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7年,毛主席视察南方时,路过河南信阳,在与信阳地委负责同志的谈话中,称赞楚相孙叔敖是一位水利专家。孙叔敖,春秋中期楚国期思邑(今河南淮滨期思)人。他姓芍,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在楚庄王时任令尹,是著名的贤相。他的主要功绩就是治水兴帮。孙叔敖在治水中。吸取前人经验,集中群众智慧、並通过实地勘查规划,科学地利用地形水势,兴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从而发展了楚国经济。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楚相孙叔敖“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  相似文献   

2.
1957年,毛泽东同志视察南方,路过信阳时,专门询问了期思孙叔敖的古迹,并高度评价了孙叔敖的治水业绩,称他是我国水利专家。孙叔敖,期思(今河南淮滨东南)人。他的父亲,原是楚国司马,曾立战功,后被楚将斗越椒所杀,孙叔敖扶其母回故乡期思隐居,耕田自食。后经令尹虞邱的推荐,被楚王拜为令尹(即宰相)。孙叔敖是在淮河岸边长大的,幼小就饱尝了水旱灾害之苦。因此,兴修水利,根治水患,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抱负。《淮南子·人间训》里,就记载了他在家乡治水的事迹,说他“决期思之  相似文献   

3.
1993年,河南淮滨县文物管理人员发现一块明万历年的孙叔敖墓地庙碑,碑文载有孙叔敖的生平事迹,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孙叔敖,姓苏,名敖,字孙叔,期思(今谁滨县东南)人.他的父亲,原是楚国司马,曾立战功,后被楚将斗越淑杀害.父亲被害后,孙叔敖扶其母回故乡期思隐居,耕田自食。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经人推荐,被楚庄王拜为令尹.他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一生政绩斐然,而以治水最为人所称道.1957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南方,路过信阳时,专门询问了期思孙叔赦的遗迹,并高度评价了孙叔敖的治水业…  相似文献   

4.
<正>孙叔敖,名敖,字孙叔,又字艾猎。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楚国期思(今河南固始境,一说河南淮滨境)人,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孙叔敖一生热心水利事业,他带领百姓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致力于发展农业和漕运事业,为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楚庄王九年(前605年),孙叔敖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  相似文献   

5.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楚国令尹。姓蔿,名敖,字孙叔,一名艾猎。期思(今河南省固始县)人。孙叔敖一生政绩颇多,而以治水最为人所称道。在司马迁的《史记·循吏列传》中,他被列为首篇:“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秋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汉王延寿在《孙叔敖庙碑记》中,赞颂孙叔敖“宣导川谷,陂障源泉,溉灌沃泽,堤防湖浦,  相似文献   

6.
朱杰  王胜 《治淮》2002,(6):46
我国最早的水利专家孙叔敖,是春秋末期安徽霍邱人。当时寿春邑(今寿县)一带,原是一个十分荒凉的地方,低洼处水草丛生,四周则是贫瘠的山岗。公元前610年左右,为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孙叔敖率众人筑陂建闸,兴建了我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7.
赵阳 《治淮》1995,(12)
安丰塘古名芍陂,始建于春秋楚庄王时(公元前613至公元前591年间),为楚相孙叔敖征集民力所建,迄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位居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之首,其悠久的历史被写入国家历史教科书。 作为我国乃至世界古代优秀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安丰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一言以蔽之,即“天人合一”、“师法自然”。 遥想当年,孙叔敖动议开挖这方塘时,“在这种激动的情绪中,人民与孙公合一,就完成了他一生中的壮举”(武陟山《安丰塘畔》)。正是由于孙叔敖能够施教于民因地  相似文献   

8.
廉吏与治水     
纵观历代各朝,不乏为民兴利,勤于治水的廉吏。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位已高而意益下,禄已厚而慎不取”。他亲自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先后在期思、零娄(今河南商城一带)主持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特别是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周围二百里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又称安丰塘,在今安徽省寿县南),把淠河水和诸山水都引入人工湖中,水多时可以开闸放水,水少时可以关闸蓄水。不仅对防治这一带水灾起了积极作用,还灌溉了一百多万亩的农田,对于推动楚国的经济发展,乃至楚庄王当上中原霸主都起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芍陂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南30km处,是古代淮河流城最著名的蓄水灌溉工程。隋唐后因陂址在安丰县境内,故又名安丰塘。此外,在历史文献中,还有"龙泉之陂"、"勺陂"、"期思塘"等称谓。关于芍陂的创建,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楚令尹孙叔敖所修,时间约在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年)之间。一说是楚大夫子  相似文献   

10.
正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顺德路邢台)今河北邢台人,著名的水利专家和天文学家。郭守敬21岁时就设计了家乡邢台的一项河道疏浚工程,被誉为"习知水利,巧思绝人"。1262年,担任中书左丞的张文谦把郭守敬推荐给元廷,郭守敬向忽必烈面陈六项水利建议,包括修复燕京附近运河,开发磁州农田水利及豫北沁河、丹河水利等,忽必烈对他十分赏识,当即任命他为"提举诸路河渠",次年,加授"副河渠使"。  相似文献   

11.
孙叔敖为相期间.主持修筑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兴建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云梦通渠,开凿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使得楚国仓廪充实,武备完善,国势兴盛.  相似文献   

12.
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南30公里处,历来史家都认为它就是芍陂。期思陂则是芍陂的异名。传统的说法是:芍陂为春秋时期楚令尹孙叔敖主持兴建。这里,仅就个人读史和实地观察所得,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执着的追求     
1979年7月,于澄世在他六十八岁时光荣地入了党.在对这位历经新旧两个社会的水利专家的精神世界进行探析时,最令人难忘而感动的,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和——  相似文献   

14.
郭守敬     
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年)的秋天,一支满载江南漕粮的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都(今北京)城内积水潭。元世祖忽必烈兴高采烈地给这段通州至大都运河赐名为通惠河。负责这段运河规划、设计、施工的“总工程师”,就是元代最著名的科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郭守敬,字若思,河北邢台人。生于宋绍定四年(1231年)。幼年从科学家刘秉忠、张文谦等人学习,21岁时曾参加家乡的一座石桥的修建,初次显示了他的智慧与才能。中统三年(1262年)张文谦在上都(今内蒙多伦)向元世祖推荐时说他“习知水利,且巧思绝人”。32岁的郭守敬当即向元世祖提出了兴修华北灌溉和航运工程的六项建议,获得元世祖赞赏。翌年授予他副河渠使职务,次年随张文谦赴宁夏,修复了汉唐以来的引黄灌溉渠道,人们感激他的  相似文献   

15.
华山 《陕西水利》2005,(6):46-47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春秋时期楚国名相,河南淮滨县期思(今河南固始县北境)人,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不仅勤政廉俭,而且文武兼备,被拜为楚令尹后,更是“施教于民”、“布政以道”,极为重视民生经济,制定、实施有关政策法令,尽力使农、工、贾各得其便。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安丰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寿县是座历史古城,历史古城有座历史古塘,这便是“神州第一塘”安丰塘。安丰塘古名芍陂,始建于春秋楚庄王时(公元前613~591年间),为楚相孙叔敖征集民力所建,迄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位居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之首,其悠久的历史被写入国家历史教科书。做为我国乃至世界古代优秀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安丰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简言之,即“天人合一”、“师法自然”。遥想当年,孙叔敦动议开挖这方塘时,“在这种激动的情绪中,人民与孙公合一,就完成了他一生中的壮举”(武陟山《安丰塘畔》)。正是由于孙叔敖能够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寿县有两颗水利明珠,其一是古塘芍陂(今称安丰塘),其二是寿县古城(古称寿春)。前者作为古老的水利工程闻名中外,后者被国务院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名传遐迩,但作为水利名城,似乎还鲜为人知。芍陂为二千多年前楚令尹孙叔敖始建,后汉王景帝重修。  相似文献   

18.
1991年5月9日至11日,松辽水利委员会在长春召开了“北水南调工程规划”论证会。参加会议的有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四省(区)水利(电力)厅(局)和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黑龙江航运管理局、黑龙江省环保局以及水利部、能源部东北勘测设计院的领导和专家。会议还特邀了著名水利专家、辽宁省人大副主任冯友松同志到会指导。会议代表共47人。  相似文献   

19.
正嵇曾筠(1670-1738年),字松友,号礼斋,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大学士、水利专家。为了了解黄河水势,嵇曾筠曾亲自踏勘西起河南荥阳、东到山东曹县和安徽砀山的数百里黄河南北大堤。他发明并多次使用开河导水、排除险情的"引河杀险"法,治理黄河水患。这种方法是在黄河河道过于弯曲处开挖引河,引导部分河水自直道下泄,减轻河水对凹岸大堤的冲刷压力。雍正元年(1723年),黄河决堤十里,嵇曾筠被派去堵筑河堤。当时正是黄河与沁水的涨潮期,水漫溢至姚期  相似文献   

20.
水源建设、防洪减灾、节水灌溉……借助着省和国家一轮又一轮从未有过的政策东风,我省水利事业进入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几年来,全省新建、续建415项水利工程,其中,超亿元的大项目87项——纵观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水始终是农业的命脉。从先秦圣哲大禹以疏导代替围堵治水,到春秋时期楚国人孙叔敖主持修建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再到隋唐时期大面积修建农田水利工程,开通大运河。回望历史,虽历经千百年时光荏苒,水利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