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们公司对国内几家摇架专件进行了实用性及纺纱试验测试。在FA506型细纱机纺JC 9.8tex品种上技改新型摇架前后,牵伸器材配置方案:方案1为原弹簧摇架+2.75mm隔距块+普通上销+3代下销+17mm×45mm罗拉隔距;方案2为新常德弹簧摇架+3.0mm隔距块+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环锭细纱机前上罗拉牵伸胶辊磨损严重及需一定的磨砺周期问题,提出将上罗拉牵伸胶辊通过一个张力机构包覆一个非弹性胶圈,即 CPS胶圈的改进方案;指出改进后可减少上胶辊的磨砺次数,延长磨砺周期到18个月或更长时间,且纺纱品种适应性好,安装方便,不增加维修人员工作量,能耗低;另外,应用 CPS胶圈,牵伸倍数不变,车间温湿度对其几乎无影响,能长时间保持纺纱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新型四罗拉超大牵伸细纱机。采用10.44 g/10 m的大定量普梳粗纱和107.63倍的总牵伸倍数,纺制C9.7 tex纱,并对牵伸区几种关键部件进行了搭配,找出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中前上罗拉和中后上罗拉都采用大前冲上销可以有效提高成纱条干水平,后区压力棒对成纱条干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大幅度降低-50%细节。  相似文献   

4.
不同硬度的胶辊怎样与不同的加压量、不同的牵伸形式相配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新光纺织有限公司细纱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德国依纳公司V型牵伸、气动加压;另一种是上海二纺机FA503型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弹簧加压。胶辊主要有:ME666、J490、NFR-  相似文献   

5.
6.
针对目前国产环锭细纱机中大部分牵伸型式在高效纺纱工艺推行中存在运转时锭差较大、工艺调节有限从而影响成纱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的现状,探讨了环锭细纱机几种新型牵伸型式即后区附加压力棒、前区附加压力棒隔块的S型曲线牵伸型式和后区附加长、短胶圈、双短胶圈的牵伸型式的特点,对比分析了在新型牵伸型式与普通牵伸型式下的成纱质量水平,结果表明在新型牵伸型式下的成纱质量水平明显优于普通牵伸型式,特别是在重定量纺纱时的效果更加明显.指出采用新型牵伸型式,为提高成纱质量奠定了基础,改造传统牵伸型式时应根据设备条件和产品质量要求量力而行,挖掘工艺潜力;新型牵伸型式应积极试用,谨慎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田京生 《纺织器材》2004,31(5):35-37
通过对FA5 0 2A细纱机牵伸系统的分析 ,阐述了牵伸元件质量优劣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提出了优选牵伸元件并合理搭配使用是提高成纱质量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细纱离不开牵伸,牵伸器材的性能和工效是实现完美牵伸的关键。从DTMl39高速化细纱机牵伸控制的特点出发,论述了优选牵伸控制器材是实现重定量大牵伸工艺的必要条件,探讨了软弹性胶辊在牵伸中的控制作用,并通过工艺对比试验,介绍了不同的胶辊在不同的工艺生产条件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从而帮助用户在正确的牵伸理念下,根据该设备特点,合理选配加长型上销、圆弧型密齿罗拉、多台阶下销、YJ20—14≯瑾簪摇把和雷宗旨工艺.扶到帚女仙缩纱祷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处理好不同纺纱型式与胶辊胶圈质量及处理方法、纺纱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纺纱型式对胶辊胶圈质量、表面处理方法的要求及不同纺纱环境对胶辊胶圈使用的影响。指出,随着纺纱原理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纺纱型式,也要求胶辊胶圈的质量及处理方法、纺纱环境发生改变,这是纺纱厂稳定棉纱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及纺纱器材使用寿命的关键;新的纺纱型式与胶辊胶圈的质量控制,是防止胶辊胶圈出现龟裂、破裂、断裂、脱落、污染、损伤损坏的关键,也是改变传统纺纱模式、胶辊胶圈处理模式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12.
为进一步提高FA502型细纱机牵伸改造机台纺纱质量水平,在气压加压,V形牵伸改造基础上采用增大胶辊前冲量和上销前冲量及下销下沉等工艺技术措施,并在牵伸前区选取罗拉隔距、钳口隔距及前胶辊与上胶圈间的间隙等参数进行多方案工艺试验,摸索出对CJ 18 tex和CJ 14.5 tex均有较好适应性的细纱机牵伸工艺:金属上销,钳口隔距2.0mm,罗拉隔距17.5 mm×27 mm,前胶辊与上胶圈间的间隙0.5 mm,使条干CV值达到2007年乌斯特公报7%~9%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13.
倪士敏 《棉纺织技术》1992,20(10):45-46
细纱机牵伸机构前胶辊的内在质量、表面硬度、表面性能都会影响成纱质量与纺纱抗绕性能。因牵伸须条与胶辊表面直接发生作用,故而胶辊表面性能会直接影响成纱条干与抗绕。胶辊本身的表面性能与表面处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研究胶辊的内在质量、表面硬度、表面性能与表面处理,对于成纱条干的关系,组织了同粗纱、同细纱锭子的五个方案对比试验。试验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前纺重定量与细纱牵伸型式和胶辊胶圈纺纱性能的研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倪士敏 《纺织器材》2007,34(6):34-39
前纺重定量是棉纺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为了提高棉纱质量,应遵循纺纱牵伸原理.对前纺重定量的负面效应,研试对策,细纱采用V型牵伸气动加压并配置高弹性、低硬度、重加压胶辊;根据细纱不匀产生机理同时降低前纺、细纱工艺流程附加不匀率,前纺并、粗、精胶辊也向高弹性、低硬度、重加压等适纺纱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细纱机胶辊胶圈工艺参数配置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胶辊、胶圈不同纺纱工艺参数的配置试验,优选出较好的工艺方案,达到了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探讨超大牵伸数控细纱机的纺纱工艺。介绍了TH558型超大牵伸数控细纱机的控制原理和机构特点。在该细纱机上纺制了两种JC 6.5 tex纱,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后区牵伸倍数、中区牵伸倍数、中区胶圈钳口隔距和前区胶圈钳口隔距等4个因素对成纱条干质量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纺纱工艺方案。结果表明:中区牵伸倍数对成纱条干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前区胶圈钳口隔距、后区牵伸倍数对成纱条干质量也有较大影响。在细纱超大牵伸的条件下,前区集中牵伸而中、后区承担较小的牵伸倍数是较优的配置原则。认为:将超大牵伸与赛络纺、集聚纺工艺相结合,并在牵伸机构、专件使用和纺纱工艺配置上采取改进措施,可使成纱条干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细纱机牵伸装置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国内投产的细纱机都采用TF-18-115,118或TF18A-118型摇,其加压重量比YJ2-142(仿SKF型低),TF18型摇架中罗拉加压7kg/双锭-10kg/双锭,后罗拉加压10kg/双锭-12.5kg/双锭,而YJ2-142中加压10kg/双锭,后加压14kg/双锭,该摇架难于适应粗纱大捻度的要求,尤其对针织用纱难以实现二大一小的工艺要求,该机型河北省有百余万锭已使用10余年,其牵伸原件已到更新时期,应结合市场对锦纱质量要求,必须进行技术改造,河北省对细纱摇架技术创新分三步走。  相似文献   

18.
在三罗拉牵伸中,为了提高细纱机牵伸能力,一般有所谓二类工艺路线的提法,即第一类工艺是保持后区较小的牵伸,主要提高前区牵伸倍数;而第二类工艺是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以达到提高总牵伸能力的目的。第二类工艺多不采用,实际生产中几乎都采用第一类工艺,即在提高细纱机牵伸倍数时,保持较小的后区牵伸,在纺织布用纱时选为1.25~1.50,纺针织用纱时为1.02~1.15。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不同原料的纯纺和混纺细纱条干不匀率与后区牵伸倍数关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