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针对750m^3高炉铁水生产富余状况,制订了富余铁水向铸铁机铸铁的调送方案,通过创新思维、系统挖潜、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的实施,保证了750m^3高炉的正常生产,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莱钢620m^3高炉长寿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元意  于国华 《炼铁》1995,14(2):37-39
莱钢620m^3高炉通过采取设计结构合理的汽化冷却系统、选自焙炭块及加强操作调剂、使用钛化物护炉等措施,使高炉一代寿命(无中修)达到了11年零8个月,单位炉容产铁6024t/m^3。  相似文献   

3.
刘元意  于国华 《炼铁》1995,14(4):50-51
莱钢750m~3高炉于1993年6月投产。高炉设18个风口,1个渣口,1个铁口;炉缸直径6.9m,Hu/D=2.785,属矮胖型高炉;采用PW并罐无钟炉顶,顶压0.149MPa;计算机控制上料和布料;3座改进型内燃式热风炉供风,鼓风机为日本MT53—10VP型静叶可调轴流式风机;由新建105m~2烧结机提供烧结矿。1994年4月高炉达产。尽管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影响,但1994年全年高炉产铁仍达502015t,超过年产50万t的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4.
5.
刘元和  张华卫 《炼铁》2002,21(3):24-26
1 概述 莱钢2座750 m~3高炉先后于1993年6月、1995年5月投产。纵观高炉这些年生产情况,经历了一个由粗放管理到集约经营,由强调某些指标较好到“优质、低耗、高效、长寿”整体推进,实现高效和长寿统一的发展过程。由于炼铁生产能力小于炼钢,炼铁是莱钢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介绍了玛瑙山锰矿13m~3高炉的工艺装备、生产工艺、投产效益与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安钢450m^3高炉喷煤存在问题和2000m^3级高炉喷煤的生产能力,通过改造,实现了2000m^3级高炉喷煤系统往450m^3高炉直接喷吹,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约一千多万元。  相似文献   

9.
10.
王付勤  陈道明 《炼铁》1995,14(4):47-49
1 概述 莱芜钢铁总厂第二炼铁厂(以下简称莱钢二铁厂)2号高炉(750m~3)于1993年6月投产,投产后高炉运行情况良好,投产10个月就达到了设计产量。随着操作人员经验的丰富,高炉设备运转日趋正常,在1994年创造的年产50.53万t成绩的基础上,1995年头2个月,高炉炉顶压力达0.12MPa,利用系数达2.30左右,高炉操作稳定且高产,为莱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精料水平的提高,1号高炉近几年来通过提高风温,富氧大喷吹相结合,改进操作方式,加强设备管理,采用先进设备等措施,使入炉焦比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窦庆和 《炼铁》1995,14(A01):65-67
安钢300m^3高炉1993年四季度冶炼强度在1.48,利用系数达2.60。文章根据高炉现有装备水平、生产条件及历次大中修破损调查结果,分析了影响长寿的因素,提出了高强度冶炼下迁长高炉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安钢高炉实际,分析了影响强化冶炼高炉长寿的限制性环节,指出了强化高炉的长寿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设计、制造、施工、生产监测、维护等各方面着手,综合考虑,并逐步加以改进,才能真正解决强化冶炼高炉的长寿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刘元和 《炼铁》1998,17(6):23-26
莱钢750m^3高炉强化冶炼的主要措施是精料、采用合理的操作制度和应用新技术。鉴于过高冶炼强度影响高炉寿命,今后应稳定冶炼强度,大力降低燃料消耗,进一步抓好精料。  相似文献   

16.
李永实 《山东冶金》1994,16(1):43-46
总结了莱钢750m~3高炉系统施工招标工作的经验,指出了解施工队伍、编制好招标文件、综合评议、择优中标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李在实  刘元和 《炼铁》2001,20(3):21-23
莱钢750m^3高炉喷煤系统改造采用了如下先进技术:中速磨制粉,布袋收粉器收粉,浓相输送技术等,喷煤系统改造后,高炉煤比达到150kg/t以上,焦比降到400kg/t以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殿有 《钢铁》1995,30(4):6-9,41
鞍钢为实现高炉长寿,首次在大型高炉上应用自焙碳块,并开发出自焙碳块一陶瓷砌体复合炉缸内衬技术。经过两年多的生产实践检验,效果很好,超过了设计要求,为实现高炉长寿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阐述了莱钢750m3高炉炉料结构的发展过程,指出了高碱度烧结矿在炉料结构中的重要性及莱钢今后炉料结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