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谷悦 《中国食品》2014,(12):78-81
<正>小龙虾最好吃的时候是五到十月份,黄满肉肥,连大螯上的三节都是从头塞到尾的弹牙雪肌。如若再配上一杯扎啤,就可以享受那炎炎夏日里的一片清凉。小龙虾自然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它也会被流言"缠身"。所以在夏天到来之际,我们一起击碎谣言,痛快地吃上几顿麻辣小龙虾吧。小龙虾的真实身份在之前,网络上有传小龙虾是虫子,但是其实,小龙虾真的是虾,并不是所谓的虫子。小龙虾是存活于淡水中的一种甲壳类动物,学名克氏原螯虾,也叫红螯虾或者淡水小龙虾。克氏原螯虾是甲壳类中分布最广的外来入侵物种。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小龙虾头等副产物,探讨小龙虾头作为食品加工原料的可行性。本文以广西稻田养殖小龙虾头为原料,采用国标测定虾头中蛋白质、脂肪、灰分、氨基酸、脂肪酸等基本营养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虾头中呈味核苷酸和有机酸含量,并通过电子舌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对新鲜虾头整体滋味和气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营养组成来看,小龙虾头营养丰富,其中主要以粗蛋白(10.92 g/100 g)和粗脂肪(9.05 g/100 g)为主,脂肪中含磷脂4.67 mg/g;虾头中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97.28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有7种,占氨基酸总量的50.01%;共检出19种脂肪酸(9种饱和脂肪酸、10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有57.94%。从风味组成来看,虾头中的氨基酸、磷脂以及脂肪酸都是重要的风味前体物质;除此之外,在新鲜虾头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900.70 mg/100 g,鲜、甜味氨基酸占39.88%;虾头中的呈味核苷酸和有机酸也为虾头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滋味;并且虾头的电子舌鲜味响应值为13.55,鲜味明显;在虾头中共定性出23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包括醛类、酮类和醇类等,具有...  相似文献   

3.
喜欢吃虾,似乎不仅仅是中国人,世界各地的美食者们对虾都有着特殊的偏爱。如果在聚餐中点一道虾,一定会得到所有人的欢迎。虾的肉质肥嫩鲜美,老幼皆宜,因此才备受青睐。一般来讲,虾主要分为淡水虾和海水虾。我们常见的青虾、河虾、草虾、小龙虾等都是淡水虾;对虾、明虾、基维虾、琵琶虾、龙虾等都  相似文献   

4.
利用Bligh-Dyer法提取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头胸部、虾螯、虾尾壳和虾尾肉中的总脂,利用硅胶柱层析分析比较各部位总脂中糖脂、中性脂和磷脂的含量,利用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比较磷脂种类的分布、组成及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小龙虾各部位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并与总脂、中性脂和糖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小龙虾头胸部的总脂含量最高(2.61%),其脂质种类以占总脂72.85%的中性脂为主,磷脂含量为16.52%,同时含有10.63%的糖脂;虾螯、虾尾壳和虾尾肉总脂含量在0.45%~0.70%之间,均以磷脂为主,占总脂的60%以上,其次为糖脂,中性脂含量最低。小龙虾各部位含有相似的磷脂组成,都含有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鞘磷脂(Sphingomyelin,SM)、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心磷脂(Cardiolipin,CL)及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其中PC、PE和SM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磷脂。小龙虾各部位磷脂均含有较高含量(40%)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磷脂中PUFA主要为C20:5n-3(Eicosapntemacniocacid,EPA)和C20:4n-6(花生四烯酸,ARA)。  相似文献   

5.
《美食》2021,(6)
正一碗铺满小龙虾的拌面,看上去就食欲大增,还减少了剥虾的烦恼。虽说这碗面的复杂之处在于剥虾,其实店主更下功夫的是对于小龙虾的调味,经过两三个月反复调整才最终确定了调料的用量。每一份面的浇头都是单独现炒的,鲜香微辣,面条柔韧劲道,吸收了小龙虾的汤汁,入味十足。十三香小龙虾的口味虽普遍,但是要做到让人吃过便印象深刻,能找到记忆里熟悉的滋味。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即食水产品种类,探索真空油炸技术,以单冻小龙虾虾尾为原料,通过低温真空油炸工艺制备小龙虾虾尾酥产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水分、油脂含量、酥脆性、硬度、丙烯酰胺含量为指标,选择油炸温度、油炸时间、油料质量比和脱油时间为变量,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真空油炸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真空油炸工艺的最优条件:真空度0.09 MPa,油炸温度95℃、油炸时间120 min、油料质量比3.0:1.0、脱油时间25 min,此条件下,小龙虾虾尾酥水分含量为(2.65±0.11)%,粗脂肪含量为(25.66±1.88)%,硬度为(443.21±42.36)g,酥脆性与常压油炸小龙虾虾尾酥无显著差别,丙烯酰胺含量为(11.2±0.17)μg/kg。相比于常压油炸,低温真空油炸工艺不仅减少营养损失,而且降低了油脂及丙烯酰胺含量,为提升小龙虾油炸制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餐饮世界》2014,(6):68
正在过去,很少人能理解江南人对于小河虾、小龙虾的热衷,寸头小肉中深藏的是一种扬州人特有的情怀。与白虾一样,在扬州当地,端午时节必吃的还有野生小青龙。所谓野生小青龙其实就是野生小龙虾,这种小龙虾与京城备受争议的"麻小"不同,江苏金湖的优良水质令野生生长的小龙虾通体洁净,肉质细嫩,甚至能登上宴会之席。而其之所以会在春季被冠名青龙虾,是因为这种虾在端午之前周身都是青色,虾壳薄且柔嫩,虽然虾的个头比较小,但吃起来虾肉更鲜、口感更嫩。  相似文献   

8.
为了挖掘微波在小龙虾热加工中的应用潜力,本文以水煮小龙虾为对照,通过热成像温度分析、摄影图像色泽分析、质构和脱壳完整率分析以及感官分析等方法,全面地分析了不同功率密度的微波加热对小龙虾品质(色泽、质构、脱壳完整率、质量损失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龙虾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和表壳色泽分布不均,但高功率密度和长时间的微波加热有利于小龙虾温度和橘红色泽分布趋于均匀,其中5 W/g微波加热4.5和5.5 min的小龙虾外观评分分别与水煮4.5和5.5 min的小龙虾无显著性差异。随微波加热时间和功率密度的增加,小龙虾的质量损失和虾肉的水分流失随之增加,进而影响了虾肉的质构特性、剪切特性、挤压损失和口感。对于不同功率密度的微波加热,小龙虾虾尾的口感与其质构特性和剪切特性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其中虾尾的口感与虾尾表面硬度、紧实度、含水量和挤压损失呈正相关,与虾尾剪切力、剪切能呈负相关。此外,3 W/g微波加热3.5 min的虾尾口感评分最高,且与水煮3.5 min的虾尾口感无显著差别,但非水环境下微波加热的小龙虾比水煮小龙虾更容易脱水且更难脱壳,这使得微波加热的小龙虾虾尾的形态和色泽较水煮更差。随着微波加热时间或功率密度的增加,微波小龙虾虾尾的L*和b*值有所增加,但虾尾的a*值下降且脱壳完整率的改善不明显。综上,微波在小龙虾的热加工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冰镇小龙虾     
正一小龙虾是最近十几年开始流行的夏季大众美食,也是平民化的佐酒佳肴。通常的虾类,如龙虾、斑节虾、沼虾、河虾、基围虾、白米虾,身价高于普通鱼类,高档餐馆的菜谱上,虾类的价格往往高于鸡、鸭、鱼、肉。各种虾,通过白灼、油爆、清蒸、焗烤、去壳做成虾仁快炒等等,在餐桌上承担着佐餐菜肴功能,食客们极少会对着单独一大盆基围虾大嚼。但小龙虾就可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各大城镇的街头大排档小餐馆,饕餮者围着餐桌面对的往往是一大盆艳红的小龙虾,一杯杯冰啤,持  相似文献   

10.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小龙虾是近年来兴起的重要的经济虾类,我国是其最大生产国,2018年小龙虾产量高达163.87万t,经济效益多达3697亿元。目前小龙虾的养殖模式主要包括稻虾和塘虾模式,其中稻虾模式已成为主要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之一。但是现有小龙虾标准发展滞后,多数由现有食品类标准移植过来,缺乏针对小龙虾品种特点的有关标准,因而对我国小龙虾相关的标准进行梳理,为其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针对小龙虾质量安全、生产、产业现状,分别介绍了与小龙虾相关的质量安全方面的指标参数和限量要求,以及与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相关的生产标准,并针对小龙虾现有相关标准的特点和不足,对其标准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给我国政府及其标准制定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小龙虾副产物加工产业发展,提高小龙虾利用率及经济价值,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文章以熟制小龙虾虾黄为分析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其中脂肪酸、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等风味成分,以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其含有水分(79.58±4.05)%、灰分(0.38±0.20)%、粗脂肪(5.39±0.03)%、粗蛋白(7.85±0.15)%、总糖(1.52±0.15)%;小龙虾虾黄干基中,约有30%饱和脂肪酸和70%不饱和脂肪酸,总氨基酸含量为(373.67±14.12)mg/g,其中必需氨基酸约占25%。风味成分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约为(2.34±0.18)mg/g,其中有45%呈甜、鲜味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总量达(272.98±12.56)mg/100 g,鲜味强度为3.7456 g MSG/100 g;挥发性风味物质有38种,其中酯类含量(9.580μg/g)最高。此外,小龙虾虾黄中的重金属含量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限量标准。小龙虾虾黄营养与风味成分丰富,可与虾肉共同食用,味道更加鲜美,也可加以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小龙虾副产物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以小龙虾为研究对象,探讨烤箱烤制小龙虾的加工工艺,以腌制时间、腌制液盐含量、烤制温度和烤制时间为单因素影响因子,小龙虾的感官评分和弹性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然后对烤制小龙虾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特征进行测定和分析,并以鲜虾和水煮虾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小龙虾腌制时间为30 min、腌制液盐含量12 g/100 mL、烤制温度180℃、烤制时间2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小龙虾的感官评分为9.08分、弹性为3.88 mm,与预测值接近,表明该烤制工艺合理有效;烤制处理条件下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鲜虾和水煮虾;烤制之后的小龙虾必需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较鲜虾和水煮虾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天冬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和亮氨酸的损失,其中精氨酸损失最大;电子舌传感器上的烤虾响应值鲜度、咸味和甜味均显著高于鲜虾和水煮虾。适当的烤制有利于虾肉营养物质的保存和鲜香味的挥发,同时有利于产品营养与风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对我国主要小龙虾产区不同养殖方式(池塘精养、虾蟹混养、稻田套养及藕虾套养)及小龙虾不同部位(肌肉、内脏、头壳及背壳)中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的暴露种类进行筛查,并对其蓄积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轨道阱高分辨质谱通过非靶向筛查技术对长江中下游小龙虾样品中PPCPs的种类进行筛查和鉴定。结果:本次收集的样品中共检测到并筛选出了30种化合物,其中麻醉药类物质共7种,镇痛药类7种,消炎类药物8种,其余为非常规药品或环境危害物(肠道用药、清洁剂等),共8种,不同养殖模式的小龙虾体内筛选出的PPCPs种类数量排名为:池塘精养虾=虾蟹混养>稻田套养虾>藕虾套养虾,小龙虾各部位的PPCPs种类数量排名为:肌肉>背壳>内脏>头壳,可食用部位(虾肉、虾黄)多于外壳部位。结论:不同养殖模式的小龙虾样品中PPCPs的筛选结果在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组成规律上较为相似,具体为:都以消炎药为主,其次为麻醉药和镇痛剂,最值得关注的物质为氯甲西泮。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冷冻熟制小龙虾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消长规律并确定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用微生物传统培养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手段分析了小龙虾在原料、吐沙、清洗、蒸煮及成品等加工环节中的微生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吐沙环节可使虾鳃微生物数量显著下降,减菌率达98.9%,肠道中菌落总数变化不显著。蒸煮环节可使小龙虾虾鳃和肠道中的菌落总数分别降低4.22(lg(CFU/g))和4.64(lg(CFU/g)),使虾肉中的微生物含量低于检测限,并且能够完全杀灭大肠菌群和假单胞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原料虾鳃及肠道中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与虾肉相比较低,虾鳃中主要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肠道中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吐沙环节会降低小龙虾物种丰度及多样性,虾肠道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蒸煮后虾肉和虾鳃中的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较清洗环节显著下降。研究确定了加工过程微生物的关键控制点为吐沙和蒸煮环节,为提升小龙虾制品质量安全和防腐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1.小龙虾是一种处理尸体的虫子谣谣言内容:"小龙虾是为了消灭尸体,经过基因改造而引进的,而且小龙虾都长在污水里,重金属超标。"真真相:小龙虾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虾",是一种淡水虾,它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随着不断生长和脱壳,这些重金属毒素被移出体外,所以重金属未必会超标。2.Wi Fi辐射损害健康  相似文献   

16.
麻辣鲜香的油焖大虾,在湖北流行已经好多年了。制作这道菜的主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龙虾。湖北江河湖泊众多,每年的5至9月份都是盛产小龙虾的季节。制作油焖大虾应挑选个体较大、鲜活、洁净的小龙虾。先把小龙虾放清水盆里漂一漂(见图1),再用小刷子一只只地刷洗净(见图2),然后换水继续漂洗至水色清亮。加工时把小龙虾捉起,用剪刀剪去龙虾两只虾钳的前端尖钩(以便于烹时入味,见图3),再捏住虾尾中间的一片尾翼,一拧一拉,抽出虾肠(见图4)。接着从此处用剪刀沿虾背直线剪至头部(便于烹时入味和食用时剥壳,见图5),最后从虾头部外壳约二分之一处剪开(见图6),在欲断未断时往外一拉,将虾头部的沙囊一起带出来丢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采用两步酶解法制备小龙虾副产物多肽,先用碱性蛋白酶水解提取小龙虾副产物中粗蛋白,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粗蛋白的最佳制备条件:2%碱性蛋白酶,酶解2 h,料液比1∶20(g/mL),酶解温度55℃、pH8.5,虾副产物蛋白得率最高为64.32%;胰蛋白酶二次酶解虾副产物粗蛋白制备多肽,以蛋白水解度为标准,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酶解制备多肽的工艺条件:2%胰蛋白酶、酶解4 h,料液比1∶15(g/mL),酶解温度37℃、pH8.0的条件下,虾副产物蛋白水解度为45.2%。二次酶解产物比一次酶解产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强;Tricin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图谱显示二次酶解多肽的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3.3 kDa以下;多肽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64.36%。小龙虾副产物多肽可用于功能食品及调味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关键工艺对小龙虾产品品质的影响,以小龙虾为原料,通过质构分析、低场核磁共振与感官评价等方法,研究保水剂(1%、1.5%无磷保水剂和1.2%碳酸氢钠+4%海藻糖)、干燥条件(温度:70、80、90 ℃;时间:0.5、1、1.5、2 h)及杀菌条件(100、115、121 ℃;15 min)对其水分、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分的影响,优化软包装即食小龙虾加工工艺并探究水分与质地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水剂(1.2%碳酸氢钠+4%海藻糖)添加增加了虾肉中的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含量,并显著提高虾肉的持水性,降低虾肉硬度(P < 0.05),且随干燥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虾肉水分含量显著减少(P<0.05),硬度和咀嚼性增加;而过高的杀菌温度破坏虾肉内部纤维结构,导致虾肉咀嚼性差。结果表明虾肉制品的水分含量显著影响其产品品质,同时确定了即食小龙虾加工工艺最佳条件,即添加保水剂(1.2%碳酸氢钠+4%海藻糖),70 ℃下干燥1 h,115 ℃杀菌15 min时虾肉感官品质较佳,吡嗪类化合物增加,具有炸虾特有的风味。研究结果能为软包装即食小龙虾加工产品品质的提升及产业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燕良 《四川烹饪》2010,(6):30-30
天下老饕是一家。小龙虾这个东西,在全国上下都曾横行一时,从东北至广东,自江苏到四川,嗜虾风一度席卷了全国。北京曾经流行“麻小”——麻辣小龙虾的缩略称呼,这典型的北京顽主型黑话,曾让不少人乍听时犯糊涂:难道这说的是某种新型纺织物?  相似文献   

20.
不同规格小龙虾原料加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觃栺小龙虾原料加工特性。方法以湖北潜江、洪湖地区小龙虾为原料,分析测定4种不同觃栺小龙虾S(15~25 g/只)、M(25~35 g/只)、L(35~45 g/只)、XL(45~65 g/只)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盐溶蛋白、水溶蛋白、脂肪、灰分)与品质特性(pH值、色泽、质构特性、蒸煮损失率、加压失水率)。结果小龙虾虾肉水分含量74.35%~79.57%,粗蛋白17.68%~20.17%,盐溶蛋白9.99%~14.25%,水溶蛋白2.97%~4.36%,脂肪0.38%~1.54%,灰分1.43%~1.75%。小龙虾虾肉pH值呈中性,pH值范围7.05~7.44。S觃栺小龙虾色泽、质构特性数据较好, M觃栺小龙虾蒸煮损失率较低,而XL觃栺小龙虾加压失水率较低。结论虾肉营养成分、品质特性与小龙虾产地、觃栺存在一定差异, S、M觃栺小龙虾适合生产蒸煮虾仁、虾尾制品。本文提供小龙虾原料加工特性基础数据,为小龙虾分类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