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的钻关井泄压均采取放溢流泄压方法进行泄压,但受环保等因素限制,该区块主要采取关井自然泄压.为了寻找适合低渗透油层的钻关方法,尽量减少钻关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整个钻关期间,根据钻关井压降时间、压力变化、溢流量情况及油水井的地层发育和连通关系等因素分析,积极探索新的、适用于外围低渗透油田的钻关泄压方法,有效缩短钻关周期,保证钻井进度,同时使加密井区及时恢复注水,延缓老井产能递减速度.  相似文献   

2.
艾池  高见  冯福平  黄芮  郑惠峰  王远航 《当代化工》2016,(12):2845-2847
针对注水后低渗裂缝性储层地层压力和注水井泄压时间难以确定,影响调整井安全钻井的问题。结合低渗裂缝储层渗流特点,运用变形双重介质渗流理论,建立泄压后储层动态地层压力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关井泄压和溢流泄压方式下泄压区地层压力分布随泄压时间变化规律。应用预测泄压过程中泄压区地层压力分布变化规律得出不同泄压方式注水井的钻关时间,制定注水井的钻关方案。研究表明,泄压区内裂缝连通低压处起提高泄压效率的作用;关井和溢流泄压过程,注水井井底压力不应作为衡量待钻点处地层压力的指标;应用对泄压区地层压力预测指导注水井进行钻关,满足安全调整井钻井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在井控过程中一般采用"四七"动作关井程序。普遍认为硬关井的优点是关井迅速,地层流体侵入量少,关井套压小,但缺点是对井口及井眼冲击震动大。软关井又会引起地层流体进一步侵入井眼,其最终结果是后者引起的对井口、套管鞋处及井底的压力增高。到底孰优孰劣,针对关井方式的选择,本文阐述了硬关井、软关井原理、适用条件和操作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在井控过程中一般采用"四七"动作关井程序。普遍认为硬关井的优点是关井迅速,地层流体侵入量少,关井套压小,但缺点是对井口及井眼冲击震动大。软关井又会引起地层流体进一步侵入井眼,其最终结果是后者引起的对井口、套管鞋处及井底的压力增高。到底孰优孰劣,针对关井方式的选择,本文阐述了硬关井、软关井原理、适用条件和操作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调整井钻井过程中受地层出水的影响,深入研究了影响钻井中导致地层出水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际原因,对注水井进行边放溢流边钻井或者直接关井停注泄压、或者通过套管封隔、压井等措施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松辽盆地某低渗透油田共有提捞井840口,开井342口,停捞报开176口,关井322口,捞油队伍6支,卸油点5个,年捞油量3.4万吨以上。在实际关井498口井中,采油厂计划关井95口,其余的403口(176口停捞报开、高含水关井196口、油水不出关井173口、掉堵关井7口、套变关井3口,土地及道路问题关井24口)提捞井均已变为四类井或长关井。本课题就目前提捞井存在的生产问题开展现状调查和潜力分析,针对性采取治理对策,为突破疑难问题井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油田稳产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前,现场广泛采用关井测压试井方法获得地层压力及地层参数,但在气井中往往遇到困难,有些超高压气井关井后井口压力很高,其井内管柱和井口装置都难以承受这样高的压力;对于低渗透气层关井常常需要数周的时间,才能获得满意的压力恢复曲线资料,对产能影响较大。针对这些问题,雅克拉采气厂通过不关井,只改变工作制度的方法来改变产量,测取井底(或井口)压力的数据变化,运用多孔介质气体不稳定渗流理论,得出基本方程,通过计算并拟合确定油气藏的目前平均地层压力、地层有效渗透率和表皮系数等参数。  相似文献   

8.
针对外围油田"注水难放溢更难"的钻关特点,及其储层导特点。通过多年研究实践,较为成功地预测出待钻井处地层压力增值,进而合理设计钻井液密度,打破了钻外围调整井300m以内注水井关井恢复压力不超过3MPa的钻关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随着北北一区进入后续水驱,地层压力不断下降,同时,针对PⅡ7~GⅠ4+5新钻井,研究区部分注入井钻控关井,造成供液不足出现低产、低效井特别多,严重的甚至关井停产。为了更好的管理钻控区生产井,减少钻控对本队产量的影响,降低作业井次的发生,开展对钻控地区机采井管理办法的探索和研究,通过控制套压、调整生产参数、间抽等方法的摸索,为今后钻控区机采井管理及钻后恢复产能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压力恢复关井时间的问题,本文通过供气边界影响的关井时间确定方法、常规的关井时间确定方法和结合曲线形态确定合理关井时间的方法,计算汪家屯气田动态监测的气井关井时间,最终确定出合理的关井时间。结果表明:汪家屯气田合理关井时间平均为22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大庆西部外围不出径向流直线段井进行统计及分析,从渗透率、启动压力、关井时间长短、层间窜流、注水开发、井间干扰等方面分析对测压曲线形态的影响,以便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外围低渗透油田的特性,为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2.
曙178块已进入开发晚期,区块开发矛盾突出,边底水锥进,油井高含水。大部分油井因采油速度低、高含水关井,严重制约油藏高效开采。经过长时间关井压锥,在重力作用下,油水重新分布运移,为油井挖潜提供了有力条件。  相似文献   

13.
钻井行业存在工程事故风险,工程事故又包括有井下事故、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等,井下事故则包括断钻具、卡钻、钻头事故、固井事故、电测事故等,本文主要讲述某井发生溢流复杂后,长时间关井处理溢流造成井下钻具压差卡钻,在压稳井后处理卡钻期间采用倒扣器打捞井下落鱼。经过该井实践分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倒扣器使用方法、处理井下钻具事故经过及经验总结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沛熹 《化工设计》1989,9(3):34-38
本文结合爆炸实例讨论了工业厂房防爆的育关规定,指出了泄压设施的合理设计和泄压材料的正确选择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欢127块开发时间的延长,开发效果逐年变差,停关井逐渐增多,截止2010年底,区块共有停关井212口,占总井数66.7%。导致油井停关的原因有四个方面:油井水淹、油井出砂井况变差、原油黏度高、井间汽窜。针对油井关井四方面原因分别采取对应措施,对应复产,取得了显著的复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油库工艺管线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出现憋压等问题,导致管线设备受到损坏,影响油库运行效率。而采取泄压技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确保管线设备运行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基于此,首先,确定油库工艺管线泄压的作用,其次,分析当前采取的泄压方式,最后,研究油库工艺管线泄压方式优化措施,为今后我国油库工艺管线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7.
针对桩西多层系边底水油藏由于底水锥进导致含水上升快、增产措施单一、剩余油挖潜难度大等问题,利用关井后水锥缓慢降低的原理,开展换层轮采技术研究。在进行底水锥进与压锥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优选具有典型底水特征的桩1-39井,数值模拟研究了影响关井压锥效果的因素。现场试验5井次,并统计分析了影响试验井压锥效果的生产动态因素和地质因素。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换层轮采技术是一种有效控制底水锥进的方法,能够提高多层系边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云南化工》2016,(1):60-63
油田老井的挖潜改造对提高采收率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套管开窗侧钻井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工艺流程;针对某油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实施侧钻井的必要性和施工要求,简要介绍了施工步骤。该井侧钻后,日增产油量约4.5 t,实现了老井的重新利用。该技术对治理低渗透油田长关井或中高含水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确定气藏参数的方法常常是关井测压。然而,我国有许多气藏渗透率特别低,压力恢复所需的时间特别长,有时长达几个月。因此,有必要研究根据气井生产史确定气藏参数的方法,避免关井给生产带来的损失。本文对具有生产记录的气井,采用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反求地层参数,并用标准化时间和标准化压力半对数图,作为检验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标准。实例对比表明,对于没有关井测压的气井,可以用该方法反求气藏参数。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突然升高的输油管道压力,如果升高值超出了预先设定的泄压阀的压力值的话,压力就会经由泄压阀被泄至储油罐或者泄放管道里,有效的保护输油管道。尽管如此,泄压阀仍然比较频繁的发生渗漏事故,最终影响到功能的有效实现。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输油管道先导式轴流泄压阀渗漏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