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常压两步中和喷浆造粒工艺、预中和-转鼓氨化工艺、管式反应器工艺生产DAP/NPK的弱点,介绍为克服这些弱点而研究开发的预中和-单管二次氨化技术的主要工艺过程及该工艺的技术特点和比较优势.提供了贵溪化肥厂的试生产及其效益情况,若月产NPK产品2.5万吨,每月可增加经济效益140万元.  相似文献   

2.
这一讲着重介绍用浓缩磷酸经槽式预中和获得磷铵料浆,然后在转鼓氨化造粒机中造粒的机理和操作条件.同时阐述了转鼓氨化造粒机的构造以及用于生产MAP、DAP和NPK复合肥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这一讲着重介绍用浓缩磷酸经槽式预中和获得磷铵料浆,然后在转鼓氨化造粒机中造粒的机理和操作条件.同时阐述了转鼓氨化造粒机的构造以及用于生产MAP、DAP和NPK复合肥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探讨用TR单管工艺取代预中和转鼓氨化造粒工艺后,料浆密度的变化导致的粒径变化呈现出相反的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结合云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2 4万吨 /年磷铵装置的生产情况 ,对预中和转鼓氨化法生产 DAP主要工艺条件对生产工艺的优化控制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作了详细的论述 ,并提出了主要工艺指标的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原陕西复肥厂60 kt/a磷铵装置预中和-转鼓氨化粒化流程的技改措施及效果,提出磷铵装置设计及技改应该遵循"精减流程,方便操作,减轻劳动强度和检维修工作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青海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40kt/a磷酸二铵装置采用预中和加管式反应器转鼓氨化造粒工艺.造粒机运行状况一直不理想。通过对造粒机内部结构进行改造,降低了胶板使用量,二次氨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造粒机的运行率和产品质量也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文丘里洗涤器堵料事故浅析陈接龙(江西贵溪化肥厂335424)在用预中和转鼓氨化造粒工艺生产磷酸二铵时,生产中的尾气通常采用两种洗涤工艺,其一是文丘里洗涤器,其二是卧式洗涤器,如图1所示。我厂自1991年投产至1994年2月间曾多次发生文丘里洗涤器堵料...  相似文献   

9.
余烈根 《磷肥与复肥》2004,19(5):42-43,58
240 kt/a磷铵装置,原采用预中和-转鼓氨化工艺,为将生产能力提高到29万t/a DAP或30万t/aNPK,引进单管技术.介绍技改前后造粒、干燥、冷却、除尘的流程和设备情况;技改取得的效果(产量提高,环境改善等);及技改过程中如氨逸出率超标,产品水分达不到技改目标值等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白涛 《磷肥与复肥》2004,19(2):41-43
针对常压顸中和-转鼓氨化工艺生产DAP存在两步氨化、流程复杂、返料比大、干燥负荷大、造粒机易结料、运转率低等弱点,改为管式反应器一步反应-喷浆造粒工艺生产DAP,并将袋式除尘器改用旋风除尘器,圆筒冷却机改用沸腾冷却器,增加1台链式破碎机及1台振动筛.技改后,装置综合运转率从81.5%提高到93.5%,返料比由(4~5)1降低到31,消耗下降,氨耗由0.233 t/t降为0.228 t/t,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1.
270kt/a磷铵装置用同一种磷酸生产磷酸二铵时,产品颜色由果绿变为黄色。分析其产品颜色变化原因,采取对造粒机管式反应器、二次氨化、返料破碎机的改造措施,减少造粒机氨逸出量,降低中间槽、预洗涤器洗涤液中和度,控制中间槽洗液pH值在2.7以下。改造后洗液和产品颜色稳定在果绿色。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AZF工艺生产复合肥的生产成本,采用氯化钾来代替硫酸钾生产硫基复合肥,对硫酸氢钾反应嫁接AZF工艺进行了中试规模的试验,验证低水含量的混酸料浆输送、管式反应器氨化以及氨化后料浆黏结成粒的性能,同时对该工艺嫁接后的水热平衡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氢钾与中浓度磷酸混合后的混酸水含量一般为28%,温度一般为90~100℃;造粒过程中管式反应器的氮磷比一般为0.22或0.47;嫁接后工艺的液固比为0.285左右,经干燥机分流20%~40%的液相量后,造粒机内的液固比可以降至较佳造粒液固比。对生产装置进行水平衡与热平衡分析表明,经嫁接技改后的AZF工艺产能不降低,造粒性能良好,无需增加热风炉干燥能力,但需新增干燥机管式反应器。原装置经技改后能达到用氯化钾生产合格硫基复合肥的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磷酸二铵总氮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缩小萃取磷酸SO3控制范围、延长磷酸陈化和澄清时间、降低澄清酸含固量和杂质含量、优化磷矿浆浓密系统、提高磷矿浆浓度、调整预中和反应器和管式反应器中的氨化(中和)比例、降低DAP产品中水分等措施,解决了磷矿品位下降,杂质含量升高所带来的DAP总氮含量难以达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对氨酸法复合肥生产反应器进行设计,提出"浓硫酸预稀释-氨酸反应-二次补水"三段反应模式的新型管式反应器。介绍新型管式反应器人员操作、参数设计及应用优点。新型管式反应器的应用和推广可极大程度地减少蒸汽的使用,生产成本较燃煤蒸汽费用还要低。  相似文献   

15.
重钙改产磷铵的关键在于反应和洗涤两部分。当预中和加管式反应器加转鼓氨化工艺流程和控制技术基本成熟以后 ,洗涤系统的改造就成了惟一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重钙装置工艺流程的特点 ,结合生产经验 ,提出一种新的洗涤流程。取消原易堵的卧式洗涤器 ,采用文丘里、二级方管加二级空塔 ,满足工艺生产要求 ,基本不堵塞  相似文献   

16.
张兴儒 《化肥工业》2001,28(4):7-8,11
对高海拔地区预中和氨化粒化法磷按生产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海拔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低海拔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工艺参数选取和设备选型时必须考虑其特点,主要为干燥推动力大,各部分氨逸出量大,尾气处理最大,故相关设备的尺寸应适当加大。  相似文献   

17.
在原有氨化造粒硫基复合肥生产装置的基础上,将转鼓蒸汽造粒工艺、氨化造粒工艺和氨酸法造粒工艺进行有机结合,可生产三类品种、六大产品。改造后的工艺不仅实现了多类产品的一体化生产,而且达到了装置效益的最大化及品种的多元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黄安智 《磷肥与复肥》2004,19(3):13-16,26
单系列年产磷铵40万t以上称为大型磷铵装置。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密苏里建设了世界上第1个磷铵装置以来,国外磷铵装置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改进,开发完善了多种磷铵生产技术,关键区别在于管式反应器和预中和反应器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不同磷铵技术的优、缺点。管式反应器加预中和反应器混合工艺是两者优点的有机结合,既具备管式反应器反应热利用率高的优点,又对湿法磷酸的质量有较强的适应性,此工艺为发展大型磷铵装置的最佳工艺。并介绍云南化工设计院设计的云南三环中化嘉吉化肥公司60万t/a磷铵装置,实践表明:该工艺是可国产化的大型磷铵装置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9.
氨酸法工艺在复合肥料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氨酸法工艺用于复合肥料生产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比较了氨酸法管式反应器工艺与氨酸法料床直接反应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初步的技术经济比较。氨酸法工艺用于传统团粒法生产装置的改造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