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相分析、SEM、万能拉伸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时效温度对0Cr15Ni70Ti3AlNb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Cr15Ni70Ti3AlNb合金在不同的时效温度下析出相有MC相、M23C6相和γ′相。MC和M23C6碳化物在650、670、690℃时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γ′相的含量和尺寸不断增加。时效温度从650℃升高到720℃,γ′相质量分数由4.971%增加至10.744%,γ′相晶粒尺寸由11.0 nm增大到38.8 nm。在650℃保温14 h后,基体内部析出细小的球状γ′相,当时效温度为750℃时,合金内部出现链状的γ′相,当时效温度为810和840℃时,合金中存在方形的γ′相。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室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现先增高后减小的趋势,当时效温度高于750℃后,室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迅速下降,时效温度为720℃时,合金的冲击韧性值最小。 相似文献
2.
基于Pandat热力学计算软件及Pan Ni数据库,采用热力学相平衡计算方法,研究了合金成分对低铼DD6合金平衡相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DD6合金平衡相主要为γ相、γ'相、μ相及碳化物MC和M23C6,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γ'相析出量主要由Al、Ta和Nb含量控制,随Al、Ta和Nb含量增加,γ'相析出量显著增加,固溶温度明显升高,液相初凝与终凝温度逐渐降低。C含量决定MC和M23C6的析出量,MC和M23C6析出量随C含量增加而增大。μ相析出主要受Re、W、Mo和Cr的影响,随Re、W、Mo和Cr含量增加,μ相开始析出温度显著升高,析出温度范围明显变宽,最大析出量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690合金中的相析出规律直接影响着其晶界应力腐蚀抗力。应用Thermo-Calc 软件模拟计算了690合金的成分变化和热处理温度对平衡相析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C 含量明显影响 M23C6 的析出规律,而对γ′和α-Cr 相的影响较小;Cr 含量对 M23C6、γ′和α-Cr相的析出规律都有明显影响;Fe含量对相析出规律影响很小。由此得出结论:合金固溶温度应在1050 ℃以上,等温热处理温度应在700 ℃以上。 相似文献
4.
α—Cr相在IN718合金中的析出及其热力学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热力学计算,建立了Cr,Mo及Nb与IN718合金的赝二元相图以及Cr-Fe-IN718赝三元等温截面图。研究了IN718合金中α-Cr相析出条件和化学成分对α-Cr相析出温度及析出量的影响。确定了α-Cr相析出的临界成分和不同成分条件下α-Cr相开始析出温度及析出量,同时得出了Cr,Mo和Nb含量与α-Cr相开始析出温度和析出量的关系式。利用X射线衍射对萃取相的分析及选择性浸蚀方法,验证并显示了α-Cr相在IN718合金中的存在和分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Ni含量的0Cr17Ni4Cu4Nb不锈钢在1040℃固溶后油冷和炉冷(均进行480℃时效,分别表示为OC、FC试样)两种热处理工艺下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规律,通过力学性能测试、SEM和TEM观察,探讨了Ni含量对力学性能和富铜相析出的影响.研究表明:FC试样的强度由于炉冷过程中析出了粗大的富铜相而显著低于OC试样的;随Ni含量的提高,两种试样的强度均增加,但差距在缩小,其原因是炉冷过程中析出的富铜相尺寸逐渐细小,表明Ni可以提高了Cu在γ相区的溶解度,延缓了固溶后炉冷过程中的富铜相析出;随时效温度的提高,不同Ni含量试验钢的强度降低,且Ni含量高的试验钢强度降低更显著;随Ni含量的提高,时效过程中富铜相的形核速率和长大速度增加,表明Ni降低了Cu在钢中的扩散激活能. 相似文献
6.
在富锦的TiNi合金中,通过时效热处理可出现TiNi3,Ti2Ni3和Ti3Ni4等析出物.它们对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有严重影响.日本学者采用电子衍射(ED)、会聚束衍射(CBED)、高分辨电于显微束(HREM)和X射线衍射Rielvod分析方法分析了The拆出物的相变和晶体结构.用于分析样品是用红弧炉熔炼的成分为48T-52N(8%)钮扣锭.样品真空密封在石英管中,于1刀3K下周溶处理!h,然后打破石英管水淬.后在973K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产生Tde;沉锭,时放处理后冰水淬火.金相观察表明,在50h之内,随时效时间增长,析出量增多… 相似文献
7.
《钢管》2021,(1):29-33
介绍了椎48 mm伊7.5 mm规格高强度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0Cr15Ni5Cu2Ti钢管的生产工艺情况,重点论述该材料在制管过程中的热加工(热穿孔)、冷加工及热处理和酸洗工艺,分析固溶温度和时效温度对该管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认为:0Cr15Ni5Cu2Ti管坯在热穿孔前采用1 100耀1 130益保温20 min加热工艺,实际穿孔效果较好;采用NaOH碱爆及HNO3+HF酸洗联合工艺,可较好地清除荒管内外表面氧化皮;采用950耀980益淬火保温30 min+590耀600益回火保温4 h的热处理工艺,可使0Cr15Ni5Cu2Ti成品管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动态机械分析仪(DMA)、透射电镜(TEM)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时效处理对TiNi合金阻尼行为的影响规律及其微观机制。结果表明,第二相粒子对合金阻尼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细小、弥散的Ti3Ni4相提高了TiNi合金相变过程中马氏体的阻尼值,粗片状的Ti3Ni4相对阻尼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Ti49.2Ni50.8合金中Ti3Ni4析出相在等径角挤压及中间退火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固溶态Ti49.2Ni50.8合金在450℃时效处理10~60 min以获得尺寸为37~75 nm的Ti3Ni4析出相.在450℃等径角挤压处理1道次后,时效处理10 min和30 min试样中Ti3Ni4析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用草酸电解实验结合金相观察以及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后0Cr18Ni9Ti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和耐点蚀性能.结果表明,单一固溶处理后试样具有较好的耐点蚀性,稳定化处理后虽然具有很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但是耐点蚀性较差.同时,采用交流阻抗测试研究发现固溶处理后试样表面钝化膜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NiTi basedshapememoryalloysarethemostimportantcommercialshapememorymaterials .InNi richNiTialloys ,some precipitatessuchasNi14 Ti11,Ni3Ti2 andNi3Ticanbeobservedduringaging[1,2 ] ,whichcanimprovethesuperelasticityofalloys[3] .Inmanycasesthealloyingorthermomechanicaltreatmentsareusedinordertochangethetempera turerangeofSMEmanifestation .TernaryadditionofniobiumtoNiTiwasreportedtosignificantlywidenthethermalhysteresisofthemartensitetransforma tion[4 ] .Asantypicalexample…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改善Ti2AlNb合金在高温腐蚀盐环境中的耐热腐蚀性能。方法在Ti2AlNb合金表面通过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铬及磁控溅射镀铝技术制备Al/Cr复合涂层,分析涂层热腐蚀前后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并探究涂覆Na2SO4盐膜的试样在不同温度下(750、850、950℃)的热腐蚀行为。结果Al/Cr复合涂层组织均匀致密,且与基体结合良好,厚度约73μm,由表及里依次由Al沉积层、Al/Cr合金层、Cr沉积层、Cr扩散层四部分组成。经不同温度Na2SO4盐热腐蚀后,Al/Cr复合涂层腐蚀程度均显著小于合金基体。涂层试样经750~850℃Na2SO4盐热腐蚀后质量变化较小,850℃腐蚀增重仅0.525 mg/cm^2,而经历950℃、40 h熔盐热腐蚀后失重达到73.571 mg/cm^2,且试样截面出现剥离、脱落现象,Al/Cr复合涂层抵抗热腐蚀能力减弱。结论具有涂层保护的试样抗热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合金基体。Al/Cr复合涂层在750~850℃Na2SO4盐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热腐蚀抗力,而更高温度段(850~950℃)的热腐蚀抗力下降。Al/Cr复合涂层在Na2SO4盐环境中良好的抗热腐蚀性得益于涂层中Al、Cr元素氧化形成以Al2O3、Cr2O3为主的混合氧化膜,有效阻碍外界氧气及腐蚀性介质侵入基体。 相似文献
18.
0Cr18Ni10Ti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带有正四棱锥形金刚石压头的Vickers显微硬度计对0Cr18Ni10Ti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焊缝、母材,熔合区及热影响区的压痕尺寸效应进行了研究,实验载荷为0.098-4.9 N,载荷保持时间均为10 S.结果表明,接头各区域的显微硬度在较小的载荷下随实验载荷的增加而减小,当载荷超过1.96 N时各区域硬度值基本保持恒定.采用PSR模型对接头各区域硬度值随载荷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描述,得到的HVPSR与1.96 N载荷下的实验结果间的误差小于3%.在2.94 N的实验载荷下沿垂直接头方向连续进行了微压痕测试,得到接头在不同位置处的显微硬度分布曲线,并对接头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