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讨论工位空调末端装置的稳定性研究时,建立了其空调系统各环节模型,通过MATLAB软件simulink工具箱为平台建立其计算机仿真系统,比较分析了常用的末端装置上优劣性。通过仿真分析变风量末端测量温度的时间常数对变风量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若通过降低变风量末端测量区域温度的时间常数使之在300 s以内,就可以在工位空调变风量系统中采用压力有关的末端以降低整个变风量系统的造价。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变风量末端装置和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常用的变风量末端装置的特点,介绍了新型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工作原理,并与常规末端装置进行了性能比较。在建立的变风量空调系统试验室中对这种新型末端装置和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变风量末端装置是一种理想的设备,特别是在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中使用时,系统控制方法可靠,运行节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风道设计的特征。通过分析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可调比和风量测量性能,探讨了变风量末端装置选用对变风量空调控制的影响。比较了弯头组合式分流三通和T形分流三通的性能,建议变风量空调风道系统使用弯头组合式分流三通。从风机能耗的角度探讨了环状风道设计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沈沁 《山西建筑》2007,33(22):236-237
介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分类,总结和分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一些优点与不足,说明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VAV末端装置的类型,并且提出应该大力提倡应用节能潜力巨大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略论变风量空调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回顾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总结和分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一些优点与不足,重点说明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VAV末端装置及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系统控制和设计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厦空调水系统为四管制变水量系统,冬季采用冷却塔供冷。空调风系统为内外分区的全空气变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采用单风道定静压点控制,风机变频,标准层采用环形风道。末端装置采用压力无关的节流型,内区常年供冷;外区末端加设热水再热盘管。新风集中处理,为保证足够的新风量,各层采用定新风量、变新回风比的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7.
朱喆  何焰 《暖通空调》2008,38(6):142-144
介绍了地板送风系统各类末端装置的特点,阐述了常用末端和相应空调箱的变风量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8.
介铝了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基本形式、内外区的概念.详细叙述了风机动力型变风量空调系统完整的设计过程,并给出了一个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9.
分析和讨论了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的前沿技术,包括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改进,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投票法变送风温度设定和变静压控制、总风量控制、最小阻力控制等风机转速控制方法,以及全新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变风量空调系统与室内声学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风量空调系统不仅应提供良好的热舒适性和室内空气质量,还应提供安静的室内声学环境.在进行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从空调器风机选型与运行工作点的确定到变风量末端装置、送风散流器、风管配件的选择与安装各个环节注重这些装置所产生的噪声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潘云钢 《暖通空调》2004,34(12):63-65
计算分析了办公楼内区空调负荷,研究了内区变风量空调系统最小送风量和新风量的变化情况,给出了最小送风量的控制数值。  相似文献   

12.
冰蓄冷空调技术研究实验室的开发建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该实验室具有实际工程规模,包括五个系统:冰蓄冷、电蓄热机房系统,低温送风VAV空调末端性能测试系统,风机盘管及VAV空调机组热工测试系统,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和常规空调系统。重点介绍了实验室机房系统的功能、组成和流程原理,以及储冰测试设备的蓄冰、融冰测试方案、测试流程和使用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蔡玲  关文吉  李冬冬 《暖通空调》2004,34(7):70-72,65
探讨了内外区共用一个变风量系统的设计方法。在详细计算冬夏季负荷基础上,结合h-d图分析确定了系统的送风量、新风量、预热量、再热量等,并进行了设备选择。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提出一种关键区温度重设定的自适应按需新风控制策略,以最少的能耗满足各区的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该策略实时检测各区人员负荷,识别关键区,充分考虑关键区的新风需求,在进行新风设定时充分考虑循环空气中没有使用完的新风。关键区的温度重设定可以加大输送到关键区的送风量从而加大关键区的新风量,新风比减小,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利用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动态仿真平台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了测试,对其动态控制性能、能耗特性及空气质量特性进行了评估,同时将该控制策略与其他按需新风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蒋虹 《建筑节能》2011,(8):7-10
对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将整个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设计划分为5个控制回路:房间温度控制、送风静压控制、送风温度控制、新风控制和室内正压控制.整个控制系统由以太网、BACnet、Modbus这3层网络组成.从控制器和上位组态软件的应用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变风量智能空调分布式控制系统,经过分析与比较上位机监测得到的试验结果,系...  相似文献   

16.
宋宏光 《暖通空调》2006,36(10):70-74,124
使用DeST软件对办公建筑两个空调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指出供暖期内外区合用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内区房间室温过高,能耗增加,外区房间的室温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内外区独立设置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各房间室温能满足设计要求,且能耗较低。对内外区合用的变风量空调系统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末端设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艺  余绍培 《暖通空调》2006,36(4):79-83
介绍了单风道变风量末端、风机串联型末端以及风机并联型末端的主要设备构成及其在空调系统内外区的应用。讨论了变风量末端的选型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该工程的基本情况。为降低运行费用、提高空调舒适度,工程采用冰蓄冷、大温差供水的低温变风量系统加独立的新风系统。采用冰蓄冷系统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可节省系统的运行费用;采用低温变风量系统可以减少末端设备的送风量,减小管道尺寸,降低输送能耗,同时由于低温送风降低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使环境舒适度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Mai HK  Chan DW  Burnett J 《Indoor air》2003,13(3):311-312
In a typical air-conditioned office, the thermal comfort and indoor air quality are sustained by delivering the amount of supply air with the correct proportion of outdoor air to the breathing zone. However, in a real office, it is not easy to measure these airflow rates supplied to space, especially when the space is served by a variable air volume (VAV) system. The most accurate method depends on what is being measured, the details of the building and types of ventilation system. The constant concentration tracer gas method as a means to determine ventil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however, this method becomes more complicated when the air, including the tracer gas is allowed to recirculate. An accurate measurement requires significant resource support in terms of instrumentation set up and also professional interpretation. This method deters regular monitoring of the performance of an airside systems by building managers, and hence the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erms of thermal comfort and indoor air quality, may never be satisfactory. This paper proposes a space zone model for the calculation of all the airflow parameters based on tracer gas measurements, including flow rates of outdoor air, VAV supply, return space, return and exfiltration. Sulphur hexafluoride (SF6) and carbon dioxide (CO2) are used as tracer gases. After using both SF6 and CO2,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to justify the acceptability of using CO2 as the tracer gas. The validity of using CO2 has the significance that metabolic carbon dioxide can be used as a means to evaluate real time airflow rates.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practical protocol for building manager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airside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