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对于常见的圆截面弹体的动力学特性分析而言。非圆截面弹体的动力学特性,特别是侧向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分析有其特殊之处。本文研究了具有非圆截面弹体和大升阻比气动外形的某类型飞航导弹的动力学特性,对研究方法进行了尝试,对结果给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常见的圆截面弹体的动力学特性分析而言,非圆截面弹体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有其特殊之处;而对于飞航式导弹其侧向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与一般的弹道式导弹相比较为复杂。本文研究了具有非圆截面弹体和大升阻比气动外形的某类型飞航式导弹的侧向动力学特性,对研究方法进行了尝试,对结果给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非圆截面弹体对混凝土靶的侵彻问题,利用30 mm滑膛炮发射平台,开展圆截面、椭圆截面和矩形截面弹体在(400~1 000)m/s速度范围内垂直侵彻混凝土试验研究,得到有效的侵彻深度数据,分析弹体动态响应及靶体的破坏特征,验证非圆截面弹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侵彻优势。基于LS-DYNA动力学软件,建立3种不同截面类型弹体侵彻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研究弹体侵彻过载、开坑大小和弹体抗弯强度等问题。结果表明:相对于圆截面弹体,两种非圆截面弹体的侵彻深度均有提升;由于弹体截面形状的改变,造成混凝土受力状态和破坏机理的变化是非圆截面弹体侵深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采用非圆截面构型的弹体,开展高超声速气动特性和流场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为先进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外形选型进行技术储备。研究结果表明,马赫数5~10范围内,与圆形截面弹体相比,在攻角5~15°范围内非圆截面弹体升力系数增加27%~30%,而阻力特性基本不变,在10°攻角时最大升阻比可达2.7~2.9;非圆截面弹体迎风侧正压力更大,背风侧分离区范围更大且存在较强的旋涡结构,致使背风侧负压力增加,从而产生较大的弹体升力。存在一定侧滑角的情况下,弹体前段背风侧非对称旋涡流动结构,使非圆截面弹体横向静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非圆截面弹体外形具有更好的气动性能、较大的配平升阻比和配平升力、较轻的质量、较大的容积.选取了4个对非圆截面弹体外形影响明显的设计变量,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设计变量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旨在提高优化计算效率的响应面方法,并采用Pareto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在弹体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头部波阻在跨声速时占总阻力的一半以上,增大头部长细比与头部倾斜角能有效降低头部波阻.同时,合理配置尾部直径比与尾部倾斜角,可抑制尾部引起的流动分离,降低底部阻力.  相似文献   

6.
非圆截面导弹气动力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位势理论出发 ,引用小扰动细长体理论中的部分思想 ,建立了任意截面弹体法向气动力的工程估算方法 .通过对已有的圆截面弹体气动力进行与截面形状相关系数修正 ,很方便地得到任意非圆截面弹体气动力特性 .该方法与部件空气动力学求解机翼气动力方法结合 ,可以预测任意截面导弹的气动力特性 .  相似文献   

7.
非圆截面导弹的气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非圆截面导弹前体的气动力,探讨了这种导弹因上洗引起的翼体干扰因子-KW(B)值。分析了相对于导弹弹体中心线的弹生趣和弹体横截面形地KW(B)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雷娟棉  吴甲生 《兵工学报》2007,28(3):358-365
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对与发展制导兵器密切相关的7个气动力问题:高升阻比气动布局与气动增程、多片翼布局及气动特性、鸭式布局导弹鸭舵滚转控制耦合与解耦、子母弹抛撒分离的气动干扰、非圆截面弹体的气动特性与雷达隐身特性、格栅翼的气动特性、横向喷流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指出对这7个问题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制导炸弹弹体动力学特性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对在制导炸弹弹体动力学特性分析中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所需要的一些前提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假想的制导炸弹模型为例子,重点对该制导炸弹弹体动力学特性分析过程中的模型线性化进行了详细地推导,得出了线性化之后的扰动方程,并进一步对得到的扰动方程进行分析,得到弹体的传递函数;最后,对假想的制导炸弹弹体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0.
巡航导弹弹体动态特性分析在整个导弹设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介绍了巡航导弹弹体动态特性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对在巡航导弹弹体动态特性分析中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所需要的一些前提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某型巡航导弹模型为例子,重点对该巡航导弹弹体动态特性分析过程中的模型线性化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得出了线性化之后的扰动方程,并进一步对得到的扰动方程进行分析,得到弹体的传递函数.最后,运用实验数据进行仿真,对该型巡航导弹弹体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