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个人电脑》2000,(10):112-114
当你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如何妥善保存好数据资源是必须面对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信公司业务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提出架构存储区域网络解决数据存储问题。从分析网络存储系统结构——DAS,NAS,SAN入手,研究SAN在电信业务支撑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Internet技术飞速发展,人们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越来越方便,同时数据的大规模毁灭也变得容易了。如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实现不同数据的集中管理,如何实现网络上的数据集中访问等,这些问题必须需要新网络存储技术确立。用RAID技术的方式,实现网络数据存储来完成上述提出问题的选择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1 背景随着大容量存储系统需求的不断增加,RAID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使用简单的奇偶校验(RAID5)的RAID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与磁盘数和修复时间成反比,因此当系统规模较大时,可靠性就会大大降低。为解决此问题,Muntz 和Lui提出了校验散布(parity declustering)思想:设置条纹大小小于磁盘总数,将重构负载均匀分布到所有磁盘,这就降低了故障状态下单个磁盘负载增加的比率,提高了重构性能,减少了重构时间,从而提高了阵列的可靠性。Holland和Gibson对校验散布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理想布局的6条标准和采用不完全区组设计(BIBD)的布局构造方法。之后此领域的研究工作集中于设计更优的布局构造方法,主要成果有随机排列法,基于环的BIBD,DATUM,PRIME,RELPR,PDDL等。  相似文献   

5.
存储系统规模的日益增大,其高能耗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因此对存储系统的节能研究十分重要.提出一种由SSD固态盘与普通磁盘组成的混合S-RAID结构,通过关闭部分处于空闲状态的磁盘,达到节能效果.混合S-RAID将包括超级块在内的少量随机读写数据放在由SSD组成的RAID 1中,将连续数据放在由普通磁盘组成的S-RAID中,S-RAID对磁盘分组,连续数据访问模式下只有一个组处于活动状态,关闭处于空闲状态的磁盘组.在仅增加少量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存储系统的节能效果.混合S-RAID适用于各种以连续数据访问为主要特征的应用环境.实验表明,由12块普通磁盘和两块SSD固态盘组成的混合S-RAID 5与同级别RAID 5相比,能耗仅为RAID 5的28%.  相似文献   

6.
数据存储和存储管理技术最早起源于21世纪70年代的终端/主机的计算模式,80年代以后,由于个人电脑的发展,尤其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出现.使得数据存储分布化。90年代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存储技术发生着变革性的变化。本文从现代网络的发展变化去研究数据存储及其备份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何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布局是大规模网络存储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公平、冗余、自适应、高可靠以及高可用的数据布局策略.根据大规模网络存储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详细介绍了P2P系统、SAN存储系统以及对象存储系统的数据布局策略,最后总结和比较了各种布局策略的优缺点,并指出基于数据重要性以及访问热度的数据布局策略等是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分布式并行机上,数据布局的质量极大的影响着应用程序的执行性能,以往的研究一般将自动数据布局优化问题近似分解为数据对准优化和数据分布优化两步来解决,且对两者的结合只研究了一维的情况,在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多维情况下将数据对准优化和数据分布优化结合在一个模型当中,提出了一个数据对准优化与数据分布优化统一的多维静态数据布局模型,避免了采用启发式策略,从而更加精确地描述了自动数据布局优化问题,同时给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3容错阵列码的RAID数据布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武南  吴震  陈运  王晓京 《计算机学报》2007,30(10):1721-1730
在EVENODD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EEOD码的RAID数据布局,只需要3个额外的磁盘保存校验信息,能容许任意3个磁盘同时故障,并给出了EEOD的代数定义,理论上证明了EEOD码的MDS性质.从一种新的途径讨论了EEOD码的译码过程:用图的回路表示通过"异或"运算得到的校验方程组,把译码过程归结为图回路的叠加,进而校验方程组图中度为偶数的顶点逐步消除.讨论了基于EEOD码阵列布局的性能,与其它RAID结构相比,容灾能力大幅度提高,编码和译码过程只需要简单的异或运算,但是空间利用率影响非常小,并且EEOD具有很好的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数据交互,特点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两种常用的网络存储数据访问方法一smb和NFS,最后对二者的差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存储系统不能很好的动态适应工作负载变化情况,本文提出了逻辑进化存储系统的概念,由此设计了一种适合不同磁盘阵列(RAID)之间动态转换的数据分布策略.根据这种策略推导出RAID在同步工作负载情况下的平均响应时间公式,计算出不同RAID级别在各种工作负载情况下的转换门限.为了提供最佳的服务特性,本文还提出根据数据访问的特征自动调节条带单元大小(SUS:Stripe Unit Size)的策略,并推导出磁盘阵列在不同工作负载情况下的最优SUS.最后,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了本文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实时数据存储是一个技术瓶颈。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LX PCI9656的PCI高速数据连续实时采集存储系统,连续不间断采集存储速率达130MB/s以上,并能将连续的数据流实时写入硬盘。本系统使用工控服务器作为计算机平台,采用SCSI硬盘组成RAID0磁盘阵列,实现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网络iSCSI-RAID存储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iSCSI协议将TCP/IP协议和SCSI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基于iSCSI协议建立网络存储系统具有开放性好、易于扩展、建设成本低等特点。利用iSCSI软件实现方式,设计实现了网络iSCSI-RAID存储系统,并通过实验分析了RAID布局、存储结点数、网络带宽和条纹单元大小等性能影响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改进网络iSCSI-RAID存储系统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Ethernet多节点网络存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et的发展,要求一些计算机服务能够提供不间断的数据访问服务。传统的第二级存储设备的特点决定了它不适合于实现不间断数据访问。现有的解决方法如:SAN和NAS等,往往代价高昂。利用网络软RAID技术,基于Ethernet实现的网络存储器,具有第二级存储设备的性质和网络存储的优点,单位存储成本低,而且可以执行第三级存储器的数据备份功能,可以较好地满足对性能和价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分析FC-SW存储区域网络(SAN)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RAID等相关内容,描述在FC-SW SAN中的数据访问流程,在抽象FC-SW SAN的基础上利用排队理论对FC-SW SAN中的存储性能进行分析。阐述磁盘高速缓存命中率、I/O访问读写概率以及网络交换机FC-SW对I/O响应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数据布局是存储系统的基础性问题之一,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的关键技术.文章依据储存规模和系统覆盖范围的不同,将储存系统分为磁盘阵列、数据中心和多数据中心三类,分别分析了各自数据布局策略,对各自数据布局算法进展描述,包括典型数据布局算法.最后探讨了数据布局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存储系统不能够根据当前运行环境自动调整存储方案,常常表现为性能越用越差.进化存储系统通过系统物理结构进化、系统逻辑结构进化、数据分布进化等三种实现方式,使得海量存储系统能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存储系统环境及自身状态的变化,自动选择最适合当前环境的系统组织方案,保持系统的动态平衡.文章对进化存储系统的优化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以实现更高效的海量存储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各类数据中心存储系统建设需求,开展了存储系统设计需求分析,重点针对存储系统可靠性、安全性需求,进行了安全网络存储系统备份恢复机制、安全保密机制设计,针对数据中心大数据存储加密处理需求,开展了存储加密运算高性能和可靠性设计研究,提出了灵活可配置的存储加密策略,可适配具有不同加密性能或可靠性需求的应用场景,能够适配各类数据中心存储区域网络建设安全保密需求.  相似文献   

19.
Windows下的虚拟网络存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振  冯丹  周可 《计算机工程》2003,29(5):163-165
介绍了虚拟存储的形式及实现层次,并在Windows平台下,利用现有的网络环境,在主机设备驱动层实现基于块存储的虚拟网络存储的一种方法,主机通过运行驱动程序将整个或一部分网络存储空间映射为本地的磁盘,然后像对本地盘一样对该盘进行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存储文件,从而实现网络存储。整个虚拟空间既可以映射为主机的单一硬盘,构成海量存储器,也可将虚拟空间根据不同主机要求映射为不同容量的虚拟磁盘,构成网络移动磁盘。  相似文献   

20.
网络数据存储技术的分析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各种存储技术架构,并对各种存储架构进行比较,最后对储存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