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通过三因素(水∶籽、酶∶籽、酶解时间)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提油工艺参数,即干法粉碎脱壳葵花籽,m(水)∶m(籽)=5∶1,复合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5%(w/w),搅拌速度250 r/min,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7 h,游离油得率达到90%左右。提取得到的葵花籽油色泽淡黄清亮,气味芬芳。  相似文献   

2.
王旭  毛波  王聪  杨青  万端极 《食品科技》2012,(6):197-200
采用水酶法从葵花籽中提取葵花籽油。通过对比试验确定最佳用酶,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原料烘烤时间、酶用量、酶解时间以及料液比对提油效果的影响,并通过验证试验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试验效果最好;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烘烤时间16h,酶用量1%,酶解时间4h,料液比1:5(w/v)。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葵花籽游离油得率80.94%,过氧化值4.57mmol/kg,渣中蛋白含量3.36%。  相似文献   

3.
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工艺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是以脱酚的葵花籽仁为原料,主要研究了葵花籽粉碎粒径及各种水酶法提取条件等对葵花籽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t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对葵花籽粉碎过程及各相进行了表征,明确了较佳工艺条件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经进一步精粉碎,粒径能够达19.68 μm,游离油得率大幅提高。水酶法提葵花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w/v),添加1.5%的碱性蛋白酶Protex 6L反应2 h。该条件下,葵花籽游离油得率达到92.48%。CLSM证明精粉碎得到的葵花籽物料比剪切粉碎的尺寸更小、更均匀。水酶法提取的葵花籽油在主要理化指标上达到了冷榨一级油的标准,其反式脂肪酸显著低于市售低温压榨葵花籽油。水酶法提取的油品质更好,得油率更高,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工艺中热处理工艺参数及酶解过程对葵花籽油酸值、过氧化值、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液的pH、热处理温度、时间对葵花籽油的色泽没有影响,缓冲液pH值对油脂酸值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其对过氧化物值影响较大,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时间对葵花油酸值、过氧化物值影响较大;酶解过程对葵花油色泽没有影响,对酸值、过氧化物值和脂肪酸组成影响很小,这进一步说明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王灵 《中国油脂》2021,46(8):12-15
选取米曲霉磷脂酶C(PLC)对葵花籽油进行酶法脱胶。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混合体系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和柠檬酸质量分数对葵花籽油酶法脱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葵花籽油酶法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体系pH 7.5,酶解温度25 ℃,酶解时间3 h,加酶量5 000 U/kg,柠檬酸质量分数20%(添加量0.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葵花籽油磷含量从55.8 mg/kg降至8.2 mg/kg,脱胶率为85.3%,达到植物油工业精炼要求(磷含量≤10 mg/kg)。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水酶法提油技术的研究概况,主要包括水酶法工艺过程的关键技术和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水酶法制取玉米胚芽油和葵花籽油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关注,并提出了水酶法工业化、产业化的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水酶法提油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水酶法提取葵花籽仁油工艺,探究水酶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葵花籽仁为原料,研究预处理条件(粉碎程度、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pH)和酶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酶制剂种类)对葵花籽仁油提油率的影响,并比较水酶法制油工艺与压榨工艺、浸出工艺对葵花籽仁油品质的影响.结果 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最优预处理...  相似文献   

8.
水酶法提取菜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桂英  袁永俊 《中国油脂》2005,30(10):33-35
采用对油菜籽细胞的物理破碎和酶降解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种菜籽油提取新工艺.对油菜籽原材料的预处理、酶解方法及酶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中性蛋白酶在油菜籽制油工艺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得出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为50℃左右,pH为6.0~6.5(从出油率来考虑),料水比为1:4~1:5,最佳用酶量为200 U/g(酶单位/油料)左右,油菜籽的破碎度最好在160~200目.为水酶法提取菜籽油优化工艺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水酶法提取核桃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水剂法提取核桃油的工艺,探讨了酶用量、搅油温度、搅油时间、pH值对出油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17500U/100g料浆、搅油温度55℃、搅油时间3h、pH4.5,其出油率可达77.34%。研究发现,低温贮藏可明显降低水酶法提取工艺的出油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乙醇提取法从棉籽仁中分离出棉酚,得到游离棉酚含量为0.037%的脱酚棉籽。再以其作原料,用水酶法提取棉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以出油率为指标,研究了影响棉籽提油的因素:加酶量、固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为1:12、浸提时间为3 h、浸提温度为55℃、加酶量为0.03%,在此条件下,游离油提取率可达到64.53%。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工艺条件,以游离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油预处理工艺条件,即料水质量比1︰6、p H 3.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8 h;以游离油和水解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酶解条件,即在碱性蛋白酶最适条件下(pH 8.5,温度55℃),以3%(酶/籽,干基计)的添加量,酶解5 h。结果表明,游离油提取率可达86.21%,且乳化层较少。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取250 g进行破乳研究,最终确定了冷冻解冻的破乳方法。结果表明,牡丹籽总清油提取率可达91.23%,所制备的牡丹籽油,色泽淡黄,气味清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水酶法提取油菜籽油工艺中所使用的酶进行了筛选,同时对所选择的酶制剂进行了酶促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果胶酶,中性蛋白酶,提取酶(复合酶)这四种酶中,中性蛋白酶提取效果最佳,其最适使用条件为:温度50℃,pH 7.5,时间4h,加酶量1.0%,底物浓度(料水比)1:4.在此条件下,菜籽油的一次提取率可达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栀子超声辅助预萃取脱除栀子苷、栀子黄,残渣采用水酶法提取栀子油,初步实现了栀子综合利用。研究优化了栀子超声波辅助预处理工艺参数,比较了溶剂种类、浓度、料液比及超声时间对栀子苷、栀子黄萃取率的影响,探讨了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单酶水解及组合分步水解改善栀子油提取率。结果发现超声辅助60%异丙醇预萃取20 min 结合后续水酶法释放可实现86%~87%的栀子苷、栀子黄提取率,且预处理明显改善了后续水酶法制油过程的乳化程度。单一酶解可改善栀子清油产率,纤维素酶、蛋白酶组合两步水解进一步将栀子清油产率提高至15.96%。不同萃取方法获得的栀子油分析表明,水酶法栀子产率高于压榨法、超临界萃取法,与溶剂萃取法相当,但水酶法栀子油酸价、过氧化物值更低,并富含角鲨烯、生育酚、植物甾醇等功能性脂类伴随物,显示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安全品质。  相似文献   

14.
水酶法提取番木瓜籽油工艺及其氧化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木瓜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酶种类、酶解时间、料液比、酶添加量、酶解温度等因素对番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番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以番木瓜籽油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考察温度、光照、抗氧化剂对番木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木瓜籽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选用中性蛋白酶,酶添加量2.5%、酶解时间5 h、料液比1∶7、酶解温度45 ℃。在此条件下,番木瓜籽油的提取率为85.73%。温度、光照、氧气均会引起贮藏过程中番木瓜籽油过氧化值的升高。添加抗氧化剂可明显提高番木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其中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抗氧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16.
水酶法提油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该文介绍水酶法提取植物油多种工艺方法及有关工艺影响因素,总结水酶法提油特点,对水酶法应用发展进行介绍,并就水酶法提油机理进行讨论,且对水酶法常出现乳状液问题,讨论破乳几种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试验探索了油茶籽的水酶法提油工艺,研究了原料预处理方式、不同酶系、酶解条件对清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经过二次粉碎后,果胶酶的作用效果好;酶解温度对工艺结果影响不明显;在固液比1∶4,酶解pH4.5,酶解温度40℃、加酶量1%,酶解时间3 h条件下,清油得率可达到88.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