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吴祖根 《市政技术》2010,28(1):66-69
矮塔斜拉桥是介于PC连续梁桥和PC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新的桥梁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建造经济、造型美观、施工方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跨径处于梁式桥与斜拉桥之间的桥梁和对刚度要求较高的铁路桥中均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同时对于修建斜拉桥索塔受到限制、多跨斜拉桥刚度较难满足要求或对PC箱梁梁高受到限制的城市桥梁,矮塔斜拉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系统地阐述了矮塔斜拉桥的构造特点和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2.
部分斜拉桥     
部分斜拉桥是介于PC斜拉桥与PC箱梁桥两种桥梁之间的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其结构特点是索塔较矮,故又称矮塔斜拉桥。这一新的桥梁结构型式由法国人Mathivat于1988年提出,199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部分斜拉桥一一小田原港桥,此后,部分斜拉桥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1年我国建成了国内第一座部分斜拉桥——漳州战备大桥。  相似文献   

3.
千禧大桥为双塔单索面矮塔斜拉桥,主跨95m,与下穿的如海运河斜交。文章结合矮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及桥位处的地理环境、施工条件,介绍了主梁、索塔、斜拉索的施工方法,为同类桥梁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伍云  邹化明 《四川建筑》2011,31(2):145-147
矮塔斜拉桥是介于梁式桥和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桥型,其适用跨径也介于梁式桥和斜拉桥之间。文章浅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的桥型特点、受力特点和设计要点,借助于一具体工程背景,分析和概括了矮塔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优化方法和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5.
S306五河淮河桥主跨布置为(105+180+105)m波形钢腹板矮塔斜拉桥,全长390m,桥梁整幅布置,宽度为35.5m。双肢薄壁墩基础,塔墩梁固结刚构体系,主梁采用单箱五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主塔采用外倾式分肢双塔柱。该桥为安徽省内最大跨度波形钢腹板矮塔斜拉桥,文章主要介绍工程总体设计、技术标准、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有限元分析与索塔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三官汉江公路矮塔斜拉桥索的塔锚固区进行受力分析及验证索塔锚固区带单侧双向抗滑装置的静载抗滑性能研究,通过试验模拟实桥运营阶段的单根钢绞线换索过程,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索塔锚固区结构受力安全、索塔锚固区抗滑构造及单根钢绞线换索工艺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泸州市渡改桥工程九支大桥主桥为(117+225+117) 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部分斜拉,采用塔梁固结、墩梁分离体系。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断面,采用悬臂浇筑施工;索塔为单柱式花瓣造型;斜拉索为单索面双排索,采用扇形布置,斜拉索梁端采用齿块锚固于主梁箱室内,塔端采用分丝管式索鞍,索塔设置抗滑装置。主墩为花瓶造型的双箱空心薄壁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文章重点介绍主桥结构设计及相关计算。  相似文献   

8.
蒋丽萍 《四川建筑》2010,30(3):134-136
介绍矮塔斜拉桥索塔设计,重点从索塔结构形式、索塔高度、索鞍设计、索塔配筋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今后矮塔斜拉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大治河桥为实例,分析了矮墩、大跨连续梁体系桥的结构动力特性与地震易损性一般规律。重点探讨了矮墩、大跨连续梁体系桥的纵向地震响应规律与合理抗震设计,并指出了该类桥梁不适宜按延性抗震进行设计。按结构纵向约束要求,提出了采用E型软钢阻尼器组的减隔震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参数。从非减隔震设计与减隔震设计方案的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减隔震设计体系可以有效缓解纵向固定墩支座、墩身以及基础地震惯性力大、构件能力匹配关系难以满足能力保护设计的特点,是矮墩、大跨连续梁体系桥纵向抗震体系的理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北京某矮塔斜拉桥的设计与施工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年  应伟强 《特种结构》2011,28(1):89-92
北京通州玉带河大桥主桥为4跨3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主桥孔跨为45+85+85+45m,采用中塔塔梁固结、边塔塔梁与墩分离、墩顶设支座的结构形式。本文以该桥为例,浅析了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的桥型特点、受力特性,主要介绍了该类桥型的设计构思及要点,论述了该桥施工方案的选择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1.
栗金营  陈淮  李杰  夏伟 《施工技术》2011,40(17):16-19
哪吒大桥为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桥塔设计为钢筋混凝土门式塔,施工过程中采用主索鞍顶推施工法进行索塔纠偏.计算并确定主索鞍顶推时机和顶推量,并通过实测施工中索塔应力和偏位,按照以索塔应力控制为主、索塔偏位控制为辅的调整方案,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对主索鞍各阶段顶推量进行修正.通过分析顶推过程中索塔受力和偏位情况,并对比分析拟定顶...  相似文献   

12.
以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北一路桥为研究对象。根据该桥的结构特点,采用两阶段分析法的思路,建立了桥梁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该桥的动力性能;采用反应谱分析法、时程分析法计算了桥梁结构在设计反应谱、3条典型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该桥的抗震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桥整体刚度较大,桥梁振动以顺桥向振动形式为主;2号主墩墩底截面受力最为不利,为全桥抗震设计的控制截面;塔柱在地震作用下塔底面外内力响应、塔顶面外位移响应较大,在设计时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对一座顺桥向圆环塔斜拉桥进行了合理成桥索力优化分析和结构静力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型合理成桥索力优化分析控制目标应包含桥塔弯矩,并控制桥塔与主梁弯矩尽量平衡,圆环塔内力控制是该桥型设计关键所在。对顺桥向圆环塔斜拉桥斜拉索布置方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斜拉索塔端锚固在塔顶附近对侧桥塔钢箱内,圆环塔弯矩较小且处处承压。  相似文献   

14.
《施工技术》2015,(6):13
<正>近日,港珠澳大桥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青州航道桥索塔吊装顺利,其中56号塔的"中国结"结形撑率先吊装成功。据悉,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的3座通航孔桥之一,靠近香港侧,设计为H形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代表港珠澳大桥三地中的香港、澳门和珠海。该桥段分4跨共长1 150m,最大跨度458m,主塔为56号和57号索塔,高度为163m,约相当于50层楼高,属于整座港珠澳大桥中桥跨最大、主塔最高的通航孔桥,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结"主题造型。负责施工的中交二公局表示,青州航道桥的"中国结"造型,设置在索塔两个上塔柱之间,是索塔横梁框  相似文献   

15.
倪世元  谢军培 《安徽建筑》2006,13(5):134-134,138
肥西上派三桥桥型为单塔不等跨混凝土斜拉桥,上部结构主梁为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主塔为钢管混凝土结构,采用塔、梁、墩固接。该桥施工难度较大,文章根据该桥的具体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月8日,中交二公局港珠澳大桥项目青州航道桥索塔56号墩封顶,为顺利实现主跨合龙、全桥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墩高163m,约50层楼高,为港珠澳大桥第一高塔。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共有青州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九洲航道桥3座通航孔桥。中交二公局一公司承建的青州航道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桥跨布置110+236+458+236+110=1 150m,最大跨度达458m,主塔高度达163m,是港珠澳大桥桥跨最大、主塔最高的通航孔桥。(摘自"中国工程建设网"2015-01-13)  相似文献   

17.
尉蓉菲  周建宾 《山西建筑》2011,37(25):164-166
结合某大桥施工实际,介绍了矮塔斜拉桥索塔和主梁设计,并从支撑体系的布置和模板支设要点控制矮塔斜拉桥主梁的施工,为以后矮塔斜拉桥施工提供了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90+180+90) m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结构进行结构验算以及动力特性的分析。从施工各阶段到运营阶段,该桥承载力、变形以及截面验算均满足规范要求。通过"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了解结构自振特性以及对地震的响应情况,计算得到了该桥的基频、各阶振型以及地震作用下各墩的内力和墩顶位移。为后续矮塔斜拉桥工程设计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矮塔斜拉桥结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保华  李亚东 《四川建筑》2009,39(2):168-169,171
针对矮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分析了索塔高度、斜拉索面积、主梁抗弯刚度等主要设计参数变化对结构活载效应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矮塔斜拉桥主要构件塔、梁、索在活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为设计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9月12日凌晨,历经近13h的奋战,池州长江大桥北主塔"皮肤功能混凝土"首节塔柱成功浇筑。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索塔"皮肤功能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为目前国内首创。据池州大桥项目办副主任章征介绍,该桥的最大特点就是主塔采用一种新型的"皮肤功能混凝土"结构体系,即索塔外表面采用36cm厚白色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