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海底地震勘探中,检波点点位精度的控制对地震勘探资料品质的好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陆地勘探不同,受海洋环境以及采集作业模式影响,海底地震勘探对导航与定位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复杂海域,崎岖不平的海底地形、复杂多变的海浪环境更是加大了地震资料采集的难度。本文针对海底地震勘探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对检波点位精度控制难点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目前海底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和装备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一套适合复杂海域的检波点点位精度控制方法,并通过生产实例对其进行验证与总结,成功解决了复杂海域检波点点位精度控制难的问题,为高品质地震资料的获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大民屯凹陷经过40多年的勘探开发已进入油气勘探中后期,基岩油气藏成为下一步勘探的主战场。勘探对象的变化,对地震资料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在大民屯凹陷开展了精细采集地震技术,从前期论证开始,针对具体地质目标建立相应的地质模型,进行精细工程技术设计,开展针对性试验攻关,在定量化质量监控下,形成了一套科学、实用的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主要包括:精细三维工程设计技术、针对地质目标的综合试验技术、最佳岩性激发技术、大型障碍区特观施工技术、定量化质量监控技术等关键技术。实施后,在辽河油田取得了明显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度控制对地震勘探的效果至关重要.当前,海洋地震勘探的导航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一套集成度高、精度高的综合系统,可实时监控震源和电缆的精准位置,而电缆横向鸟的应用,再次极大的提高了海上地震采集的定位精度,提升了作业效率,极大的改善了地震采集的质量[1].  相似文献   

4.
何翰林 《中国化工贸易》2013,(9):210-210,238
新区勘探的目的是要尽快实现突破,为此在工作中,需要突出把握新区地质条件的特殊性、注重勘探目标的细节研究、对有利目标进行择优先探等:研究总结地震新区的采集基本特征,可以为勘探管理、勘探战略决策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通过对地震新区下扬子望江一潜山二维采集施工总结,形成了一套较好的适应该新区的二维采集施工方法。一是通过多方法分布建立表层地质模型,指导动态井深设计;二是灵活的炮点与检渡点布设;三是多方位的现场质量监控,确保采集高信噪比地震资料;四是合理的观测系统设计。紧紧结合地质任务进行地震采集设计是未来地震采集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原油田高精度地震勘探自2005年开始实施,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已基本覆盖东濮凹陷主体构造,基础资料和解释应用对比效果显示,高精度地震资料比常规三维地震品质有大幅度提高。针对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发育、埋藏深等特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高精度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成为老区深化勘探开发的一项关键技术。而高精度地震资料对岩性解释和复杂地质体的精细描述,在复杂断块、岩性、洼陷带和潜山等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震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和地震勘探精度的提高,储层预测和叠前反演对叠前道集的保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吉林探区中央凹陷QA地区的中浅层资料,以揭示地下真实的地质信息为主要目标,展开振幅补偿处理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该地区保幅补偿处理技术方法。通过实际资料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证了资料处理成果信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提高深层勘探精度是当下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深层勘探的主要难点是上覆地层影响大,使激发和接收记录深层地震波信息更加困难,常导致后续的资料处理有"隔靴挠痒"之感,当下必须尽快提高深层采集资料精度。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深层勘探中采集技术面临的困难,系统总结了深层资料采集中所面临和需要考虑的问题,目的是想建立合理的深层地震采集技术方法,为提高深层地震勘探精度提供可靠的第一手采集资料。  相似文献   

8.
现场的地震资料处理是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对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实时质量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从而确保了后续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的资料精度。本文从地震资料采集现场处理的的5个质量控制手段进行论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记录磁带的质量控制、SPS质量控制、炮点和检波点的质量控制、炮点能量的质量控制、综合质量控制以及现场剖面的质量控制,这些手段可以为从事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的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尽量克服野外采集因素以及处理人员对野外施工地表的地形、地物以及激发条件等施工因素不了解给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精度带来的影响,我们开发了野外现场处理监控技术。这项技术不但能促进野外采集和成果处理质量的提高,更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对野外采集与现场处理相结合的技术的阐述,说明了野外现场处理监控技术是提高原始资料采集质量,增强处理解释精度的有效手段,具有广阔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西藏羌塘盆地资料信噪比较低,反射波场复杂,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未形成成熟的现场监控处理方法,现场监控处理难度较大,给资料采集质量监控和施工进度带来巨大困难。为此,从资料处理的基本思路出发,进一步分析了资料的特点,结合实际测试了大量的监控处理流程和参数,现场试验效果良好,在去噪、一致性处理、静校正方面得出了较为适宜的流程和参数,初步建立了一套现场监控处理方法。上述方法通过在现场采集生产资料现场监控处理中应用,现场监控剖面叠加成像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为本区后续资料采集现场监控处理积累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云南化工》2018,(12):83-84
随着岩性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地震勘探的目标复杂,难度加大,地震资料处理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高精度勘探需求,各种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技术应运而生。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原理出发,分析了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介绍几种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目标已经以复式隐蔽油气藏和复杂地质目标为主,在某些地区进行勘探,传统的地震采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近几年,地震采集装备和数值模拟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集中体现在提高地震数据分辨率和改善深层数据品质方面,而面向复杂地质目标的地震采集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技术。本文立足于当今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基于复杂地质目标的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井间驰震技术的优势在于比地面地震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其作为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一项新的应用技术被日益高度关注,而且其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本文在简要介绍井间地震技术新的应用及野外采集方面新的进展基础上,重点描述国外井间地震技术在处理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包括波场分离、全波场初至识别、节点层析成像、三维地质建模及三维成像、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等内容及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从事相关研究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信息,为从事地球物理专业研究的人员进一步了解先进的井间地震技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石磊军 《河北化工》2014,(4):111-113
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更高效、高精度地完成地震勘探项目,针对物测队现有设备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调研和考察,决定引进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美国INOVA公司G3i高容量有线地震采集系统和法国Sercel公司428XL数字地震仪各两套,以增强煤田地震勘探的装备实力,从而高效、高质量地完成野外数据采集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石油地震勘探中,信号采集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困难是微弱的反射信号常常淹没在很强的背景噪声之中.为了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可以利用多台可控震源阵列实施相位控制形成定向地震波束以增强地震波在某个方向上能量,本文讨论这种相控阵震源的波束形成机制,以及在运用AVO反演方法时,如果采用相控阵所激发后的所采集的地震资料,对造成AVO的精度值误差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地表复杂地区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表复杂地区的二维地震勘探,其地表地形复杂、起伏高差大,当在山顶处激发炮点,由于激发岩性等激发条件不理想,导致接收测线上各接收点接收到的能量差别很大,所得到的采集资料使初至速度拾取、静校正等问题更加突出,资料处理困难,且处理后效果也不理想。鉴于此,针对常规二维地震采集在复杂山区勘探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提出弯线结合局部宽线的二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新方法,此方法能使勘探目标区整体覆盖次数提高的同时也能达到覆盖次数趋于均匀化,可作为地表复杂地区进行地震勘探采集的一种确实有效的勘探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广宁 《河北化工》2014,(7):14-16,19
煤矿开采一部分主要地质任务是探测采区内地质构造的分布及其含(导)水性,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主要用于探测地质构造,而电法勘探则用于构造含水性的探测。为了探求三维地震勘探探测含水构造的可能性,采取对地震资料进行波阻抗反演的方法来提取含水信息,并结合实际的地震资料反演成果与瞬变电磁探测成果在富水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地震资料提取的富水特性信息与瞬变电磁法测得的富水区域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地震勘探技术在探测地质构造方面精度比较高,构造含水与否也可通过钻孔测井资料的标定来提取波阻抗反演信息来确定,并且关于含水信息定性解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以后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石油物理勘探技术的类别,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和电法勘探.重点论述了地震勘探中地震采集技术、地震处理技术和地震资料解释技术最新研究情况和地震勘探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同时,讨论了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和电法勘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石油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陈冕 《河北化工》2014,(6):126-129
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庄矿井所处位置地形起伏变化大,地表岩性多变,煤层陷落柱较多,是典型的复杂地震勘探地区。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探明区内的煤层赋存和陷落柱,通过在该区的三维地震勘探实践,分析研究这一地区的设计、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参数和流程,结果表明三维地震勘探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同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该类型区域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及解释的方法,为其他类似矿区提供技术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胶莱盆地是胜利油田的探区之一,而姜山洼陷又是胶莱坳陷中重点的烃源岩发育区。自从1979年就开始了地震勘探,由于山地地表地下双复杂的地质条件限制,所获得的地震资料品质一直较差,制约着地震勘探的进一步开展。2006年在该区开展了地震勘探攻关,应用了宽线地震采集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宽线技术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宽线地震采集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