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型镓锗萃取剂G315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湿法炼锌过程中的镓锗一直无法得到有效地综合回收.采用新型镓锗萃取剂G315,从炼锌系统含镓、锗的溶液中萃取分离镓锗,研究表明,镓、锗的萃取率可分别达到95%和98%.解决了目前镓锗萃取剂如YW100消耗量大及对锌系统影响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锗和二氯化锗中的1到10_(p.p.m)镓或铟的光度测定,锗被蒸馏成氯化物除去,残留物中的镓借从6N盐酸中用乙醚萃取,而后从硷金属氰化物溶液中用S-羟基喹啉——三氯甲烷萃取分离出,并对其黄色的S-羟基喹啉——三氯甲烷萃取物进行光度法测定。蒸去锗后的残留物中,铟借从硷金属氰化物溶液中用二苯磺腙—三氯甲烷萃取,而后在pH=3.5的水溶液中用S-羟基喹啉—三氯甲烷萃取分离出,并对其黄色的S羟基喹啉—三氯甲烷萃取物进行光度法测定。  相似文献   

3.
在密闭鼓风炉炼铅锌过程中,锗和铟富集于真空炉渣中,铟富集于B塔底铅和粗铅中.先采用氯化蒸馏从真空炉渣中回收锗,再从其残液中用TBP和P204萃取回收铟,锗、铟的回收率分别高于78%,83%;采用碱熔造渣捕集铟、水洗除碱、混酸浸出铟的工艺从B塔底铅中回收铟,回收率85%;采用硫酸熟化浸出、铁屑置换除杂、P204萃取富集的工艺从反射炉烟尘中回收铟,铟的回收率约85%.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早先研究成功的《D_2EHPA萃铟-丹宁沉锗-A101萃镓工艺》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在硫酸介质中萃取锗和镓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首次发现了D_2EHPA和YW_(100)~(1))在硫酸介质中对锗和镓具有明显的协同萃取效应,进而又研究了影响协同萃取的诸因素,并据此设计了两个萃取工艺方案。由于锗的反萃取相当困难,本文还着重研究了锗的反萃取,并寻找出了一种高效、无毒、来源广和价廉的反萃剂——AN~(2))为试剂。最终获得了GeO_2精矿或高质量的GeO_2以及纯度为99.99%的金属镓。  相似文献   

5.
在密闭鼓风炉熔炼过程中锗铟的富集及综合回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密闭鼓风炉炼铅锌过程中 ,锗和铟富集于真空炉渣中 ,铟富集于B塔底铅和粗铅中 .先采用氯化蒸馏从真空炉渣中回收锗 ,再从其残液中用TBP和P2 0 4 萃取回收铟 ,锗、铟的回收率分别高于 78%,83%;采用碱熔造渣捕集铟、水洗除碱、混酸浸出铟的工艺从B塔底铅中回收铟 ,回收率85 %;采用硫酸熟化浸出、铁屑置换除杂、P2 0 4 萃取富集的工艺从反射炉烟尘中回收铟 ,铟的回收率约 85 %.  相似文献   

6.
我国湿法炼锌过程中的镓锗一直无法得到有效地综合回收.采用新型镓锗萃取剂G315,从炼锌系统含镓、锗的溶液中萃取分离镓锗,研究表明,镓、锗的萃取率可分别达到95%和98%.解决了目前镓锗萃取剂如YW100消耗量大及对锌系统影响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镓锗萃取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异氧肟酸萃取剂的分子结构与萃取性能,研制新型异氧肟酸稀散金属萃取剂G8315,用于炼锌系统含镓锗溶液的萃取,镓锗萃取率分别达到97%和98%.  相似文献   

8.
凡口窑渣冶炼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昌福 《矿冶》2002,11(3):56-59,62
对于含镓锗较高的凡口窑渣 ,制定了还原硫化熔炼金属化冰铜 -冰铜选矿提取镓锗铁合金粉的冶炼方案 ,并进行了试验室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镓锗回收率指标 ,窑渣中锌和银亦可综合回收。还原硫化熔炼时 ,86%~ 90 %的镓、90 %的锗和 80 %~ 90 %的银进入冰铜 ,而 94%~ 95 %的锌挥发 ;金属化冰铜的磁选 ,有 91%的镓和 96 5 %的锗进入合金粉 ,而银、铜和铅的 85 %以上入非磁产品。镓选冶回收率 87% ,合金含镓 190 0 g/t,富集比 4 75倍 ;锗选冶回收率 95 % ,合金含锗 83 0~ 95 0g/t ,富集比 4 15~ 4 75倍  相似文献   

9.
梁德华  王成彦  张永禄  李强  邢鹏 《矿冶》2014,23(4):76-78
以锌烟灰硫酸化焙烧—浸出得到的浸出液为原料,采用P204萃铟、丹宁酸沉锗的方法实现了溶液中铟、锗的提取。以P204为萃取剂,盐酸溶液为反萃剂,铟的萃取率、反萃率均大于99%。铟萃余液用丹宁酸沉锗,最佳条件下的锗沉淀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10.
N503萃取分离铁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真空炉锗渣经氯化蒸馏提锗后的蒸馏残液进行了萃取研究,以N503为萃取剂,研究了残液的酸度、萃取相比、有机相组成、萃取时间等因素对铟、铁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φ(N503)=50%,φ(异辛醇)=10%,φ(煤油)=40%,W/O相比为3:1,震荡及静止时间均为5 min条件下,当萃取残液酸度为3.4 ...  相似文献   

11.
韩真理 《煤矿安全》2013,44(7):147-150
为了实现煤矿瓦斯抽采达标,通过对煤矿瓦斯抽采现状分析,指出了在煤矿瓦斯抽采设计和实际瓦斯抽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煤矿瓦斯抽采效果的技术途径和实现瓦斯抽采达标的管理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2.
鸡西矿业集团通过高效抽采,实现了连续6年消灭瓦斯事故和原煤每年以百万吨速度增长。文章介绍了该集团瓦斯抽采技术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顺层长钻孔内负压分布规律,更好地指导顺层钻孔关键参数的确定及抽采技术应用,建立了钻孔周围煤体内瓦斯流动模型,并对钻孔内瓦斯流动模型进行耦合,得到顺层钻孔内负压分布计算公式.理论分析了传统抽采、加长抽采管抽采和下放筛管抽采3种工艺钻孔内负压分布状态及抽采效果,并在重庆能投渝阳煤矿N3702工作面进行现场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利用离心萃取器研究硫酸体系中P507和P204协同萃取分离镍钴的效果。实验研究表明P507和P204组成的协同萃取体系对镍钴的分离存在正协同效应,在有机相组成为VP507: VP204为3:2; VO:VA为1:1;水相酸度为0.2mol/L,流通量为10L/h,转速为2300r/min,常温条件下,钴的二级逆流萃取率为95.8%%,βCo/Ni为5680。负载有机用2mol/L的H2SO4溶液2级逆流反萃,Co2 的反萃取率为93.5%,反萃液中的钴离子浓度为12.6g/L。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某煤矿开采薄及中厚近距离煤层群,该煤矿煤层瓦斯含量高,所属贵州省纳雍县是煤与瓦斯突出片区。矿井首采M2煤层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瓦斯涌出来源广,工作面回采前主要采用的瓦斯治理措施有布置底板穿层钻孔和本煤层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掘进工作面主要采取边掘边抽的瓦斯抽采措施,确保达到消突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同时服务于煤层瓦斯预抽、采空区瓦斯抽采和高抽巷抽采的瓦斯抽采系统,从不同抽采方式对抽采负压的不同要求、瓦斯分源抽采和利用等方面分析了分3套系统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某矿+470 m水平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井下临时泵站分三系统建设的可行性;+470 m水平井下临时过渡瓦斯抽采泵站分3套系统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距煤层下层煤开采超前支护距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子彪 《同煤科技》2003,(3):10-10,12
分析近距煤层下层煤开采超前压力产生的原因、超前支护距离的确定主要应考虑的影响因素,提出近距煤层下层煤开采,两条巷道应超前30m加强支护。  相似文献   

18.
蠕变-渗流耦合作用下不同埋深有效抽采半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富昌  刘彦伟  龙威成  左伟芹 《煤炭学报》2017,42(10):2616-2622
为了研究不同埋深有效抽采半径,建立了钻孔周围煤体黏弹塑性模型,研究了不同埋深钻孔孔径变化规律及有效抽采时间,建立了蠕变-渗流耦合作用下的瓦斯运移模型,确定了不同埋深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研究结果表明:深部煤层有效抽采半径受到煤体蠕变变形加剧、渗透率降低及瓦斯压力升高的综合作用;试验矿井埋深400及600 m煤体蠕变变形较为平缓,钻孔缩孔幅度有限,仍维持较好的抽采通道,所有抽采时间均为有效抽采时间,但是埋深800 m煤体蠕变变形愈加剧烈,钻孔缩孔速度快速增加,仅30 d就会堵塞抽采通道,其有效抽采时间仅为30 d;埋深400,600和800 m钻孔3个月的有效抽采半径分别为2.88,1.62和0.82 m,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相吻合,研究成果可为抽采钻孔的优化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黄陵一号煤矿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难题,开展了抽采系统优化研究,启用新的地面瓦斯抽采泵站,替代原有井下移动泵站,同时工作面上隅角抽采系统实行双泵双系统抽采,缩短系统的运行距离,确保抽采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同时实现八盘区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双泵双系统抽采,合理分配上隅角和本煤层抽采资源分配,加强上隅角瓦斯治理,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从低品位铜矿浸出液中回收铜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从低品位铜矿浸出液中采用铁屑置换法、溶剂萃取一电积法、液膜分离一电积法等工艺回收铜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