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凝析气井气窜后的产能特征变化及调整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驱替过程中,受储集层非均质性影响,注入干气易于流过高渗透带或天然裂缝而发生过早气窜。文章分析牙哈凝析气田循环注气开发的现场资料,结合数值模拟方法,阐述了注入气突破至采气井井底后,采气井井流物组分及相态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气窜发生后气井产能的变化特征,总结了凝析气井气窜后的治理措施及措施效果评价[1]。  相似文献   

2.
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驱替过程中,受储集层非均质性影响,注入的干气容易沿高渗通道或天然裂缝突进,影响凝析气藏开发效果。研究凝析气藏注气气窜特征,建立凝析气藏注气气窜识别评价体系对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凝析气井气窜判别方法主要有现场经验法、图版法、示踪剂法、微地震监测法等,针对凝析气藏循环注气生产过程中的气窜参数变化特征,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对气窜情况进行评价,形成了凝析气藏注气气窜量化评价体系。以某凝析气藏一口实际井为例,对该井的气窜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井生产状况良好,未发生气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该凝析气藏注气气窜量化评价体系为凝析气藏的开发部署、优化与气窜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驱替过程中,受储集层非均质性影响,注入干气易于流过高渗透带或天然裂缝而发生过早气窜.在简要介绍了凝析气井气窜的四类判别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牙哈凝析气田循环注气开发的现场资料,结合数值模拟方法,阐述了注入气突破至采气井井底后,采气井井流物组分及相态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气窜发生后凝析气井产能的变化特征,总结了凝析气井气窜后的治理措施及措施效果.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采气井发生气窜后,其井流物相态特征变化显著,注气驱替效率不断下降,气井产能逐渐降低;对发生气窜的井组及时调整注、采量可有效减缓气窜的加剧程度;通过调整注采井网,可提高注气驱替效率,进一步提高凝析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牙哈凝析气田循环注气延缓气窜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哈凝析气田是我国最大的、首次采用高压循环注气方式开发的凝析气田[1],在循环注气保持地层压力开发过程中,国内外各大油气田所遇到最大的难题是气窜问题。为了缓解气窜,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牙哈凝析气田循环注气开发中的射孔方式、注入方式、注采井距、注采井网、方案跟踪调整等方面进行优化,得出一套在循环注气开发过程中能够延缓气窜的方法。牙哈凝析气田的开发实践证明:所采取的延缓气窜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地控制和延缓了气窜,实现了牙哈凝析气田循环注气的高效开发,对今后我国其他油气田的注气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式可以确定气藏的原始地质储量,是气藏工程中的重要方法。由于凝析气藏的特殊性,使得其物质平衡方程式相对比较复杂,目前最有效的提高凝析气藏油气采收率的开发方法是循环注气。对于循环注气开发的凝析气藏,注入与采出的烃类流体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在用物质平衡方程计算循环注气凝析气藏原始储量时,通常直接将采出的凝析油折气加上采出的干气,再扣除注入干气后作为气藏产气量,由于忽略了注采烃类的差异,会造成偏差,偏差大小将会随着凝析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凝析油含量比较高的凝析气藏,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基于气藏物质平衡原理与相态理论,文章推导出考虑注采烃类组成差异的新的凝析气藏循环注气物质平衡方程,并应用于循环注气开发的凝析气藏储量计算,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新方程计算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大涝坝凝析气藏开发中后期采取循环注气,由于反凝析和水侵作用,注气机理、注气作用已不同于常规凝析气藏循环注气。为此,首先分析了注入气在地下的流动过程、与地下流体的接触作用,总结出注气过程中主要发生注气驱油、反蒸发、气窜和抑制水侵等作用。进而以注气机理为基础,结合注气前后生产井地面参数、流体监测数据、PVT数据和曲线形态特征,综合评价了生产井受效情况,并给出了各参数变化特征和变化范围。最后据典型参数变化特征,建立了3大类4种受效特征共计15项评价参数,实现了凝析气藏注气受效半定量—定量评价。大涝坝凝析气藏运用该评价标准,确定注气过程中以气驱油作用为主,产水井抑制水侵效果好,距离注气井近的生产井气驱油过程伴有反蒸发作用,生产井未发生气窜。结论认为:该评价标准为进一步优化注气方案提供了依据,并且所描述的注气机理和所建立的受效标准对采取循环注气开发的凝析气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循环注气是提高凝析气藏开发效果及凝析油采收率的有效措施,而循环注气能否使已经存在于地层中的凝析油重新蒸发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作者以柯克亚凝析气藏X42—X51层系为例,对循环注气开采过程中注入气对凝析油的再蒸发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对X51(3)循环注气试验区现场注气后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可以使地层中的部分凝析油重新蒸发采出地面的结论。建议当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采用保持压力循环注气开采,可提高凝析油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8.
注气提高凝析气井产能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注气是提高采收率切实可行的一种开发方式,能有效解除近井地带反凝析、反向渗析污染,达到提高气井产能。对凝析气井及低渗透气井的稳产、解决反凝析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如循环注气将压力保持在露点压力以上;向凝析气藏中注入干气、二氧化碳蒸发出反凝析液;向地层中注入甲醇、乙醇、表面活性剂溶液将近井地层的反凝析、反渗吸液推向地层远处;通过注气吞吐蒸发液体来减少凝析液、水的聚集等方法都能提高凝析气井的产能。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上述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平行对比。应用该注气方法提高凝析气井产能时,应按照不同的油藏地质条件优选最为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牙哈凝析气田采用\"循环注气、保压开采\"的开发方式4年多以来,已从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两方面证实了已有2口注气井组发生气窜,但是注入介质朝哪个方向推进、主力驱替方位如何、注入介质前缘波及何处都难以判断。用示踪剂方法存在人为因素很多、精度不够、施工复杂、周期长,而且只能粗略判断。利用注气井气驱前缘监测技术――微地震法对注气井进行监测,可得到该井的气驱前缘、注入气的波及范围、优势注气方向和区块的气体波及区。  相似文献   

10.
大涝坝凝析气田开发后期,地层压力降至露点压力以下,凝析油迅速析出,导致流体采出程度低,为了提高采出程度,进行了循环注气开发研究.分析了大涝坝凝析气田地质特征、流体相态特征,确定了凝析气藏注气地质条件,并根据在定容衰竭过程中介质作用对地层凝析油饱和度影响较大,对该凝析气藏采取注气保持压力方式开采.建立了气藏流体单井产出、注入方程,利用老井及新布井进行了注气方案优化.制定了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布井方案,对循环注气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形成了凝析气藏循环注气配套技术.通过气藏循环注气开发模拟,得出开发指标,并与衰竭方式开采指标对比,发现凝析油采收率大幅度提高,循环注气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柯克亚凝析气藏注气前缘突破判断、调整及注气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克亚凝析气田西五一(3)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先导试验区从1994年9月开始注气,至1999年8月结束,因所用注采井网多是利用现有老井组成,各单井注采井距、储层物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各采气井气窜时间也不同。为提高循环注气的整体开发效果,如何判断注气前缘是否突破并对采气井进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在西五一(3)先导试验区注气实践中,通过对井口油压、气油比、井流物中C5的变化进行规律性总结,结合干气波及系数归纳出了4种方法,并对单井、井组气窜进行综合了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进行注气量、采气量和井网调整,地层中的反凝析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气油比上升减缓甚至下降。试验区注气期间累积采凝析油7.0183×104t,凝析油采出程度达39.2%,比衰竭式开采的采收率21%提高了18.2个百分点,采收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水气交替注入(WAG)是两种传统采油方法的综合,是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中颇具潜力的一种方法。由于高粘度的水趋向于在高渗层形成屏蔽,而使气体进入油气藏基岩层或低渗层,提高了气体的驱扫效率。通过层状二维剖面模型的模拟研究,证明了在层状凝析气藏中水气交替注入的采收率比循环注气的采收率高,根据全组分模拟器模拟结果可知:水气比、不同的注入采塞、渗透率和残余气饱和度对凝析渍打收率的影响非常明显;崦注入次序、注入  相似文献   

13.
大张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的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张坨凝析气藏于1995年开始循环注气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动态跟踪与监测,而如何才能监测注气井气源何时到达生产井及气源流向等,成了开发方案执行好坏与监测工作的重点。根据对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利用示踪剂跟踪流体流动来监测开发方案实施情况的方法,并从注入示踪剂的筛选、注入量的确定、注入的方式及跟踪监测的技术等方面不断完善这一方法,再对大张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作业现场情况实时观测,证明示踪剂的跟踪和监测技术对方案调整、指导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今后类似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牙哈5凝析气藏开发方式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凝析气藏作为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由于特殊的流体相态特征决定了其开发难度要比一般油气藏复杂得多,开发中不仅要考虑天然气的采出程度,而且还要兼顾凝析油的采出程度.牙哈5气藏为富含凝析油气藏,通过组分数值模拟对不同的开采方式进行对比,得出采用衰竭、注水和注气3种开采方式的开发效果.注水和注气是为了保持地层压力,防止凝析油在地层内大量析出,从而提高凝析油的采收率.对比研究表明,注水和注气开采牙哈5凝析气田要优于衰竭式开采.对注水和注气两种开采方式而言,由于牙哈5气田储层自身的特点,在提高凝析油采出程度方面注气开采方式又要优于注水开采方式.预测结果表明,采用大井距注气开发方式对于延缓气窜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注气效率,增加凝析油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15.
江同文  孙龙德  谢伟  肖香姣  王勇  夏静 《石油学报》2021,42(12):1654-1664
塔里木盆地牙哈凝析气藏2000年开始采用循环注气开发技术提高凝析油采收率。但随着注气时间的延长,气油比受气窜的影响呈快速上升趋势。气藏历年的动态监测显示,注入的干气与地下凝析气并不能完全混相。室内多相流体PVT实验证实,干气与凝析气存在明显的界面,明确了驱替作用下干气和凝析气的非混相特征。基于瞬时平衡假设的相态和渗流理论无法准确描述其运动规律。熵增数学模型确定了不同储层物性特征对不同性质流体达到相平衡的影响;微元数学模型确定了重力作用对干气和凝析气渗流规律的显著作用;二维机理模型明确了3种作用力在注气井和采气井之间的作用范围。现场试验数据反映了气藏尺度的干气—凝析气运动规律,室内实验数据与数学模型分析反映了孔隙尺度和岩心尺度的开发机理,从而揭示了凝析气藏循环注气"扩散—驱替—重力分异"三元开发机理,明确了重力分异作用是影响循环注气效果的主要因素。基于循环注气三元开发机理,建立考虑扩散、重力分异与储层结构等多因素耦合的非平衡渗流数学模型,提高了循环注气开发过程中的流体分布预测精度,并建立了凝析气藏注气重力辅助立体驱替提高采收率新方法。该技术在塔里木盆地牙哈凝析气田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