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世杰 《微机发展》2005,15(10):29-32
以分组交换和TCP/IP传输协议为主要技术基础的Internet是个只提供Best-Effort的异构网络,带宽随位置和时间随机变化,由拥塞而导致的分组丢失、传输延迟及抖动不可避免。为了在Internet上有效、高质量地传输视频,需要根据信道特性设计网络和编码器接口,即JSCC(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文中在Internet视频传输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从拥塞控制、差错控制、面向传输的视频编码等几方面分析了基于JSCC的视频传输控制策略,并对Internet视频流传输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Internet视频流系统及其实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回顾了基于Internet C/S结构的几种主要的视频信号处理技术,讨论了这些技术在Internet环境下的适用性,认为目前业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不适用于Internet视频流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几种现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视频流应用系统中比较有潜力的研究领域和工业界急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实时视频流自适应速率传输策略ARTS,该策略通过丢包率和网络传输延迟抖动两种参数对发送端输出速率进行动态调整,以迭到拥塞控制的目的。实验证明,ARTS是TCP友好的,能够降低丢包率,有效地减少了客户端图像质量的震荡幅度,保持了网络带宽的高使用率。  相似文献   

4.
Internet视频流中的自适应拥塞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前Internet的尽力而为服务模式下,网络拥塞和分组丢失不可避免,视频流应用必须使用有效的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机制来改善性能。文中给出一个自适应拥塞控制与RS编码差错修复机制相结合的端到端单播视频流体系结构。所设计的自适应视频流协议AVSP以一个参数可调的加权移动速率调整策略为核心实现拥塞控制,并使用Gilbert模型进行分组丢失率估计用于决策。仿真结果表明,AVSP具有对网络可用带宽波动的自适应能力和Internet共享环境下的TCP友好性。  相似文献   

5.
视频流是在因特网上进行视频信息传送的主流方式,从视频流的原理,传输框架出发,系统讨论了视频流的关键技术,并讨论了视频流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Internet视频传输是在Internet上以流媒体的形式传输视频信息。Internet视频传输技术是许多视频应用的基础,如视频点播、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等。由于Internet主要为突发性的数据传输设计,具有连续媒体流性质的视频在Internet中传输需要解决许多问题,例如视频数据的编码和压缩问题、传输的质量控制问题、同步控制问题等等。本文介绍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无线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广泛和深入,在不可靠信道上传输视频的需求日益增长,视频编码和传输中的错误控制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全面回顾了过去10多年来的容错编码与传输技术,包括基于编码端的容错、基于解码端的差错掩盖以及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此外还对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的容错工具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容错视频编码与传输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通信与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与无线信道传输视频内容成为可能,但在这些应用环境下,视频内容会因为丢包(网络)或信道失效(无线信道)而造成数据丢失。解决信道传输错误的问题可以从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及信源信道联合编码3种途径进行改进。如今多描述编码已被证明是克服传输错误,尤其是丢包的一种有效的信源编码方法。为了使人们对多描述编码研究的现状有一概括了解,首先介绍了多描述编码的主要特征;然后分别从信源编码及信道编码的角度归纳了及现有解决丢包问题的主要方法;接下来深入讨论了多描述编码的应用与研究的新进展;最后指出了多描述编码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Internet视频传输的拥塞控制策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网络拥塞是影响Internet视频通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分析了单播和组播中视频传输的各种拥塞控制策略,并对各种拥塞控制策略的带宽利用率和服务灵活性进行了比较,对提高Internet视频传输的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现有视频传输方法,包括:只考虑编码的方法,只考虑网络的方法以及源/通道结合编码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网络的视频编码算法,该算法是根据计算机网络的特性而设计的,它允许传输过程中的分组丢失,并满足视频广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现有视频传输方法,包括只考虑编码的方法、只考虑网络的方法以及源/通道结合编码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网络的视频编码算法.该算法是根据计算机网络的特性而设计的,它允许传输过程中的分组丢失,并满足视频广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杨静  方向忠 《计算机工程》2008,34(8):246-248
通过对端到端失真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运动矢量的选择对误码扩散大小的影响。针对传统运动估计算法只考虑信源端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端到端预测误差的计算方法并据此对运动矢量进行率失真优化选择。基于H.264编码平台的仿真试验表明,采用所提出的率失真优化运动估计算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在Internet误码条件下的低码率视频流鲁棒性及解码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Internet网络的视频通信必须进行差错控制,而差错控制需要准确估计视频流在Internet网络传输中产生的信道失真。对基于Internet网络的视频传输过程进行了失真分析,结合帧间差错扩散的特点和差错帧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估计包损失失真的通用模型,通过接收端提供的丢包反馈信息,可以准确估计传输中引入的失真。使用JVT/H.264编码的标准视频测试序列进行验证,该模型对信道失真的估计精度比在此之前所提出的其它模型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Real》2002,8(2):127-136
A novel scheme of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and buffer dimensioning based on the video playback tunnel and the jitter_index tunnel is proposed to guarantee th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he basic layer video stream and the enhancement layer video stream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layered video streams over the Interne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evaluated using a set of real-life video traces with the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bandwidth, traffic burstiness and network traffic loading on the statistics of jitter_index between the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and buffer dimensioning scheme is able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ffect of interlayer jitter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multiple layer-coded video streams over the Internet.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90年代以来,以蜂窝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无线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从原来的模拟无线电台、第一代模拟无线电话发展到第二代数字式蜂窝电话、数字式寻呼设备,再到即将进入市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以及正在酝酿之中的4G,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对象进行通信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人们不满足于仅仅通过无线网络传送语音,还想无线传送数据信息,实现“移动计算”的梦想。而要想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计算”,不但要  相似文献   

16.
无线局域网视频传输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无线局域网表现出极其乐观的应用前景,视频传输作为无线局域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其技术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对基于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的典型视频传输技术进行了论述,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笔者建立的区分服务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根据视频编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针对视帧传输的新的服务优先等级标识算法,即根据不同视频帧解码时的重要程度和网络的传输状况将不同视频帧的数据包标记为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质量保证。该策略是针对网络严重拥塞和极低码率视帧编码序列而提出的。实验表明,在网络严重拥塞(实际带宽低于要求带宽70%以下)、有大量数据包丢失时,也可在解码端利用差错掩盖(ErrorConcealment)技术很好地恢复出视频图像,且接收到的IP包的延迟及延迟抖动也很小,完全符合实时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范新南  邢超 《计算机工程》2007,33(3):218-220
在分析网络视频传输结构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编码器端、传输信道以及解码器端的行为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局率失真最优化模式选择算法。有别于传统率失真优化算法的局部最优化,新的算法在全局范围内达到了编码效率和错误弹性的最佳折中,从而使得系统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佳。实验表明,在与差错控制以及错误掩盖技术相结合后,新的算法大大提高了视频数据对传输错误的鲁棒性,提高了接收端的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