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静态密闭氡室中,结合气溶胶的沉降和凝并理论以及气溶胶浓度的变化实测结果,实验测定了不同粒径处气溶胶粒子的沉降系数和凝并系数。研究表明,随着气溶胶粒子的粒径从58.7 nm增加至436.4 nm,沉降系数从2.11×10-5s-1减小至1.55×10-5s-1(285.2 nm),再逐渐增加至1.72×10-5s-1;凝并系数从2.12×10-9cm3·s-1减小至3.82×10-10cm3·s-1。沉降系数、凝并系数变化规律同以往研究规律类似,测量值与其它实测值范围较为接近。综合考虑氡室中气溶胶的沉降和凝并规律,在氡室模拟正常环境(气溶胶浓度10 000 cm-3)情况下,"最稳定"粒径出现在252.6 nm,其浓度减小5%的时间约为40 min,该值对于氡室中气溶胶浓度的稳定控制及氡子体浓度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测试往氡室中充入气溶胶对氡室氡浓度的影响,及测试在不同氡浓度及气溶胶浓度的条件下气溶胶对氡子体的吸附.实验结果显示:气溶胶对氡室氡浓度的稳定性没有影响,不同气溶胶浓度则会改变氡子体的结合状态,从而影响氡子体的扩散系数,所以会影响总量测量仪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3.
4.
5.
6.
RIUM氡室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氡室进行了简要描述,给出有关的性能指标,对氡室建成后十年来在氡及氡子体测量仪的检定、刻度与测试服务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同时展望了氡室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采用AVR单片机作为主控器的氡室浓度智能控制系统,阐述了ATmega128单片机与温湿度传感器、氡室制冷系统和除湿系统等部件接口,实现氡室内浓度稳定的软、硬件技术要点.此外,控制系统既可以独立完成对氡室浓度的监控,也可以通过RS-232C接口与PC机通信,组成基于PC机的氡室浓度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9.
氡在氡室中是一种动态稳定状态,为了更准确的监测氡室中氡浓度的变化,文章主要对氡室首次补氡期间氡及子体的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行理论推导和平衡系数对FD125监测曲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修正,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为氡室氡浓度监测曲线修正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邢雨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6,(1):155-155
由于各种氡和氡子体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校准方法及稳定性不同,测量结果间差异明显,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和校准装置,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氡室是可提供氡及氡子体浓度均匀稳定且可调的密闭空间,与氡及子体的计量标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氡室是第三代标准氡源,氡室漏气率是影响氡室准确、可靠和安全运行的关键参数。介绍了一种测定漏气率的方法并讨论了氡泄漏对环境的影响,经实验验证该方法是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测定漏气率方法,且氡泄漏对环境的影响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氡是构成天然辐射本底的主要成分,是辐射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已知标准氡活度浓度的氡室对氡测量仪器进行刻度校正和性能检验,是氡测量中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氡室通常由标准镭源以及氡活度浓度和湿度可以稳定调控的箱体构成,其中放射性镭源的获取及安全管理,常常给氡室的制造和推广使用带来困难。本研究依据地表深层土壤中氡活度浓度高且长时间稳定的特性,研制出了一种基于土壤氡源的湿度可调控的简易氡室系统。该系统利用不同比例的土壤气体和空气混合,调节氡活度浓度;利用电除湿,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湿度。实验结果表明,该套氡室系统氡活度浓度能够在826~5 852 Bq/m3范围内稳定调节,相对湿度能够在30. 8%RH~70. 6%RH范围内调节,氡活度浓度和湿度的稳定时间都能超过40小时。该氡室系统摆脱了镭源的限制,简单且易于实现,能够应用于测氡仪标定或检验实验,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有望推广应用于测氡仪的比对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采用TMS320F2812 DSP作为主控器的氡室浓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TMS320F2812 DSP的温湿度控制、氡浓度控制及SCI通讯接口等部分。在对以往氡室浓度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案,实现氡室浓度的无差调节与稳定性,为氡室标定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气中氡子体和气溶胶粒子的行为规律,研究了一种小体积氡室中氡子体状态参数稳定调控方法,即通过调节小体积氡室总换气率和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实现氡及氡子体浓度、平衡因子和未结合态份额等状态参数稳定调控方法。建立了调控物理模型,根据模拟条件甄选氡子体和气溶胶粒子行为参数,采用Matlab模拟计算了小体积氡室氡子体状态参数的调控范围,并将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对,部分验证本文建立的调控方法。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调控方法可在小体积氡室内实现氡子体浓度、平衡因子和未结合态份额的稳定调控。本研究建立的调控方法为实验研究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氡室系统运行的大量实验,研究了氡室废气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问题。实验表明,氡室运行后废气的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微弱的,低于国家标准。最后,提出了进一步降低其影响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氡扩散运移理论,建立了水体内氡迁移的一维微分方程,推导了水中氡浓度及水体表面氡析出率的计算公式;研究了水底射气介质氡析出率、氡传输速率、水中氡扩散系数以及水体深度等参数对水中氡浓度和水体表面氡析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时,(1)同一深度处的水中氡浓度和水体表面氡析出率均随水底射气介质氡析出率的增大而增大;(2)同一深度处的水中氡浓度随氡传输速率的增大而减小,而水体表面氡析出率随氡传输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当氡传输速率大于1×10-6m/s时,氡传输速率的变化对水体表面氡析出率的影响不明显;(3)同一深度处的水中氡浓度和水体表面氡析出率均随水中氡扩散系数的增大而增大;(4)水体表面处的水中氡浓度和水体表面氡析出率均随水体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为了验证氡浓度可能存在垂直分布规律,通过被动式测氡法——活性炭盒测氡法开展了氡浓度垂直分布规律的验证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实验场所的0.04m至3.01m处氡浓度从73.12Bq/m3降至51.89Bq/m3,初步验证了氡浓度上低下高的垂直分布规律。之后,在同一场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再次验证了之前的结论。该规律对地下建筑内的工作人员的剂量评价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