂的配比进行设计与调优,考察了表面活性剂间的协同作用。乳化剂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OP-4(82.47%),MOA-3PK(11.11%),正戊醇(6.42%)。研究结果表明当乳化剂质量分数为5%,固含量为25%,搅拌速度600~800r/min,乳化时间为40min时,可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石蜡微乳液。  相似文献   

13.
氧化蜡制备皮革用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石蜡和微晶蜡为原料,经催化氧化反应研制出氧化蜡,其质量和性能与天然巴西棕榈蜡相似。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以氧化蜡为原料,水作为溶剂,经乳化反应制备出皮革用上光、去污乳化蜡。同时考察了乳化剂的种类、用量,制备乳化蜡的搅拌速度,乳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乳化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氧化蜡、乳化剂、助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0.3∶0.000 2,乳化时间为20 min,搅拌速度为500~1 000 r/min,乳化温度为85~90 ℃时,得到的皮革用乳化蜡产品涂层均匀、性能优异,与使用天然巴西棕榈蜡相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 MEPCM, i.e. 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is formed as shown in Fig. 1 by pack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 into a microcapsule with a solid but flexible shell; the size of the MEPCM particles ranges from 1 to 100 μm[1,2]. The shell separates the core PCM (solid or liquid) from outside substances and tolerates volume changes in the core due to phase change.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of MEPCM include: enhancing performance of fluid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te…  相似文献   

15.
以单体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功能性单体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以非离子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的复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通过控制聚合物乳液玻璃化温度合成丙烯酸乳液,与水泥复配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并研究了液粉比对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拉伸性能和低温柔性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低粘度氨基硅油的合成及微乳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氨基硅烷偶联剂(YDH-602)及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促进剂,在KOH催化下,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低粘度氨基硅油.通过IR和1H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选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复合乳化剂,将氨基硅油乳化成微乳液,研究复合乳化剂的配比和用量、助乳化剂的选择与用量、氨基硅油的含量对氨基硅油微乳化的影响,从而确定乳化的最佳工艺为:OP-4和AEO-9为复合乳化剂,mOP-4:mAEO-9=1∶1,其用量为氨基硅油质量的42%,乙二醇单丁醚为助乳化剂,其用量为氨基硅油质量的6%,形成氨基硅油质量分数为5%~15%、透明清晰且粒径小于50nm的氨基硅油微乳液.  相似文献   

17.
以聚乙烯醇为壁材包覆烟草萃取液制备微胶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w(聚乙烯醇)∶w(菜子油)∶w(芯材)∶w(水相)=3∶20∶4∶25,乳化时间20min,搅拌速度1 200r/min,复凝聚时间10min。实验所得的微胶囊成球形,粒径在30-200μm,包覆率在48%左右,微胶囊在30℃碱液中80h缓释40%-50%,延长了萃取液在重组烟叶的存在时间,减少萃取液挥发造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亲油-亲水平衡(HLB值)理论和乳化原理,分别配制以单试剂和复合试剂为乳化剂的乳化E10乙醇柴油体系,进行了单试剂乳化剂和复合试剂乳化剂的乳化效能研究,并对乳化E10乙醇柴油体系的稳定性进行考核,开发出了CL-Z复配型乳化剂.研究结果表明,CL-Z复配型乳化剂较好地解决了E10乙醇柴油体系在较宽广温度范围内的物理稳定性问题;CL-Z复配型乳化剂乳化的E10乙醇柴油体系在0℃环境中澄清、透明、均一,能长期保持良好的物理稳定特性.  相似文献   

19.
以石蜡和改性蜡为原料,加入自制复合乳化剂,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皮革上光去污蜡。考察了乳化温度、乳化时间、搅拌速度对乳化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石蜡和改性蜡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复合乳化剂,乳化温度为85℃,乳化时间为40 min,搅拌速度在1 000 r/min,得到的乳化蜡性能稳定。据此,以该乳化蜡为原料加入其它表面活性剂、上光剂和其它助剂制备皮革用乳化上光去污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