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2.
人为预制含特定几何参数的对称环状V型缺口是新型金属棒料低应力旋弯致裂精密下料的关键工艺之一,合理的缺口效应不仅降低下料所需外载荷,还能有效节约下料时间.为获取合理缺口,使用细观损伤理论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金属棒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剪切GTN模型,对缺口张角为30°、60°和90°对称时进行分析;结合ABAQU... 相似文献
3.
4.
小冲杆试验参数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冲杆试验(small punch test,SPT)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微试样试验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通过极少量试样材料进行试验就可以得出材料的诸多性能。由于小冲杆试验过程很复杂,如果想直接用分析的办法得到令人满意的解析解很难,早期的一些研究也多重于经验公式的推导。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方法(FEM)作为一种模拟分析工具逐渐应用到小冲杆试验研究中,文中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小冲杆试验过程,并对试验中的钢珠直径d、下夹头直径D和试样厚度t以及摩擦因数μ的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考察分析,发现试验结果对t的微小精度差异相当敏感,因此在圆片试样制备中要特别注意试样厚度t的尺寸精度。此外因为目前小冲杆试验参数D和d还不是很统一,因此对D、d不同而引起的载荷一位移曲线变化趋势的讨论将有助于分析比较不同研究者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6.
7.
8.
蠕变现象的小冲杆试验研究--蠕变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根据小冲杆试样实测中心挠度求蠕变应力的问题。包括:借助“表征”概念,将试样中心点视为整片试样的表征点;利用压力容器薄膜理论之力平衡关系确定特定时间状态下试样中心区域的应力状态,推导小冲杆试样中心点的蠕变应力估算公式;按该估算公式处理12CrlMoV钢在特定试验条件下获得的小冲杆变试验数据,并对比由此求得的蠕变应力-时间关系与有限元计算的同类结果,根据两者的一致程度判定应力计算模型和工程估算公式的可信度。最后,文章还对具体如何确定特定小冲杆试验之表征蠕变应力值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通过小冲杆试验对锻造A350各向异性材料沿着轴向和周向两个方向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所做的小冲杆试验数据和试样金相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冲杆试验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评价各向异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常规拉伸材料和小冲杆试样的断口对比分析,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断裂机理,为小冲杆试验与常规拉伸试验相关联提供了事实依据,同时也观察到试验中的尺度效应,小冲杆试样断口形貌韧窝尺寸要大于常规力学拉伸试样断口韧窝尺寸,本试验尺度下的小冲杆试样仍能够与常规力学试验数据有效地经验关联。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从细观损伤角度预测拼焊板成形极限的Gurson-Tvergaard-Needleman(GTN)损伤模型,用有限元逆向法确定了损伤模型中的各损伤参数。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耦合基于Mises屈服准则的弹塑性GTN损伤模型,对拼焊板半球凸模胀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设计了拼焊板半球凸模胀形物理试验,试验过程中通过改变试件的宽度得到了不同应变状态下完整的拼焊板成形极限图,并与GTN细观损伤模型预测到的拼焊板成形极限图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GTN细观损伤模型预测拼焊板成形极限图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开U型缺口小冲杆试样对各向异性材料的轴向、周向和径向三个方向进行了不同温度试验研究,通过小冲杆能量随温度的变化,确定出小冲杆试验的转变温度TSP。结果表明,开U型直线槽小冲杆试验可以表征各向异性材料不同方向的韧脆转变温度及上平台冲击功之间的区别。结合常规小冲杆试验(不开缺口),得到开U型缺口的小冲杆试验能够更有效地应用于评价各向异性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圆盘剪的工作原理和剪切机理的研究,利用ANSYS/LS-DYNA来对圆盘剪剪切铝带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采用显示动力学模块对剪切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了铝带剪切断裂的过程,得到了铝带剪切过程中的应力、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断裂区上特定单元的应力、应变变化。仿真研究了工艺参数如重叠量、侧向间隙、带料厚度、剪切速度等对铝带剪切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了剪切品质。 相似文献
15.
镁合金在成形过程中极易产生开裂,精准的损伤预测可以为塑性成形工艺提供理论支撑。为此,基于含连续介质剪切损伤因子的Gurson-Tvergarrd-Needleman(GTN)损伤模型被应用于预测镁合金成形时的损伤演化,通过压缩试样的力-位移曲线标定了AZ31B镁合金的流动应力和剪切损伤参数,预测并验证了AZ31B镁合金在镦粗工艺下的表面损伤及开裂,扩展了模型对低应力三轴度下的成形工艺损伤预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对AZ31B镁合金在受压条件下损伤成因、裂纹扩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缩位移的增加,镁合金侧面中心区域的切应力不断增加,在此作用下基体内部孔洞沿非垂直压缩方向伸长、聚合,最终形成宏观裂纹;镦粗后的试样侧面裂纹走向与垂直压缩方向所成角度范围为34°~46°,改进的GTN模型模拟结果为44°~54°,原始GTN模型模拟结果均呈90°;改进后的GTN模型可应用于预测镁合金在轧制、热冲压等工艺下的损伤演化行为,为后续工艺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