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重庆市IT产业现状及其人才需求,探讨IT企业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质,研究高校IT专业学生的培养路径,重点构建其与IT企业人才需求对接策略。通过实践案例展示校企合作、IT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其与IT企业人才需求对接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IT市场的调研和对毕业学生的走访,借鉴"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出基于IT创新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际项目为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发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实践和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同时,探讨IT创新工作室构建的基本条件,并详细地阐述具体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3.
乔丹 《软件工程师》2009,(10):48-49
近年来IT服务市场走向规范,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IT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本文立足于通过对学生入门知识、营销策略到简单的职场游刃技巧等的逐一论述,并结合成功企业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做好充分从事IT职业生涯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IT职业教育的前景,IT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核心竞争力体系,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能力体系基础上,构建高职教育的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结构。随着非公立高职在IT职业技术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重点阐述了提高非公立IT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IT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IT项目管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全面提高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综合执行力的角度出发,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在“IT项目管理“课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具备良好的IT职业素养已经成为当前IT企业录用员工的重要标准。本文主要探讨在企业接受生产性实训对提升高职学生IT职业素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就IT职业素养中所涵盖的敬业精神、坚毅性格、协作能力、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等内容与高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关系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作为21世纪主流产业的IT产业,更需要高创新性的人才,而NEU-DOIT恰恰成为这样的一个IT人才培训库和输送中心,为学生的成才,为IT企业的求才,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它依靠雄厚的产业和技术背景,占有利用全球教育资源的先机,把握IT技术的时代节奏,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学生创造社会价值”为宗旨,以建设中国的“东方IT黄埔”为目标,致力于点击e世纪中国社会的无限未来。  相似文献   

8.
IT民办高校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产物。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IT民办高校大学生具有其特殊性。文章分析素质教育和IT民办高校大学生特点,结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实践,提出在IT民办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素质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现象:IT培训闯来"新鲜客" 对一些IT培训机构来说,大四学生参加IT培训已是见怪不怪,类似学员比比皆是,但大一新生参加IT培训还是"头一遭",而且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相似文献   

10.
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对外语技能需求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T技术是最国际化的技术,IT应用也是覆盖行业领域最广的应用。中国要想快速发展以服务为基础的外包产业,学生的IT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对于IT管理知识的学习已经迫在眉睫。”《IT管理知识体系》一书的译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主任李东这样说。这主要是由于当今社会大规模架构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以后,各方面对于具有IT管理、IT治理和IT服务等方面知识的人才需求出现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IT,这个字眼吸引着无数学子的眼球。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IT专业与高薪、热门这些名词是划等号的,考上了IT类的专业就意味着为将来的就业铺就了一条平坦的大道,那么事实上又是怎样呢?这期特别策划我们就带领大家走近IT象牙塔……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IT职业教育的前景,IT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核心竞争力体系,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能力体系基础上。构建高职教育的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结构。随着非公立高职在IT职业技术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重点阐述了提高非公立IT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和IT行业市场的状况,提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紧跟信息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以IT产业人才分层需求和IT行业产品主导市场的特点为切入点,按照IT产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进行专业定位。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深入分析IT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基本素质,构建IT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通过对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罗雪梅 《计算机》2001,(31):14-14
新经济时代,困扰IT业发展的关键就是实用人才的匮乏,一方面是由于知识以几何级数更新,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这就使传统高校培养出来的IT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目前的现状是,企业需要的人才与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形成了一道鸿沟!那如何才能使IT专业的学生,能尽快适应企业的需要呢?那我们就不得不关注整个人才培养的流程。对目前高校IT人才培养流程把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相似文献   

17.
王飞 《现代计算机》2011,(15):24-26
以计算机和信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英语有着天生的关系,而且具体的IT工作也非常强调英语应用能力。对将来从事IT职业的学生而言,在学校开设IT职业英语课程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IT行业的特色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而行业对学生的耍求也就是对专业老师的特色的定位。相对于高校其他学科,教育对IT老师有明显的特色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现象:IT培训闯来“新鲜客” 对一些IT培训机构来说,大四学生参加IT培训已是见怪不怪,类似学员比比皆是,但大一新生参加IT培训还是“头一遭”,而且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在一些知名IT培训机构,学员中大学新生所占的比例居然达到了20%。  相似文献   

20.
<正>1引言IT类专业近年来一直是高校招生的热门专业。目前我国IT类专业共有771个学科,44万多名学生在校就读,是全国最大的专业。但是IT类专业毕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