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建筑工程中,存在人、物、环境和管理等很多不确定因素,其带来的风险一旦发生便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必须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其中制定科学的风险接受准则是关键。本文在介绍一般风险接受准则制定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风险接受准则的模型及其计算方法,通过这个模型可以较科学地为建筑工程风险评价和决策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邢雪华  吴萌 《山西建筑》2009,35(16):221-222
在介绍一般风险接受准则制定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风险接受准则的模型及其计算方法,通过这个模型可以较科学地为建筑工程风险评价和决策奠定基础,从而使建筑业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在深埋长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复杂的地质、水文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造成许多风险事故。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制定科学的风险接受准则是进行风险评价的核心。重点根据国际上通用的风险评价制定准则,分析了个人、社会、经济和环境风险接受准则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埋隧道施工的风险接受准则。同时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根据不同风险种类,建立相应风险后果等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接受准则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简要介绍国内外工程风险接受准则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个人、社会及环境等风险接受准则的计算方法和确定标准,结合隧道及地下工程自身特点,分析和讨论了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接受准则制定方法,建立了统一的风险接受准则计算模型,针对风险接受准则研究指出了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工程中,存在人、物、环境和管理等很多不确定因素,其带来的风险一旦发生便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必须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其中制定科学的风险接受准则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项目投资风险综合评价是对项目的全面技术经济评价,可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运用属性集和属性测度理论,在构造项目投资风险单指标、多指标属性测度函数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的模型,提出了较科学的风险因素权重确定方法及风险属性识别准则。应用实例表明,项目投资风险属性数学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工程成本极易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从而给整个项目带来潜在风险。针对工程成本风险的特点,从环境、经济、技术、管理 4 个维度出发,构建成本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风险因素本身的不确定性和评价过程的未确知性,以及指标赋值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选择未确知测度理论和熵权法建立评价模型。由评价模型得到风险因素测度向量,最终利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对风险因素测度向量进行排序,确定风险等级。将该方法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得出该工程的成本风险处于一般风险等级,与实际情况相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要求,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一个有效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分析了一般的风险评价模型的优缺点,确定了以层次分析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风险评价模型;其次根据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建立了合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再次说明了评价指标体系与风险程度相关性表示的方法;最后建立了合理的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算法的建设工程风险决策多目标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工程风险决策过程中,只考虑单个目标因素的决策并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为了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包括风险管理成本在内的多个目标因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建立了工程风险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实现了工程风险决策方案的优化。最后,对优化结果的分析和评价,证明了所建立的模型在解决工程风险决策问题上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仰细礼 《四川建材》2010,36(1):250-251
建筑工程施工是在复杂、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运作的.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建筑工程历来被认为是一项“风险事业”。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建筑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对于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从人和物两个角度分析,并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最后确定了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周宗 《四川建材》2021,(4):162-164,172
铁路运营过程中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制定事故风险接受准则是铁路风险评价的核心。首先,基于2011—2018年的事故统计资料,借鉴国内外公路隧道对个人接受准则制定的理论,结合ALARP原则探讨国内铁路运营个人接受准则忍受线1.35×10-6,接受线1×10-7。其次,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范并参照隧道火灾社会接受准则,利用双折线的形式建议国内铁路运营社会风险接受准则的F-N曲线为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云模型的改进R=P×C风险评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程的复杂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准确评价工程风险的难度在不断增大。R=P×C风险定级法是一种能够综合考虑风险事件概率和后果的风险评估方法,但在评估过程中难以处理工程领域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改进R=P×C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云模型对评估中P和C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模拟分析;结合专家群决策对定性概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进行有效集成,实现定性和定量相互间的转换;利用云模型的不确定性推理技术,统筹考虑风险事件本身及推理过程的不确定性,最终确定风险评价等级R的云模型;并运用到武汉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价中取得良好效果,可为同类复杂工程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长北TPO工程项目的前期投标决策,采用科学方法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计与风险评价,有效的支持了企业对项目的风险决策。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了针对性的规避、转移、消减措施,使该项目运作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通过长北TPO工程项目的实践证明,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采用本文所描述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孙斌  宋吉荣 《四川建筑》2005,25(2):150-151
通过对风险决策可靠性的分析,根据风险决策的特点,建立工程风险决策可靠度评价体系,提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为选择最优决策方案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天津地铁6号线西青道站基坑工程属于地下轨道交通深基坑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不确定因素多,安全风险大,出现事故后果严重。文章介绍通过采用科学手段识别风险因素,对其影响程度进行估计与评价并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有效防止了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风险,提出基于DEA-AHP和BP神经网络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先运用WBS-RBS识别施工过程风险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两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判矩阵,运用数据包络计算指标权重,最后将指标权重值作为BP神经网路输入完成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风险预测,确定风险等级。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评价方法科学可行,可为类似工程风险评价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筑工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容易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存在各种不同潜在的风险,这些潜在的风险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正确地评估和识别这些风险,提前做好施工风险预防管理,是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20)
为提高现有的对尾矿坝进行风险决策的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将可能性分布的矩特征引入多准则妥协解排序(VIKOR)方法,提出了1种可能性理论与VIKOR多属性决策方法相结合的尾矿坝风险决策方法,将可能性均值和可能性标准差作为衡量决策信息效益和可靠度的参数,首先将三角模糊决策信息进行归一化、集结,构造可能性均值和可能性标准差矩阵;然后分别确定可能性均值和可能性标准差矩阵的正、负理想解,求解2个矩阵的群体效益、最小遗憾及其综合指标;最后取两个矩阵的综合指标的几何平均作为评估风险状态的排序标准,并通过排序以及对2个可接受准则的检验,决策出最佳风险状态。对尾矿坝风险状态的决策问题实例的分析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能显著提高决策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李海凌  王莉 《四川建筑》2009,39(3):265-265,267
对拟投标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及评价是合理制定投标决策的重要前提.在将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模块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风险矩阵在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为投标决策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是保障建筑工程使用功能的关键一环,对其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进行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将地下室防水工程划分为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复查四个工程阶段,识别出21个风险点以构建其风险指标体系;其次,运用G1法和改进CRITIC法分别求出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并利用博弈论确定综合权重;最后,基于云模型建立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风险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风险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对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风险等级的影响,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可为TIS机构有效评价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风险等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