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商业开发模式下的住宅区地产开发发展已近20多年,但是住宅区规划设计的评判标准无法确立。在商品住宅开发模式下,在合理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无疑是诸多房企的目标。介绍了"产品盈利率最大化"这一理念,并通过苏州独墅湖项目的案例分析,从确定建筑类型、建筑分级及分布、指标比选、方案优化4个阶段,在理性化、数据化模式下,对规划设计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开发模式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其以精细的服务理念和运营方式等优势著称,而这也将成为中国未来养老地产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CCRC开发模式的介绍以及从中国特有的国情出发,提出发展中国养老地产的"复合型老年社区"概念,以期在中国养老地产领域实现新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3.
继住宅和商铺之后一种新兴的地产投资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子春  黄有亮 《山西建筑》2006,32(22):249-250
对我国工业地产的发展形势以及投资工业地产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目前我国工业地产投资开发模式的转变及开发领域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推进工业地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业地产发展面临的机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成均 《山西建筑》2007,33(35):257-258
对工业地产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特征和开发模式,从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政策支持、工业用地市场化、宏观调控和市场转型等方面分析了工业地产发展面临的机遇,以促进工业地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实际养老地产项目策划,提出面向高校退休教职工及校友等具有圈层文化特点的高知老龄群体的学院式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分析养老地产市场发展、项目区位条件、开发商诉求和学院式养老客户群特点及其养老需求;介绍该开发模式的项目定位、融资方案、合同结构、运营和营销模式。为养老地产开发提供思路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及风险规避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产是将旅游和房地产两大产业融合衍生的一种新型地产开发模式,已经引起各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在一些地区蓬勃发展。鉴于旅游地产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目前尚缺乏成熟的开发经验,本文归纳了旅游地产开发的内涵特征和开发模式,同时分析了旅游地产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归避和控制其风险。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建设使小城镇的地产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地产开发作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部分,应当与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保持协调一致。在新城发展模式下的小城镇地产开发可以重点尝试新型住宅和商务园区的开发类型,而在特色城镇发展模式下的小城镇地产开发则可以重点考虑度假村和小型特色工业园区的开发类型。小城镇地产开发属于非成熟市场的地产开发,风险与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8.
依托旅游资源带动周边地产发展,是在世界旅游发展中旅游地产开发长久不衰的原因。阜新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本案有自然山水环境优势和城郊区位优势,因此旅游地产开发通过打造集商务休闲、娱乐运动、度假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的城郊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9.
基于旅游地产的概念、类型及特征,介绍了国内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并从旅游地产供给和需求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旅游地产的开发前景和市场空间,最后给出了旅游地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案例企业:新鸥鹏集团创新关键词:教育+教育城综合运营商单纯的地产产品开发越来越被市场摒弃,有特色的复合型产品线往往能表现出更大的市场功效,也成为房企转型的重要端口和途径。6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2017第14届中国蓝筹地产年会上,新鸥鹏集团以"教育城综合运营商"的名义荣登蓝筹地产"卓越榜"第一位。"突破传统地产开发模式,以教育为依托,把教育与地产有机结合,成  相似文献   

11.
灰色用地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忠伟  臧慧怡 《规划师》2009,25(5):21-24,38
灰色用地是城市发展的弹性用地,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用地形式,当土地利用形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时,可以将弹性用地转换为其他类型用地.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将灰色用地定义为"退二进三"的工业用地,通过两次规划(整治性规划和功能置换规划),实现以最低的成本置换土地功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主义的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观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针对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议题,分析了土地利用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倡导应以科学严肃的态度引用土地分析指标、看待城市土地利用资源短缺问题,阐明了土地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规律、土地集约化与城市土地规模的依存规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律。  相似文献   

13.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policy on land use change: A scenario analysi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Yuzhe Wu  Liyin Shen 《Cities》2011,28(2):147-159
The rapid urbanization has led to extensive land use change particularly in thos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rable land is decreasing dramatically, which presents the threat to the food security for human being. It is therefore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the land use chang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ynamic systems based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policy on land use change with reference to the urbanization practice in China. Four typical policy scenarios are identified in implementing urbanization in China, including balanced development driven by planning, uneven development driven by planning, balanced development driven by market and uneven development driven by market and their impacts on land use change are analyzed through a dynamic system model. Land use change is considered as a dynamic system model composing five subsystems: urbanization, social,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land use subsystems. The key attributes in these five subsystems are interactive and they are dynamic variables. The assessment on th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policy to land use change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employing the software iThink to the land use change dynamic model, using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Jinyun County in China.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in China, whilst the agricultural land will gradually decrease. Nevertheless, different policy scenarios will have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se land changes. Thus decision makers can adopt different policies to control the rate of land use change.  相似文献   

14.
健康的区域生态系统能持续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城市土地利用直接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因此如何在健康视角下合理规划与协调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成为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以北京市为例,基于2007和2017年的土地利用类型,采用CA-Markov模型对2027年自然发展、快速发展、多目标保护和森林建设4种土地利用情景进行预测,统筹生态系统的物理健康与功能健康评价,构建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探讨4种土地利用情景下更健康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新方法。结果表明,与2017年健康状态相比,北京市快速发展情景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结果呈现负值,其他情景下均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森林建设情景下增长最为明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集约化发展建设用地和加强森林建设,可大幅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5.
文中在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若干理论问题后,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并以西部开发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为例,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问题进行理性思维,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观。  相似文献   

16.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铭 《山西建筑》2009,35(11):29-30
从用地结构与布局、用地开发强度以及开发模式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外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开发的经验,并结合济南西客站片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专项研究,就高铁站点周边的用地布局与结构、开发强度、土地开发推进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建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7.
Li Tian  Tiyan Shen 《Cities》2011,28(1):11-27
Evaluation of plan implementation is very complex, and empirical study is scarce due to the methodological difficulties.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re has been a great deal of urban planning activities and rapid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there is a lack of evaluation of plan implementation. This research aims to help bridge this gap, and it explores to what extent a plan has been implemented and what factors have affected plan implementation, taking the Guangzhou city master plan as a case study. It adopts the grid overlay method and compares the land use plan and actual land use to obtain the result of accordance, deviation and unfulfilment.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land use plan and actual land development is examined based on both land use type and the spatial planning management unit. By analyzing several cases at the site development control plan level, this paper explores why the land development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land use plan.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出现了诸如用地总量急剧增长、城市公共用地比重上升、城市容积率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提高等趋向,以及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粗放利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力量较弱等问题。针对这些趋向与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以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许多城镇发展的重点开始从片面地向外扩张发展转为内部存量用地更新,城区内大量的存量用地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从存量优化的角度出发,主要针对安图县中心城区即明月镇的现状土地利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明月镇内低效用地进行再开发潜力评估,针对不同类型的低效用地提出相应的建议,积极盘...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市县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空间开发保护关键环节。首先回溯了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演变,提出土地私有制下空间用途管制目的在于限制私人土地开发权;而我国在土地公有制下重点在于抑制地方政府的开发冲动。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分析现行市县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仍存在对地方开发的管制盲区,未能有效制约土地开发的低质低效趋势,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进而提出严格层级传导,保障管控要素精准落地;通过精细化空间管制提高地方土地利用集约度;以及生态优先,强化空间用途管制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