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基于ERP系统的发电企业物资管理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资消耗是维护成本的主要方面,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针对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特点和问题,提出应用新的管理手段使物资的购、存、消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并以大唐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ERP物料管理系统为例研究发电企业的物资管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电力信息安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密切相关。信息系统的安全已经关系到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电力安全生产要面临的重大问题。电力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管理工作,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来分析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及具体管理对策。在进行智能电网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本着实事求是、小心谨慎的态度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大量摸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电力企业的应急物资管理是电力行业中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的影响着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而应急物资管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选择合适的物资配送中心,最大限度的保障受灾地点的物资供应.本文以标度扩展的层次分析法为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判断矩阵的可靠性,而且还可以应用到电力企业应急物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中,选择出经济成本最低,物资短缺最小化的配送中心.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内部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要想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不仅要考虑物资的采购、存储和分配等工作,还要对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内容进行分析,然而在实际物资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使得不能更好地满足电力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企业物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从主要物资管理概况,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有效策略等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刘静 《商品与质量》2022,(30):88-90
电力统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通过采集、汇总、分析电力企业的各项数据,让电力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了解到电力市场的情况、企业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为电力企业科学决策、统筹电力资源、合理规划电网、电力营销等工作提供参考,对提高电力企业投资决策、生产经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的广泛应用,电力企业需要处理海量的...  相似文献   

6.
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行业,保证电力物资及时到货是确保电力工程按时完工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寄售管理的基本原理,根据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的现状,提出了寄售管理用于配网物资到货管理的方案,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证明了寄售管理模式具备缩短到货时间与降低需求方资金占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不但有效加快我国社会经济效益的创收,而且也利国利民。而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重视电力物资不容忽视。在当前电力物资管理当中,以往传统型管理模式弊端无处不在,既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又阻碍着电力物资的管理发展,从而导致电力物资的浪费。基于此,在现阶段电力物资管理过程中,需引进创新型管理模式,而集约化管理可谓一枝独秀,当之无愧。其可创建统一的物资管理体系,实现全方位的管控,充分满足电力物资管理的新需求,全面实行物资集约化管理,让电力物资管理水准得到质的提升,从而有效推动电力物资管理的发展。本文笔者就对电力物资集约化流通管理展开了相关探讨,望给同行们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社会整体性的不断进步,电力营销领域的全面发展服务理念的不断创新成为了电力企业发展建设的重要趋势.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今天,重视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促进营销领域服务战略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大电力企业的经营理念的不断优化,促进了电力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优化.在新形势下增强电力营销领域客户服务管理的优化,促进工作的不断创新,能够促进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站稳脚步,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和良好运行,本研究针对新形势下电力营销领域的客户服务管理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促进电力营销领域客户服务管理发展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如何促进电力营销领域的客户服务管理的有效性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ERP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具,对电力物资管理的改革和创新都起了很大作用。随着电力生产和电网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智能电网的推进,ERP在电力物资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文章从ERP系统在提高电力物资管理水平中的作用、电力物资管理的现状、电力物资管理实施ERP系统应注意的事项三个方面,对ERP系统中电力物资的管理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与智能化平台的建设能够全面革新企业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实力.鉴于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国内电力企业基于自身业务需求不断的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改造.对于组织结构复杂的大型电力企业而言,随着内部各部门构建的信息化系统数量的增加,各系统之间因基础架构和实现技术不同而引起的相互之间彼此孤立的问题最终导致出现了业务数据被隔离和信息流程被割裂等现象.为了解决电力企业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以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业务相关平台横向贯通一体化建设为例,依据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要求,基于电力企业各部门间业务的深入分析与梳理,对现有物资管理业务进行整合与优化,实现物资管理数据信息在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横向流动,在不破坏原有系统的前提下实现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有机整合,有效提高了信息流动的有效性和系统平台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1.
企业危机管理的预警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当前企业中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危机问题,提出了一种企业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模型;并采用模糊优选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模型中的核心部分,即数据分析子系统和报警子系统进行了理论推导和设计。该系统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料的搜集和处理,能准确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做出判断;一旦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重大问题,该系统就会及时地发出预警,使管理者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使企业避免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任务。目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模式较为单一,管理机制缺乏创新,市场化水平、营销管理水平及核心竞争力与国内一些先进企业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现代营销管理体制,把市场营销观念引入电力企业,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用电和社会生产用电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物资集约化的不断深入,集中招标采购范围不断扩大,中标厂家集中,供货时间集中,供应商订单饱满,生产能力饱和,由此带来的赶进度、轻工艺等问题,造成采购物资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产品质量管理成为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十分迫切的重要工作。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有助于提高电网建设安全,有助于降低电网运行风险,有助于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强化产品质量管理流程、落实产品质量监督职责、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手段、改进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措施,是做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ERP项目在供电企业的基本上线与应用,供电企业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特别是其中的物资需求、采购、出入库、财务核算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全面的管理标准,并通过ERP平台逐步规范了这些工作流程与工作标准。为了配合ERP系统平台的运用,急需基于ERP开发一套新型的电力工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来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程施工任务,不断满足供电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提升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电力行业的特点,介绍了在电力企业中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背景,结合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创建过程,对其在电力企业中的实践和成效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为提升我国电力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实行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机制的重大变革。庐江供电公司的实践证明,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不仅有效整合了县级供电企业现有资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也加速了专业分工进程,有效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电力市场营销管理新途径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任务。目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模式较为单一,管理机制缺乏创新,市场化水平、营销管理水平及核心竞争力与国内一些先进企业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现代营销管理体制,把市场营销观念引入电力企业,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用电和社会生产用电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探讨了在我国企业内部建立企业物流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系统分析了企业物流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和计算机网络结构模型,提出了企业物流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9.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重要综合性经济技术指标,是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损率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电网结构、技术水平、运行方式、电压水平及功率因数等多种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供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降损节能的管理水平。精细化的线损管理模式,是实现供电企业节能降损目标的有效途径。线损"五分"管理,即对所辖电网采取包括"分压、分区、分线、分台区、分相"的综合降损管理方式,是线损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