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最新预测表明,未来几年全球海底油井数量每年增加350~400口。随着全球油气工业越来越重视海底油气开发,海底和深海油气开发技术不断提高,建立了海底开采系统,油气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辽河油田侧钻井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侧钻井技术作为老油田挖潜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已在辽河油田大面积推广应用。经过10年来的现场实践,逐步发展、配套和完善了具有辽河油田特色的侧钻井工艺技术。介绍了侧钻井工艺配套技术、延长侧钻油井寿命、侧钻水平井、侧钻深井和侧钻井整体开发老区块油田等关键技术,以及利用侧钻水平井整体开发静17块的新技术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3.
靳树忠 《钻采工艺》2006,29(5):114-115
辽河油田自1992年实施侧钻井以来到目前约已完井1600余口,但如何提高侧钻井质量及降低侧钻井成本,一直是困扰油田侧钻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经过多年研究与试验,在锦45—24—18C井上成功地实施了套管开窗一体化、扩孔与随钻扩孔、完井液压套管扶正器、粘砂套管新工艺与技术,为今后侧钻井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提供了基础,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2002年青海油田面临油田开发难度增加、上产压力加大、成本总额大幅下降的现实困难。采油气工艺技术在增加油田难采储量动用、降低操作成本、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结合青海油田的现状研究和实施各项采油工艺技术对完成“油气300万”的生产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目前青海油田的几项重点采油工艺进行简要的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延续,经历了一个由浅水到深海、由简易到复杂的发展过程。188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数米深的海域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海洋石油勘探序幕。20世纪30~40年代的海洋油气勘探首先集中在墨西哥湾、马拉开波湖等地区。50~60年代油气勘探则在波斯湾,里海等海区。70~90年代是海洋油气勘探快速发展时期,如北海含油气区的勘探与开发。目前在海洋进行油气勘探的国家越来越多,海洋钻井遍布世界各个海区。  相似文献   

6.
关于减轻侧钻井钻具严重磨损和预防粘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河油田井下大修侧钻公司从1992年4月开始用侧钻技术在φ177.8mm和φ139.7mm套管井进行修井。1949年1~11月累计侧钻73口井,其中定向井侧钻38口、φ139.7mm套管开窗侧钻10口,侧钻成功率10%。在已投产的50口侧钻井中,平均日产原油15.5t,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侧钻工作的广泛开展,生产中的一些难题也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7.
珂特拉斯测井公司的ECLIPS,即5700成像测井系统,是一种集多任务采集、成像以及多功能解释处理工作站为一体的成像测井系统。辽河油田1996年引进了5700成像测井新技术,并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加以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辽河滩海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辽河滩海地区是辽河盘地在海域的自然延伸。该区经过10多年的勘探和8年多的开发,取得了丰硕的勘探开发成果,已经探明了1亿多吨的石油地质储量,建成了年产50万吨油气的生产能力。该区具有十分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油气源充足,可以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和复式油气聚集带。该区勘探潜力巨大,其中尤以西部的葫芦岛潜山带、中部的仙鹤断鼻带、东部的葵花岛中深层和燕南潜山带最为有利,将成为辽河油田重要的储量和产量接替区。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复杂小断块薄油藏的开发效果,降低综合开发成本,江苏油田实施了第一口羽翅型水平分支井——H88ZP1井。针对该井的技术难点,重点介绍了分支井眼优化设计、侧钻提前量、悬空侧钻、轨迹控制、油气层保护及完井等技术。H88ZP1井累计钻获油、干层430m,初期自喷日产30t,是生产同层的常规井产量的8倍以上。该井的成功实施为今后水平分支井在同类薄油藏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杨立军  钱峰  南文泽  何飞 《吐哈油气》2006,11(2):184-189
CNPC-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下辖扎那若尔油田,开发目的层为石炭系油层,主要采用直井开发。目前该油田共计有110多口报废老井,单井产能偏低,采用套管开窗侧钻井技术特别有利于老油气田的挖潜开采。曲率半径40m的侧钻短半径水平井因其超高的造斜率给钻井施工带来一系列困难。该文针对哈国65/8″套管侧钻短半径的技术特点,介绍了主要配套技术的研究内容,根据490及207井的试验情况,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尽管石油探明程度已达59.1%,但辽河油田的三大探区辽河坳陷陆上,辽河滩海和辽河外围盆地仍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辽河油田的油气钻探始于1964年,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进行了大规模勘探,已建成年产1500多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为中国石油第二大油田。截至2002年底,辽河油田已完成各类探井2743口,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96亿吨,石油可采储量4.9l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875.52亿立方米,天然气可采储量950.65亿立方米,石油探明程度为59.1%。  相似文献   

12.
辽河油田稠油油藏侧钻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辽河油田稠油油藏开发后期增产、稳产难的工程难题,开展了辽河油田稠油油藏侧钻技术的研究。通过对稠油侧钻井钻井技术中井位部署、侧钻层位优选技术、套管开窗工艺和侧钻井裸眼钻进工艺进行研究,完成了内管柱双向阻流尾管完井、碰压式尾管完井和筛管完井技术的研发,在此基础上形成稠油油藏侧钻技术,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具有良好推广价值。该技术是辽河油田稠油油区挖潜增产、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途径,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值得在油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辽河油田油气储量资产价值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福军 《河南石油》2001,15(1):47-49
油气储量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市场经济要求油气储量资产化和商品化。油气储量资产化的实质是油气经济可采储量价值的确定。依据对油气储量资产特点及储量资产价值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应用现金流量法计算辽河油田油气储量资产价值,并详细介绍了现金流量法计算油气储量价值的方法和步骤。油气储量资产价值的确定为油气储量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也为勘探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上有50个海洋石油生产国,已探明的海上石油储量为2000亿bbl。2000年以后,海上将成为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新的前沿地区。未来的油气储量将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和北冰洋。文章简要概述美国墨西哥湾,西非,巴西,北冰洋,大西洋欧洲地区及亚太地区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的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已遍布世界各地,石油勘探开发、工程建设项目设备材料费在项目总生产建设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降低采办成本,提高采办风险控制能力,强化设备物资采办合同管理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第十五届世界石油大会关注的一些问题:石油资源和勘探方向;油气勘探必须以区域构造为背景,首先解决宏观上的找油气问题;大力加强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工作;提高采收率;关于重油油藏的开发;关于高新技术,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是提高勘探开发效果的基础等方面。面对21世纪,世界的油气资源是很丰富的,若以现在的油气储量计算,2050年之前,油气资源是可以满足需要的。  相似文献   

17.
油气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1997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占63%。天然地震和油气的生、运、聚、散都发生或演化于地壳的上层,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地震可对油气的成藏和开发产生诸多影响;反过来,后者也会诱发或抑制天然地震;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更大一些。本文从天然地震的形成机理和油气成藏的机理出发,探讨和综述天然地震与油气成藏与开发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指出如何将其应用于油气勘探与开发,以期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为油气的勘探、开发及天然地震研究等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油气开采经济控制成本界限的确定及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随着地下资源的减少,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油气开采成本将逐步上升,特别是对开采后期的油气田更为明显。为了有效地控制油气开采成本,确定油气开采成本的控制界限,显得非常重要。章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原理,结合油气开采产量和成本变化规律,并结合油气市场价格,分别对油气开采递减期和稳定期的经济控制成本界限进行了分析计算。其方法可用于油气田开发成本的控制,以降低油气开采成本,提高油气田开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里海是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其油气勘探与开发活动比较活跃。这里介绍了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在里海的一些油气项目及远景区的勘探开发状况。  相似文献   

20.
《石油教育》2007,(6):F0002-F0002
辽河油田金马油田开发公司的前身是辽河金马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我国石油行业第一家以油气生产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司股票于1998年4月16日上网发行。5月28日,“辽河油田”股票在深交所上市。2005年10月31日,中国石油为整合旗下上市公司,向公司全体流通股股东发出以退市为目的的全面收购要约。在要约期限届满后,公司被成功收购,于2006年1月4日已终止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