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将出现一项新的历史记录,两半球上两个航天大国制造的两个大型航天器在低地球轨道上对接并在世唯一的载人空间站上交换宇航员。美国航天飞机轨道器阿特兰蒂斯号和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是美苏两国航天飞行今后20年合作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宇宙飞船是载入航天器中最小的一种,仅能使用一次,在运行轨道上一般只能单独飞行数天到十几天。但由于载人飞船具有外形简单、技术上易于实现、所需投资少和研制周期短等特点,因而有广泛的用途。它可作为试验各种载人航天技术的航天器,开展航天医学和生理学研究,进行轨道交会和对接、宇航员出舱活动等;也能用作空间站的天地往返系统,为空间站接送宇航员和运送物资,费用比航天飞机要低;它有变轨能力,故可以迅速降低轨道高度进行侦察;可进行载人绕月和登月飞行……21世纪还将用它进行载人行星际飞行。载人飞船一般由宇航员座舱、…  相似文献   

3.
本月回顾     
▲俄披露新一代载人飞船详情 能运载6名宇航员  俄罗斯目前正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外型恰似一个无柄的尖头熨斗。它的主要功能是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及宇航员,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其轨道自动飞行期限为10昼夜,能运载6名宇航员及重达700千克的货物。▲科学家发现含汞海味影响青  相似文献   

4.
简讯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神舟飞船约每90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运行14圈后,飞船飞行二十一个多小时后,在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山大学200余项科研成果闪亮登场第五届高交会10月12日,第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  相似文献   

5.
Intel全资子公司风河系统公司(Wind River)日前宣布,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采用风河WindRiverVxWorks653平台,作为“战神1号(Ares1)”和“战神5号(Ares5)”新一代运载火箭飞行控制计算机的实时操作系统。在NASA的新一轮宇航计划中,“战神1号”载人火箭和“战神5号”载货火箭将负责把宇航员和大型设备送入太空轨道,VxWorks653将作为IUA(Instrument UnitAvionics,仪器仪表单元航空电子系统)的基石,在“战神1号”载人火箭和“战神5号”载货火箭中实现引航、导航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6.
NASA空间站向工程设计人员提出一项新的挑战,此项重任将综合运用NASA25年载人和不载人空问飞行的经验,研制第一个载人飞行结构,准备提供“永久性载人空间站”,其工作寿命可从几年到几十年,而不象以前载人计划那样只有几天或几周。长寿命,规模逐步发展,高功率和自主性等系统一级的要求对空间站的制导、导航和控制(GNC)分系统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其中许多要求将会影响空间站的结构,反过来又影响GNC分系统。本文讨论空间站GNC分系统对系统级的功能要求,并介绍方案研制组所进行的结构综合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1984年1月,美国总统里根宣布,通过国际合作10年内将建成空间站。那时人们可长期在空间站居住和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活动.将使空间环境的利用进入实用化阶段。空间站将对地球观测和尖端科学技术的开发作出巨大贡献。有了空间站,就可组织各种轨道上设备的补给、维修和更换,使空间活动的形态产生巨大变革。可在空间站及其同一轨道的平台上,在极小重力环境下进行材料和药品的制作实验,在轨道上对地球进行连续观  相似文献   

8.
5月14日的《俄罗斯报》报道,第一台3D打印机将被送往国际空间站,预计将于今年秋天首次被送往太空。专家表示,当空间站出现部件损坏,宇航员不需要花几个月时间等零件送来,而是通过3D打印机直接在轨道上“打印”出必要的工具和材料,需要的只是电力和原料。  相似文献   

9.
根据建立空间站的计划来看,空间站主要有三种:(1)轨道倾角为28.5°的低空间载入空间站;(2)轨道与前者相同的不载人空间站,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将人运送到空间站进行修理或交换;(3)近极轨道的太阳同步不载人空间站,仪器设备发生故障,也是派人去修理或更换。前两种空间站不适用于地球观测,本文着重介绍第三种空间站。正确设计第三种空间站的轨道参数,分  相似文献   

10.
运行控制区即将来临的空间站时代要求空间站具备多种轨道工具,且各自要有不同的用途。这些工具,如轨道机动飞行器(OMV)、轨道转移飞行器(OTV)、载人机动装置(MMU)和自由飞行器(FF)等,将满足空间站运行的不同要求。其中一些要求是: ·飞行计划标准化·乘员计划标准化  相似文献   

11.
~~贺萧仪:尽管我们花费了很多钱,但我觉得很值,"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活动的国家,现在航天科技水平不次于美、俄。现在“神五”的成功,证明我们掌握了三项技术:生命保障技术、人类返回技术和救援技术。这三项技术使我们可以排到第三位了,不仅给中国历史增添了光彩的一笔,也推动了世界科技的发展。我曾经看过这样的报道:美国“挑战者”发射那天,天气非常寒冷。气温降低后,一些部件就变得非常坚硬,伸缩就更加困难。坚硬的部件伸缩的速度变慢,密封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但负责提供这个部件…  相似文献   

12.
《电脑时空》2013,(8):92-93
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准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健康在轨驻留,安全顺利返回”的任务目标。自1999年“神舟一号”顺利升空以来,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连战连捷。  相似文献   

13.
永久性低轨道空间站有效运行的设计方案要考虑自主问题,这种设计方法与其它空间系统所用的设计方法绝然不同。空间站长期实际支持对空间部分所要求的自主程度,比以往“阿波罗”飞船和航天飞机这类载人计划更高。由于空间站上有乘员,因而与不载人的卫星相比,更应该强调系统的安全性和完善性,同时,应该注意发挥乘员有效参与空间部分工作后所能发挥的潜力。本文着重从制导、导航和控制功能角度,论述有关空问站自主的一些重大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10月15日9点,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0月16日6点46分,“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14圈之后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广阔的草原上——这是两个名垂青史的时刻,是值得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综观近期的各类媒体,头版头条和镜头聚焦都给了“神舟”、杨利伟以及“飞天”身后的故事,我们用溢美之词和热情来颂扬我们心目中“飞天”的英雄,感谢他们成就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感谢他们向实现人类走向太空的亘古之梦迈出了一大步。“飞天”的成功,同时也给了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新的思考点—…  相似文献   

15.
1962年 苏联向火星发射空间飞行探测器“火星1号”, 因通信中断而告失败。1964-1965年 美国接连发射二枚飞近探测型火星探测器“水手3”号和“水手4”号,后者首次成功发回22张显示火星地貌的珍贵图像。1969年 美国连续向火星发射了“水手6号”和“水手7号”飞行探测器,分别发回反映火星赤道和南半球地区地貌的图像。1971年 苏联相继发射了“火星2”号和“火星3”号轨道/着陆探测器,人造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但因气候原因未能进行探测。同年年底,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进入围绕火星运行的轨道,成功探测到火星表面85%地区的地形状况…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10月15日早上9时,神 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成功地将中 国首位宇航员送入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 圆满成功不仅是中国航天科技的骄傲,也是中国整个 科技界的骄傲。引用国外评论家的话语来说,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 相信每个人都会关注这一重大事件,而每个人从中感受到的有共  相似文献   

17.
10月15日9点,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0月16日6点46分,"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14圈之后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广阔的草原上--这是两个名垂青史的时刻,是值得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8.
1993年航天飞机的首次飞行任务进行了天文物理实验,增强了轨道器的能力,向人类最终能进行空间站操作迈进了一步。奋进号在一周的飞行任务期间,5名宇航员成功地部署了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6),进行了舱外活动,关闭并又重新启动轨道器的一个燃料发电电池,一间新卫生间也可使用,星际航行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19.
低地球轨道永久性载人空间站已成为美国下一个主要的空间目标。NASA和工业界巳经开始对空间站及其主要部件进行深入的研究。空间站姿态控制和稳定分系统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将论述那些在选择控制技术和分系统硬件之前必须作出的重要决策。此外还将讨论一些与此有关的计划,以便在新的控制技术成熟时就能引用。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没有这样一个计划,系统逐渐过时将成为空间站长期运行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20.
稀饭美文报     
北京时间8月26下午18时50分,20名中国学生在南京第三高级中学,通过业余无线电台与国际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员进行了天地对话。整个对话过程持续9分44秒,20名中国学生提出20个问题,并得到了宇航员即时的回答。http://mwb.cfan.com.cn/987国际空间站的由来1993年以美国为首的自由号空间站合作伙伴正式邀请俄罗斯加盟,在原自由号空间站和和平2号空间站基础上,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主编/封立鹏■责任编辑/马江华 投稿信箱:mwb@cfan.com.cn用前沿硬件/网络/软件本专栏介绍的链接所指向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或所发表网站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