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通过控制钢坯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及轧后冷却,许多专用钢可取消轧后坯处理工序或减少热处理时间。利用轧后钢材的余热在相应的工艺条件下热处理,可提高钢材性能和节约能源。在上世纪90年代初,采用加速冷却技术制造的TMCP钢实现了提高钢板强度、改进焊接性能的目的,目前加速冷却技术已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采用轧后余热处理工艺生产加拿大标准的15#-25#带肋钢筋的生产技术开发过程。论述了参照轧后余热处理英国标准水冷钢筋的生产工艺参数来确定轧后余热处理加拿大标准带肋钢筋生产的控冷工艺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轧后余热处理原理、工艺装备和二轧厂轧后余热处理工艺、装备情况以及实施后所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钢筋轧制中,利用轧后余热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性能,减少合金的加入量,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越来越受到各大钢铁企业的青睐。对轧后余热处理钢筋与常规轧制钢筋(即非轧后余热处理钢筋)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莱钢通过制定试制产品的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采用VN微合金化技术和轧后余热处理两种工艺,开发出了英标460BФ50mm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对试制产品的性能测试及金相组织分析表明,使用两种工艺生产的钢筋性能稳定,晶粒度、屈强比、延伸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与采用VN微合金工艺相比,轧后余热处理工艺每吨可降低生产成本180元,批量生产时应重点采用轧后余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6.
英标460BΦ50 mm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钢通过制定试制产品的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采用VN微合金化技术和轧后余热处理两种工艺,开发出了英标460BΦ50mm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对试制产品的性能测试及金相组织分析表明,使用两种工艺生产的钢筋性能稳定,晶粒度、屈强比、延伸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与采用VN微合金工艺相比,轧后余热处理工艺每吨可降低生产成本180元,批量生产时应重点采用轧后余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钢筋轧后余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轧后余热处理工艺在钢筋生产中的应用,介绍了805—1型轴向湍流式快速冷却装置的工艺特性,探讨了轧后余热处理的工艺参数,分析了轧后余热处理钢筋的显微组织与性能。20MnSi连铸坯采用该工艺生产的钢筋性能达到BS4449—78标准,条形平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高碳铬轴承钢热轧后利用轧后余热进行快速冷却,对于控制网状碳化物的析出,获得理想的球化退火预备组织,缩短退火周期,提高球化退火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研究了高碳铬轴承钢轧后快冷过程中钢材内部组织的变化和表面裂纹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轴承钢轧后快速冷却工艺和装置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潜伟清 《江西冶金》1989,9(6):42-43
一、热强化钢筋的发展概况 六十年代中期,苏联首先开创了钢筋轧后余热处理技术,由于性能的提高,可节约钢材30~50%,降低成本45%。近二十多年来,在σs大于425~460MPa的高强度钢筋方面已取得巨大进展。资料表明,英国市场上热强化的高屈服强度钢筋占70%,低碳钢筋只占30%。这种发展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湍流管的冷却机理及各部分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小型或线材轧钢厂中,为了提高钢材质量,常常在轧后采用一些急速冷却的水冷热处理装置。实践证明,使用一种多节的湍流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国内外已被广泛使用。为了了解这种湍流管的冷却机理,确定它的合理参数,因此在实验室中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在20钢3m/m容器用薄板的生产上,采用控制轧制工艺,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基于钢材是作为生产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原材料这一特点,我们采用的是以提高塑性和冷冲压工艺性能为主的IB型控制轧制。轧制生产中重点控制加热温度,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三个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将轧制加热温度提高到1100—1150℃,终轧温度提高到800℃以上,使钢材在r区进行轧制,完成避免(r α)两相区轧制,轧后进行堆垛缓慢空冷,(700—550℃间平均冷速≤1.3℃/分)。充分利用了轧后余热,使铁素体晶粒不致过细,静恢复和静再结晶得以充分进行,加工硬化大为减少,使钢材获得了晶粒度不是很细的再结晶情况良好的块状铁素体—珠光体组织,从而使钢材具有一定的强度水平,较高的塑性和良好的冷冲压工艺性能,我们采用的这种控轧工艺,有自己的独特之点,和已发表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介绍的,以提高钢材强度和低温冲击韧性为主的低炭钢控轧,有较大的差异。试验结果说明,基于我们钢材用途的特点采用我们这种IB型控轧工艺是适宜的,提高了产品的综合质量和合格率,可以用控轧钢板代替正火钢板,而且使工艺流程得到简化(免除了热轧后的正火工序)减少了金属耗损,节约了能源。并用统计学的方法,整理分析了整个试验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李文根  江帆 《江苏冶金》1993,(1):38-40,47
本文对20Mn Si螺纹钢筋轧后余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轧后余热处理的钢筋,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可满足英国标准(BS 4449:1988)要求。  相似文献   

13.
余热处理钢筋是一种高效节约型钢材,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介绍了西班牙轧钢公司大西洋厂(Celsa Atlantic)和希腊哈利沃尔吉厂(Halyvourgiki)的高强度低成本热轧带肋钢筋的生产设备、工艺、产品的品种与质量要求及应用情况。两厂都普遍采用了淬火+自回火工艺生产余热处理钢筋,钢筋在使用中允许焊接,可用于抗震结构。提出国内应加强余热处理钢筋应用的配套技术研究,促进余热处理钢筋在国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简要叙述了轧后余热处理钢筋的特点、控制手段以及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纯  郭兵 《冶金设备》2001,(5):9-12
轧后余热处理工艺作为提高热轧带助钢筋性能的一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介绍了广东(蛇口)华美钢铁有限公司采用轧后余热处理工艺生产460MPa钢筋的实践,包括平面布置,设备参数,工艺特点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成分设计试验、工艺设计改进,控轧、控冷、轧后余热处理、调整控制系统优化、轧槽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克服了轧制设备落后、连轧秒流量平衡控制不稳定、无轧后热处理设备等困难,成功开发了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焊接是制造钢筋混凝上结构件的一项重要工艺。Ⅳ级以下的钢筋连接主要采用焊接法,因此,螺纹钢筋焊接后的性能是很重要的性能。轧后余热强化处理的钢筋,强度较热轧态高,表层组织是一种非平衡组织。由此可见,研究这种钢筋焊接后的金相组织与性能更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轧后余热强化处理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另外,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加热温度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金相和断口的分析探明了轧后余热处理20MoSi钢筋强度提高5—10公斤力/毫米~3后,这种钢筋可信赖地应用于建筑工业部门。若处理后的钢筋强度成倍地提高,其断裂特征即为韧——脆性断裂,则这种钢筋不适宜于建筑工业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9.
弯扭的钢材,不仅难以使用(有时根本不能使用),而且运输堆放亦多不便。故在有关标准技术条件中对交货钢材的弯扭度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热轧钢材终轧后的矫直整理,乃是轧钢生产中的重要工序之一。整理设备、场地和工作人员在整个车期的总面积和生产总人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生产不断增长,我公司中小型轧钢厂感到钢材整理场地日嫌窄小,而精整设备尤感不足。过去,对小型钢材(≤40mm 的方、圆钢及螺纹钢等)从未进行矫直整理,因此出厂成品有的弯扭度过大。对中型钢材(45~75mm 方、圆钢及6.5号、7.5号角钢等等)全部于终轧冷却后在压力机上进行矫直,但矫直机能力极为不定,钢材终轧冷却后要堆积多日,才能整理检验完毕。这大大阻碍了轧机生产率的提高。根据这种情况,在1958年全民炼钢运动中,通过“三结合”想出了“趁热打直”的办法,即钢材终轧后立即在热状态下进行矫直整理。  相似文献   

20.
硬质合金复合辊环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雷  李剑 《莱钢科技》2002,(F06):47-48
本文介绍了硬质合金复合辊环的材料构成,基本工艺原理,使用条件及应用效果。可显著提高轧槽寿命,降低辊耗,减少轧废,提高轧机作业率和钢材表面质量,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