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制备具有特殊层次结构的多功能化微凝胶,利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温敏性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pH敏感单体、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为反应性稳定剂,通过沉淀聚合合成了内部富含羧基、表面富含羟基的一系列共聚物微凝胶。利用滴定法测定了微凝胶中羧基的含量。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表明得到的微凝胶几乎是单分散的。变温动态光散射和浊度测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凝胶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随温度改变呈现两级体积相转变。 相似文献
2.
3.
利用变温核磁共振技术考察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二缩三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TREGMA)共聚形成的温敏性微凝胶p(NIPAM-co-TREGMA)的去溶胀行为。首先测定了微凝胶在不同温度下的变温核磁1H谱,结果表明,微凝胶发生去溶胀时的体积相转变温度(VPTT)随着亲水侧链—(—OCH2CH2)—3OH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去溶胀时亲水性侧链从微凝胶网络内部移到网络表面,在表面发生富集。然后进一步考察了温度升高时不同质子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的变化情况,根据T1的变化趋势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微凝胶发生去溶胀时的分子间作用。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N-异丙基丙烯酰胺系共聚及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水凝胶研究的最新进展,简要介绍该类凝胶的合成方法及交联剂选择,并对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及天然高分子等温度敏感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分别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温敏凝胶的合成及其在机械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紫外光照射及氧化还原等几种不同的方法合成了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凝胶,对凝胶的温度响应性以及力学性能等进行测试,并选择综合性能良好的光二次聚合的温敏凝胶,设计了用于控制流体的机械模型,通过试验证明了凝胶做为机械阀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并将中空纤维超滤技术应用于所制聚合物的精制;研究了PDMAEMA稀水溶液在不同的聚合物浓度、不同pH值以及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为溶剂等条件下的粘度性能(特性粘数)和PDMAEMA浓水溶液的表观粘度随聚合物溶液的浓度、pH值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作为聚电解质溶液,PDMAEMA的稀水溶液呈现出强烈的聚电解质效应,表现为具有浓度依赖性、盐溶液浓度的响应性以及pH响应性;PDMAEMA的浓水溶液(其质量分数为2%)也显示出明显的pH响应性. 相似文献
7.
选用具有优良pH敏感的丙烯酸(AAc)及温敏性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为基本原料,制备了pH/温度双重敏感水凝胶,系统研究了丙烯酸系水凝胶的基本物理性能(密度、平均分子量、交联密度、平衡态水含量、固定电荷密度等),表征了水凝胶在不同离子强度下的溶胀、退溶胀性能,并对其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水凝胶的机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H/温度双重敏感水凝胶的溶胀情况受pH值和温度2个因素控制,在同一温度下,pH值越高,溶胀率越高;在同一pH值下,温度越高,溶胀率越低。 相似文献
8.
用K2S2O8引发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制备聚N,N’-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大分子,并以MBAA为交联剂、K2S2O8为引发剂,再次通过自由基引发方式,将其引入丙烯酸(AA)凝胶网络中,制备出新型的P(DMAEMA/AA)半互穿网络凝胶.实验证明,P(DMAEMA/AA)半互穿网络凝胶具有离子响应性和pH响应性.在离子响应时当NaCl溶液浓度达到0.08mol/L时,凝胶的体积基本保持不变,而且与普通PAA水凝胶相比,此半互穿网络凝胶的动态力学性能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含羟基的反应性微凝胶。运用BP神经网络对交联单体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十一烯酸用量与交联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乳化剂对微凝胶稳定性的影响及操作方法对微凝胶交联度、羟基分布的影响。同时发现制备的微凝胶粉末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再分散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CS-PMAA)聚电解质纳米粒子,并对其组成和形态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谱图(XRD)证明了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形成,结合自动电位滴定和电导率滴定确定了CS-PMAA的实际的氨基/羧基含量,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数据表明成功合成了分散液较好的纳米颗粒,同时研究了pH值对粒径的影响.数据表明,所合成的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pH响应性.pH=5左右粒径在180nm左右,在pH=3和9时粒径较大,在强酸和强碱性的条件下(pH<3和pH>9),粒径又逐渐减小.由于合成的粒子粒径较小且结构均一,具有较高的pH敏感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N-乙烯己内酰胺(VCL)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分别采用沉淀聚合、溶液聚合及分散聚合方法合成了聚(N-乙烯己内酰胺)(PVCL)。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粘度法测定了产物的特性粘度,并考察了溶剂(或分散介质)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特性粘度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溶液聚合中,溶剂用量30 mL,引发剂占单体摩尔数的2%,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75℃;沉淀聚合中,溶剂用量35 mL;分散聚合中,海藻酸钠质量0.7 g时,制得的PVCL特性粘度最大,单体转化率最高。利用分光光度计考察,显示PVCL的LCST在33℃附近,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温敏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酸(AA)为原料合成了接枝共聚物。考察了淀粉丙烯酸质量比、引发剂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和产物印花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m(淀粉)∶m(丙烯酸)=1∶4;m(过硫酸钾)∶m(淀粉)=0.25∶1;n(过硫酸钾)∶n(亚硫酸氢钠)=2∶1;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单体转化率97.68%,接枝效率为94.30%。印花试验表明本产物印花的给色量和色光均优于海藻酸钠,轮廓清晰度基本相同,而柔软性接近海藻酸钠。 相似文献
13.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2021,(2)
The reactivity ratio of monomer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polymer as polycarboxylate ether (PCE) superplasticizer were investigated.Polycarboxylate ethers (PC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methyl allyl polyethylene glycol (MAPEG,M_w=2 400 g/mol) and methacrylic acid (MAA) via aqueous free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in low conversion (P20%).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ere used to track the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the reactants and the amount of copolymer formed during the copolymerization.The reactivity ratios of monomers,MAPEG and MAA,were determined as r_(1(MAPEG))=0.0489 and r_(2(MAA))=1.6173,respectively,by employing the K-T and YBR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monomer reactivity results,the sequence distribution of the copolymer,the number average length of MAA in the polymerisate were found to decline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mole fraction of MAA in the polymerization system.As a result,the distribution of chain segments becomes narrower and the copolymer structure becomes more uniform.Therefore,uniform polymers could be obtained by slowly adding MAA monomer during copolymeriz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4.
聚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的酯化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和甲基丙烯酸(MAA)酯化合成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PMA)的合成工艺,以该酯化物与MAA和甲基丙烯酸磺酸钠(MAS)为原料,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并通过测定水泥的净浆流动度的大小来分析酯化反应的程度.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的摩尔比是n(MAA):n(PMEG)=2.0:1;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130℃;催化剂加入量为2%.探讨了酯化的动力学,并建立了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和拓宽NMP方法可聚合的单体,本文用氮氧自由基(NMP)控制的活性聚合方法,制备了分子量窄分布的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嵌段-N-乙烯基-2-吡咯烷酮)(PS-b-PVP),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体积排阻色谱(SEC)对其进行表征,发现NMP方法除了可以控制苯乙烯单体,还可以控制NVP单体。通过动态激光光散射(DLS)研究了嵌段共聚物PS-b-PVP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发现其形成了较窄粒径分布的大小为109nm的纳米尺度的组装体。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丙烯酸酯(A)、苯乙烯(S)、醋酸乙烯酯(V)的三元共聚物,并探讨了影响共聚反应的主要因素和共聚物溶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水为介质,在适当的单体配比、乳化剂、引发剂作用下,采用半连续乳液滴加工艺,能使竟聚率相差较大的丙烯酸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3种单体进行共聚反应,且所得ASV乳液性能稳定而优良。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原料,引入复合引发体系和引发促进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技术,合成了高分子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考察了引发促进剂用量、引发剂浓度、单体含量、聚合方式(绝热聚合和恒温水浴聚合)及pH值等因素对聚合速率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CPAM在各种无机盐溶液中的黏性行为。结果表明,合成CPAM的最佳条件:采用绝热聚合方式,引发剂及引发促进剂用量分别为0.25×10—3g.gm-1、5.0×10-6g.gm-1,单体质量分数30%,pH值5.0;CPAM在NaCl溶液和(NH4)2SO4溶液中均表现出典型的普通聚电解质黏性行为,而在CaCl2溶液中表现出非典型的普通聚电解质黏性行为。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由基共聚合成了 P( C9-丙烯酸 )两亲聚合物 ,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 ,发现其 CMC值比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小得多 ;其水溶液对油有很大的包容能力 ;将其用于乳液聚合作唯一的乳化剂可制备异型颗粒 ,其粒经约为 50 0 nm的均分散乳液。并对此类两亲聚合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