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某纯电动汽车正面碰撞的仿真分析后在座椅下方增加横梁的优化方案,对该纯电动汽车实车进行正面碰撞试验,分析了碰撞过程中驾驶员及乘员头部、颈部、胸部及大腿的受力情况,并对比了碰撞前后车辆的损坏情况。依据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国标要求,优化后车辆进行实车正面碰撞后驾驶员及乘员头部受力等评价参数符合法规要求、车辆状况符合法规要求,表明优化方案的有效性,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保护了乘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白中浩  王玉龙  卢静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6):2266-2271
为满足GB 27887-2011规定的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动态性能试验的台车加速度区间要求,提出组合不同长度、壁厚、直径的圆形薄壁吸能管来实现台车碰撞试验波形的方法。采用LS-DYNA软件建立台车和吸能管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获得能复现法规要求的前后碰撞加速度区间的吸能管组合参数,经台车碰撞试验验证其有效性和精确性。对碰撞过程中Q6儿童假人头部和胸部动态响应进行了致伤机理分析,同时基于像素分析法提取了假人头部质心位置的运动轨迹,最后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对该新型儿童约束系统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假人参数在碰撞试验中对碰撞模拟结果有显著影响,分别对汽车正面碰撞实验应用的HybridⅢ男性假人头部与颈部标定试验要求、步骤等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具体试验对某HvbridⅢ做了头部与颈部的标定.  相似文献   

4.
仪表板与头部碰撞模拟分析及其工程优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或紧急制动时,驾驶员及副驾驶乘员头部易造成严重损伤.为了提高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参考GB-11552和ECE21相关头部碰撞的标准,首先对仪表板的头部碰撞区域、免检区域和测试区域进行了清晰的划分与试验界定,然后对某具体车型进行了头部碰撞模拟分析,试验测试并提出了优化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一车碰撞事故中行人的头部同汽车的碰撞往往是造成致命性伤害的关键因素,利用DYNA软件能较好地实现对碰撞过程的仿真,仿真精度能够满足要求并且再现性好。文中介绍了某款车型对头部碰撞的仿真,并对头部的伤害值进行评估,着重分析了造成致命伤害的主要原因,为新车的行人碰撞保护的研究和设计开发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面碰撞试验中,利用假人头部加速度与颈部约束力间的关系,提取出安全气囊作用下假人头部x向加速度,并通过积分加速度得到安全气囊对头部x向的降速,进而推导出安全气囊x向所吸收碰撞能量。线性冲击试验中安全气囊对冲击头吸能过程与正面碰撞试验中x向安全气囊吸能过程表现一致,能够很好反映安全气囊对头部的保护作用。研究指出,在基础碰撞试验前,可以通过线性冲击试验确认及优化驾驶员侧安全气囊(DAB);在DAB开发过程中,线性冲击试验可以取代大量台车试验检验DAB的保护性能。同时也指出,在DAB检验过程中,线性冲击试验可以取代静态展开试验和压力容器试验,进一步增强对DAB保护性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款轿车发动机罩铰链区域行人头部碰撞性能不能满足GB/T 24550—2009的要求,建立了车辆与行人头部碰撞分析模型,用试验进行了验证分析,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动机罩铰链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发动机罩铰链,可有效降低发动机罩铰链区域的头碰HIC值,可以满足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8.
韩淑洁 《机电工程》2012,29(3):294-296,317
针对钢制发动机罩盖不能满足行人碰撞保护法规要求的问题,对钢制发动机罩盖进行了材料替换和结构设计.在ANSYS中建立了头块和发动机罩盖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有限元建模的可靠性.对新设计的波纹式铝制发动机罩盖和原来的梁式钢制发动机罩盖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设计的波纹式铝制发动机罩盖可以有效地减小人-车碰撞过程中行人头部伤害值,满足行人碰撞头部保护标准.  相似文献   

9.
行人保护是汽车主被动安全的重要内容。根据国标的行人保护试验规程和要求,建立了行人保护头型冲击器及弹起式发动机罩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发动机罩面积进行划分,选取HIC值较大的位置作为碰撞点,通过仿真头部冲击器与发动机罩的碰撞过程,分析不同碰撞点的头部加速度时间历程,研究了弹起式发动机罩的行人保护性能。并搭建了用于发动机罩行人保护性能测试的跌落试验平台,实验验证了弹起式发动机罩的行人保护性能,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GB 11552-2009是内饰最重要的安全法规,前期更多的关注仪表板部分的碰撞分析,目前对于副仪表板的头部碰撞分析需符合法规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主要对一种带滑动扶手的副仪表板头部碰撞优化设计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为后续车型副仪表板的开发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1.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dummy that describes the anthropometry of a victim with accuracy. This study presents three scaled side impact dummies constructed for the use of MADYMO. They represent five, fifty and ninety-five percentile Korean males ranged from the age of 25 through 39. Thirty-five anthropometric data were used to scale input files required for MADYSCALE. Geometries, inertia, joints and other parameters for dummies were scaled based on the configurations of EuroSID-1.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lateral impact response requirements for head, thorax and pelvis of Korean side impact dummies. A lateral drop impact test was conducted for the head at the height of 200 mm. Lateral pendulum impact tests were also carried out for thorax and pelvis at three specific impact velocities. All these test results were obtained from simulation based on MADYMO. All the procedures of the three tests followed the requirement of ISO/TR 9790.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某工程机械油缸单耳环活塞杆杆头断裂进行失效分析,提出了在毛坯锻造工艺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单耳环活塞杆杆头变截面处应力集中导致残余应力过大,是单耳环活塞杆杆头断裂的主要原因。从这方面出发,优化了单耳环活塞杆杆头变截面处的残余应力,通过ANSYS软件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并用油缸加速寿命可靠性试验台做2F台架实验和整机多批次小批量试装来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最终提高了油缸单耳环活塞杆杆头在极限工况下抗疲劳的强度。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复合材料发动机罩对行人头部的保护性能,以某车型发动机罩为例,建立了行人头部撞击复合材料发动机罩的有限元模型.利用RADIOSS求解器开展头碰分析,并将各头碰撞击点的加速度-时间曲线和HIC值与铝质机罩结构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复合材料的发动机罩理论上能够满足行人保护需求,同时整体质量相比铝质发动机罩会更轻,...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head injury by impact force was evaluated by numerical analysis with 3-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FE) model. Brain deformation by frontal head impact was analyzed to evaluat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The variations of head acceleration and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during the impact were analyzed. Relative displacement between the skull and the brain due to head impact was investigated from this simulation. In addition, pathological severity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head injury criterion (HIC) from simulation with FE model. The analytic result of brain damage was accorded with that of the cadaver test performed by Nahum et al. (1977) and many medical reports. The main emphasis of this study is that our FE model was valid to simulate th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by head impact and the variation of the HIC value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various impact conditions using the FE model.  相似文献   

15.
基于LabVIEW的落锤式冲击试验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套落锤式冲击试验台的设计开发过程,结合冲击动力学的基本知识以及系统要求,给出了详细的试验台设计方案,最终将试验台装配成形。采用了虚拟仪器技术建立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卡、计算机为硬件组成的冲击信号测试系统,实现了功能要求和经济成本的最优化组合。在LabVIEW平台中设计了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的程序,实现了对间接数据的直接化。最终给出该系统的试验结果与计算机模拟对照。该试验台对研究汽车关键结构的冲击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微小器件吸附式微夹持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精密电控台与视觉识别为一体的基础上,针对微小器件吸附式微夹持器的特点和微小零件在装配中需要满足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要求,进行了微小器件吸附式夹持器的研究以及在装配过程中的受力分析,比较不同材料吸附式微夹持器的可应用度,并根据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减速度对零件在吸附头上引起的零件窜动量,对吸附力进行可行性分析及对CCD视野识别的影响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合理的结构,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的吸附式微夹持器可以满足装配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前,ESC系统基本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ECE R140规定了ESC的性能要求。测试方法中的过度转向干涉正弦延迟测试对方向盘的转速要求较高,EPS在方向盘高转速下的性能对ESC性能测试的影响较大,而在EPS设计时对此和ESC性能的考虑较少。基于此,详细分析ESC的测试性能要求和EPS性能的相关性,对ESC和EPS系统的联合开发及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盲孔法测量3组发动机铝合金缸盖裂纹附近和敏感部位的残余应力情况,分析缸盖内的残余应力对其裂纹产生的具体影响。考虑到缸盖的复杂结构特点和选择的测点位置,测试选用钻铣床钻盲孔和铣断通油管及其侧板,并在钻盲孔释放残余应力和铣削过程中通过30通道应变仪DRA-30A记录测点的应变时域曲线。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和研究表明:通油管部分的残余应力以压应力为主,下缸体的上表面以拉应力为主,这种上压下拉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是缸盖内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测点4处产生裂纹的可能性较大,测点7处通油管对下缸体的局部拉伸作用最为明显;B90组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在3组试样中最为合理。据此测试结果和研究结论改进产品的结构和工艺后,该种缸盖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