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模拟实现反直升机导弹发射和击中目标的过程,提出一种可视化仿真结构模型。通过Simulink建立了反直升机导弹的弹道仿真模型,利用RTW自动生成代码并编译为单独程序;通过Virtools建立了可视化仿真环境,编写了用于通信的Building Block行为模块,按照仿真结构模型建立了导弹可视化仿真系统。测试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反直升机导弹的动态仿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联合作战中常规导弹作战的实际,采用仿真方法对导弹武器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通过仿真分析,建立了导弹武器作战效能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对生存对抗阶段模型进行了量化分析.以打击机场为例,对导弹作战效能进行了仿真实验,得出了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3.
空空导弹红外导引头建模与抗干扰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战斗机红外系统攻防对抗作战与训练的仿真需要,对多元探测器导弹攻击的全过程进行建模仿真。提出基于时域波形特征分析的目标识别建模技术,提高了导弹仿真结果的可信性。分析导弹抗干扰技术,建立导弹运动与制导通用计算模型,通过导弹的飞行速度特性和可用过载共同确定导弹运动特征,既简化了运算,又提高了精度。计算了导弹在典型攻击条件下的攻击区。通过多次计算验证,表明快速生成的攻击区特性与导弹真实攻击区特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某型无自动驾驶仪反坦克导弹在高原环境中的使用问题,通过详细分析导弹弹体动态特性,获得了导弹动态特性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以此为依据,综合考虑成本、可靠性等因素,提出了改进高原环境下导弹弹体动态特性的方案。通过建立导弹六自由度弹道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可以满足反坦克导弹在不同海拔下的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导弹仿真领域起步较早, 技术先进.介绍了日本在导弹仿真领域的相关发展, 包括导弹仿真器和仿真技术的新趋势--适用于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的仿真网络.简述了日本第一代导弹仿真器的仿真方法、导弹仿真器的发展及现状, 探讨了日本构筑仿真网络的目的、内容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袁俊 《飞航导弹》2004,(4):47-51
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已从作战领域扩展到导弹武器研制领域。阐述仿真、仿真模型和仿真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仿真与导弹武器研制的关系。以战术导弹为例探讨了仿真系统在导弹武器研制、试验、评估和降低成本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潜地导弹水下弹道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潜地导弹水下弹道特性,分析了潜地导弹水下受力情况,将导弹水下运动分为四段,建立导弹水下运动方程。鉴于潜地导弹在水下垂直发射的情况,运用四元数法建立导弹运动学方程,避免了传统欧拉角方程的奇异性;然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导弹水下各段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较好的模拟了潜地导弹水下运动,为进一步研究潜地导弹水下运动及出水姿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某型导弹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导弹姿态控制系统的功能及组成部分.仿真试验是武器研制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对导弹武器控制系统性能指标全面准确的验证;本文介绍了分布交互仿真方法、仿真硬件CAN总线和嵌入式计算机PC/104以及硬件的典型特点,并且给出了一种基于总线的导弹姿态控制系统的分布式仿真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检验、评估电子对抗装备对导弹的干扰效果,提出了一种结合导引头外场挂飞干扰试验和导弹飞行仿真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导引头挂飞干扰试验实测数据建立导引头电子干扰效应模型,再结合导弹数字仿真系统,通过在干扰条件下重复进行大量导弹飞行仿真试验来评估导弹电子干扰效果.以烟幕对电视制导导弹干扰效果的试验评估为例,演示、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评估结果可信、效费比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导弹蒙特卡洛仿真的效率与可靠性,减轻设计人员开发负担,建立了基于Isight的导弹蒙特卡洛仿真环境,实现了弹道参数模块、气动分析模块与弹道仿真模型在环境中的无缝集成,并采用Isight提供的蒙特卡洛工具完成导弹打靶仿真试验。基于上述环境,在考虑发射角误差与随机阵风因素条件下,对某型反坦克导弹六自由度弹道进行蒙特卡洛打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Isight的导弹蒙特卡洛仿真环境能够实现仿真模块快速设置、仿真流程自动化运行以及仿真结果智能化分析,极大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验证了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新型作战力量和新型作战信息系统的变革,有效开展作战仿真实验,对作战仿真实验的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在战法创新与仿真验证、武器装备作战运用仿真实验等实践过程中,结合作战仿真实验的环境条件构设与参数化配置、仿真实验的规划与设计、组织与实施、评估与分析等活动过程特点,提出了作战仿真实验"可变、可模、可控、可测、可评"的"五可"仿真实验模式.该研究对作战仿真实验平台系统设计与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参考价值,对作战仿真实验实践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人直升机飞控系统性能地面测试的实际需求,研究设计测试飞控系统性能优劣的仿真平台.以某型"单旋翼风扇共轴"式无人直升机为对象,给出半实物仿真平台实时工作流程,依据动力学知识进行数学建模,论述了设计方案等内容,通过悬停状态仿真对平台功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平台可近似模拟飞控系统的运行环境,有效验证飞控系统的逻辑功能与品质.  相似文献   

13.
线性调频和巴克码组合调制雷达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雷达在现代电子战争中采用单一的线性调频或单一的相位编码信号容易被敌方电子侦察设备截获的问题,提出一种脉内线性调频、脉间13位巴克码相位编码的组合调制信号形式.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给出信号的模糊图、距离分辨力、速度分辨力以及低截获概率(LPI,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信号波形具有近似"图钉"型的模糊图和良好的距离及速度分辨力.最后进行了LPI性能分析,表明该信号形式降低了截获概率因子,提升了雷达的LPI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脉冲末修子弹设计中脱靶量、落地时间、弹着角等优化目标间的强烈冲突性问题,以其修正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初始高度、初始落速、单个脉冲发动机冲量为决策变量,以打靶误差、落地时间、弹着角、脉冲发动机耗能为目标函数的三种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MOEA/D算法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求Pareto最优解较符合工程实际问题,有助于设计人员选择合理参数优化弹道,对多脉冲修正子弹的总体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破甲杀伤双用途子母弹毁伤效果仿真,即在计算机上利用仿真法对一个目标“发射”几百枚至上千枚“火箭弹”,而其统计的“射击”结果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及精度,统计结果还可检验或修正解析算法的结果和模型。仿真步骤包括:目标仿真、单发母弹(子弹散布中心)仿真、子弹炸点(落点)仿真、毁伤判定及毁伤效果统计。  相似文献   

16.
一种具有低截获特性的组合调制雷达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雷达在现代电子战争中采用简单调制的电磁波信号容易被远距离的敌方电子侦察设备截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线性调频和Taylor四相码的组合调制雷达信号,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给出了信号的波形,画出了模糊图,分析了距离分辨力、速度分辨力和低截获特性,结果表明该信号具有线性调频和Taylor四相码2种信号的优点,是一种具有“图钉”型模糊函数的低截获概率信号.  相似文献   

17.
月球探测器返回具有再入速度大,动力学耦合剧烈以及误差作用明显的特点。利用标准弹道法研究了低升阻比月球探测器的再入制导问题。得到2 000 km和3 000 km航程的标准弹道;讨论了基于时间变量进行增益反馈的制导方法,给出2 000 km航程下的最大单项误差仿真结果,并针对两种航程进行了Monte-Carlo抽样。考虑到时间积分模式不能全面的采集关键点信息,引入能量作为标准弹道的离散量;针对有初始速度偏差时标准弹道与实际弹道初始能量不一致的情况,提出能量比例尺的概念,很好地解决了能量匹配的问题。Monte-Carlo仿真表明:基于能量的标准弹道法精度明显提高,2 000 km航程下纵程偏差在10 km以内,3 000 km航程基本控制在30 km以内。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当前"统计模型及自适应滤波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机动频率模糊自适应目标跟踪(FAMF)算法.通过模糊控制方法,在线调节"当前"统计模型的机动频率参数,使模型对不同的目标机动模式有更强的自适应能力.在想定初始条件下,对FAMF算法进行Monte Carlo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FAMF算法运行稳定,适应能力强,有效的提高了"当前"统计模型的跟踪性能,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秦涛 《兵工自动化》2022,41(6):67-72
针对某分队级战场抢修(battlefield damage assessment and repair,BDAR)行动仿真训练评估系统,提出一 种仿真训练评估指标选取方法。从不同行动阶段的具体战场抢修任务分析入手,按照“ 任务(Task)-任务需求 (Requirement)-能力指标(Index)”的映射思路,建立相应行动推演模块的任务需求体系,并以“损伤评估与技术检 查”训练模块为例,在预选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传递闭包法的模糊聚类分析模型选取符合预期的战场抢修能力 评估指标。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了任务与能力之间的映射关系,有利于在评估中发现遂行任务能力的具体短 板,可为基于行动仿真训练的分队级战场抢修行动训练评估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苑征 《兵工自动化》2015,34(8):68-71
为提高对助推段弹道导弹轨迹跟踪的精度,设计一种"红外卫星-地基雷达"航迹融合算法.通过建立传感器量测和航迹融合的仿真模型,结合凸组合融合法和协方差交集法,分别实现了天波超视距雷达和红外预警卫星配准后航迹数据的融合,以及天波超视距雷达和红外预警卫星配准后航迹数据的融合.通过仿真证明了在进行航迹融合后的跟踪结果较SBIRS单独的跟踪结果精度更优.设计的凸组合融合法和协方差交集法的跟踪结果精度可以满足针对弹道导弹的早期预警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