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运用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分析了城市化与住房的相互关系,最后得出以下结论:①住宅的发展规模和居住水平与城市化的程度密切相关;②当中国人均居住面积实现9平方米小康水平之后,住宅建设要从以追求数量、面积的导向转为以提高质量和改善住区的环境为主,以实现住宅的可持续发展;③受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地域差异的影响,中国的住宅投资和消费水平也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与南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展望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初步探讨了在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及信息化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认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由二产逐渐向三产演变,国际竞争优势产业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条件,并从集中与分散、数量与质量两个角度分析世界城市的地域差异将越来越大,认为城市的区域化和个性化特征日趋明显,指出大城市的增长和城市群的继续出现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3.
罗晓玲  蒋毅 《四川建筑》2009,(Z1):49-50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住房问题作为诸多城市问题之一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粗略探讨了我国城市化水平及其与城市问题之间的联系,以及我国城市问题现状与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化滞后与需求市场低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认为,我国目前需求市场疲软,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过低,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是造成这一个现状的重要因素,并指出我国现行的城市化模式不能解决我国需求疲软的问题,要解决这一总理2,必须实行以劳动力转移为特下的真正的大规模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5.
该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提出了中国城市化规划的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城市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汤茂林  姚士谋 《城市规划》1999,23(6):28-32,36
分析了江苏省城市化的现状特征;通过对江苏省城市化的相关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分析和预测,给出了江苏省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指标方案。  相似文献   

7.
论区域发展差异与总体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关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统计数据,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全国总体城市化水平的影响.证明了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带动作用递减,进而得出了区域间的发展差异程度过大会导致全国总体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滞后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9.
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李振福 《规划师》2003,19(3):64-66
目前,关于城市化水平的研究往往只把人口城市化作为惟一的测度指标。应全面考察该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等诸多要素,综合评价城市化水平。文章认为,对城市化的综合水平进行量化研究,应选取综合测度模型。该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多个指标,从城市发展潜在力、经济力、装备力多个方面对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区域特性与矛盾差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差异显著,它是未来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出发点.为更好地与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结合起来,拟从沿海、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角度分析与探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1.
对1870年以来荷兰的城镇化与城市区域规划发展演化的过程进行阐述,揭示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多元的公共利益的角色,同时也改变了与其相伴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与协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城市化进程不仅关系到区域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区域平衡和区域生产效率,关系到区域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应根据不同的区域发展机制制定相应的城市化政策和战略,按照21世纪议程,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有利时机,在大力促进城市化的同时,将区域的总体利益摆在首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镇化进程规模空前,因影响深远而举世瞩目。中国城镇化现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速度差异、城镇规模差异、二元结构差异等矛盾问题日渐显现,系统分析城镇化发展特征、理清其发展问题并明晰发展路径显得尤为必要。在深入分析中国城镇化发展空间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指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挑战,然后从政策支持、市场调节、行政组织和规划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转移向城市地区的过程。一是人口的空间集聚;二是经济空间的集聚。前者表现出来就是城镇化水平提升,而后者则表明生产要素的集聚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即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相关性。基于此,该文以湖北省为例,利用多元回归法证明GDP和城镇化水平高度相关。进而从区域经济差异的角度分析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湖北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新思路:从"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产业推动"三个角度引导湖北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1950至1970年代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法国在城市边缘和郊区进行了以大型住区为主要形式的大规模社会住房建设,虽然有效缓解了战争破坏和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短缺,却因廉租性社会住房在城市特定地区的大量集聚,以及大型住区本身存在的选址远离中心、建筑形式单调、空间尺度夸张、建设质量低下、设施配套缺失等不足,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引发了居住空间的社会分化现象,并在1980年代随城市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而不断加剧,迫使法国城市不得不从社会、经济、环境、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实施一系列城市政策和项目计划,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和更新改造,以抵制社会排斥,鼓励社会混合,促进城市整体和谐发展。文章通过梳理法国社会住房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住房的建设发展,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旨在为当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城市的社会住房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文化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讨论了全球化、城市化加速发展背景下,中国城市建设的文化失范问题,提倡以多层次区划综合分析为基础建立科学的城市文化判断标准,引导和规范城市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7.
都市化时代的中国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 《时代建筑》2003,(1):31-33
中国的都市需要视觉艺术与城市建筑及营造的积极互动,在都市的时代,中国新艺术的出路和希望在于树立属于本土,属于自身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8.
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住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臻  郑宙青 《华中建筑》2005,23(Z1):10-14
新城市主义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该文试图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方法,以及新城市主义对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并以浙江金华市金东新区居住新区设计为例,介绍了新城市主义方法在中国城镇居住区规划中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