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工业数字摄像的扭矩测量方法,通过CCD工业相机采集轴表面应变前后的图像信号,并对两图像信号进行二维的相关计算和基于梯度法的亚像素位移计算,得到轴表面的应变位移量,进而计算出扭矩。设计了与电阻应变法测扭矩的对比实验,并进行了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数字工业摄像的扭矩测量系统精度高,并且系统结构简单,能够适用于轴面微小形变位移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极端恶劣环境下机械转轴扭矩动态测量所出现的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环形空间阵列扭矩传感器原理与输出信号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颖高精度的非接触式扭矩测量系统框架.传感器信号在由S3 C2440 AL微处理器与ADS1274 A/D转换器实现采集后,着重讨论利用多重相关法来抑制系统噪声,并测量两路信号相位差,提高系统扭矩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证明:融人多重相关法的环形阵列扭矩传感器测量系统精度明显提高,且结构简单,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基于Labview 下扭矩传感器实验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一种基于Labview下的测试平台,该平台采用了虚拟仪器的思想,实现了对扭矩传感器实验平台的测试和控制,减少了硬件设备,缩短了开发周期。该系统实现了对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侯培国  周志爽 《传感技术学报》2010,23(10):1519-1522
为了提高光电式扭矩测量系统的灵敏度和系统的抗干扰的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多路状态比较的扭矩测量系统,利用光电式多码道编码盘的旋转角测量功能进行扭矩测量.介绍了多码道码盘输出的多路信号的特征和状态细分的方法,并分析了扭矩测量的原理.硬件上采用FPGA来实现逻辑控制和数据的计数、锁存,简化了系统电路.并且把计数和状态信号传输到上位机进行处理显示,以便实时分析扭矩信号的振动.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可应用于大型机械的动态扭矩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5.
赵浩 《传感技术学报》2015,28(10):1486-1489
扭矩测量装置的研制是建立机械传动系统保障体系的关键技术之一,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感应移相式扭矩测量系统.系统由感应移相式扭矩传感器和基于FPGA的信号处理器两部分组成,扭矩传感器由励磁绕组建立脉振磁通,通过电磁耦合和外接输出电路参数的合理匹配,将负载扭矩转化成励磁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相位差;FPGA对两路信号进行采集,并采用高频脉冲对两路信号的相位差进行插值,将其转化成脉冲数,处理后即可得到精确的相位差.最后采用高精度扭力扳手对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系统的相对误差约为0.51%,迟滞误差约为0.6%,线性误差约为0.57%,重复性误差约为0.84%.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汽车底盘测功机控制系统中扭矩动态控制时出现的较高延迟和较大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D复合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原有PID的基础上增加模糊控制算法,采用NI-CRIO控制器为核心,通过扭矩传感器采集底盘测功机的实时扭矩信号并使用CRIO控制电机驱动器S120的扭矩输出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整定简单快速,扭矩控制变化过程稳定且控制精度高,新能源底盘测试的扭矩控制性能得到了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7.
面向旋转构件的高速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80C51F021单片机和nRF2401无线数据传输芯片的旋转构件高速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包括采样端和接收端。采样端固定在旋转构件上,将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信号调理和模数转换,并利用无线数字传输技术将数据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将采集数据中继传输到PC计算机进行显示和存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采样速率高、数据传输可靠,适用于旋转构件的传感器信号采集。  相似文献   

8.
非接触法兰式扭矩测量仪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能量和信号无线传输的高精度扭矩测量仪的工作原理、方案设计和实验结果.通过一组紧耦合环形天线实现能源和信号无线传递,扭矩信号在数字PCM/FM传输基础上利用二次调频技术,显著提高测试精度.该扭矩仪以法兰结构连接,体积小、便于安装、抗干扰性强,实验结果证明:其精度高达0.2%FS.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用于扭矩扳手的绕线式和滑环式传感器的不足,使用了一种新的非接触式扭矩传感器。在处理传感器输出的两列电压信号时,选用了一个双稳态触发器将两列存在相位差的电压信号转换成一列电压信号,最终将该电压信号输入到单片机中。测量占空比,然后通过转换计算出实际的扭矩值并在显示屏中显示出来。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扭矩扳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0.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安装在汽车上的智能转向机构,通过其控制器获取方向盘输入扭矩的实时信号,以及车速信号等表征汽车运行状态的参数,确定助力电机所提供的助力转矩的大小和方向,辅助驾驶员进行转弯,同时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保证助力的准确性和快速性,需要对方向盘输入扭矩信号进行检测,针对扭矩信号的采样要求,设计的扭矩信号采集系统主控芯片采用DSP,联合高精度4通道同步采样A/D转换芯片AD7864,可实现对扭矩信号的采样。  相似文献   

11.
吴玉  陆晓君 《计算机工程》2007,33(3):160-162
在基于多层感知器的神经网络分类器和基于概率预测的贝叶斯分类器的基础上,给出针对描述系统进程行为的系统调用短序列进行分类的方法,用以识别被监控系统关键程序的执行过程中的系统调用是否正常。并研究系统中多个系统关键程序的运行监控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进程行为分类的入侵检测系统原型。该系统原型能够根据系统配置,同时对系统中的多个系统关键程序的执行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是目前最为安全的识别系统。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CC2500无线收发器的门禁控制系统,在人脸识别门禁控制系统中加入了无线传输模块,提高了门禁控制器的安全性,节省了传统的布线成本。实现了人脸识别系统和门禁控制之间的双向通讯。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据库的文件系统兼有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的优点,但现有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系统访问接口不兼容这些新特性。针对该问题,介绍了将一个基于数据库的文件系统移植在源码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上的实现方案,新的文件系统既兼容原有的接口,又提供给用户体现基于数据库的文件系统优势的接口。  相似文献   

14.
基于PXI总线的装甲车辆武器测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VXI、PXI总线进行各种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发是目前国际国内较为流行的故障检测诊断方案,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PXI总线的装甲车武器系统自动测试系统;简要说明了PXI系统总线,该系统以PXI內嵌主控计算机为核心,以PAWS的软件为开发环境,基于硬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软件系统利用多线程技术对实时测试系统软件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并综合运用标准接口及总线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等来实现系统的综合设计;经验证其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通过实际测试与评估,证明该系统设计方案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企业对移动商务系统的使用需求,对常用ERP系统的数据库和常用移动通信平台的SDK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能够将企业现有ERP系统与移动通信平台集成起来实现移动商务管理的系统。设计了系统架构,将系统分为3层,每层都采用插件技术;根据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功能,将系统分为7个功能模块,通过这7个功能模块实现该系统的功能;最后设计系统编码,将编码从左到右分为5段,每段有不同的意义和格式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武器装备系统的健康管理研究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 本文针对新型火炮控制系统的工作特点, 研究了针对火炮控制系统基于数据驱动的健康管理系统的实施框架、关键技术和系统开发与实现. 阐述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健康管理系统的多任务程序设计与实现. 围绕数据存储与实时数据可视化, 进行了嵌入式数据库设计与基于Tilcon的界面工程的设计与实现. 经过实际工程验证, 健康管理系统任务划分合理, 系统可靠性实时性高, 显著提高了火炮控制系统的保障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GSM/GPRS远程通讯的GPS车辆综合监控调度管理系统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基于已建系统的工程实践,阐述了以GSM/GPRS为远程通信网络的GPS车辆综合监控调度管理系统的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并从GSM/GPRS无线通信系统、有线网络通信系统、监控中心及GPS车载单元4个部分叙述了系统的实现。该系统经济可行,可靠实用,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对建设GPS综合集成应用系统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多智能体的多智能车协作系统平台,包括基于嵌入式多车协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通信协议,该系统可作为多车协作算法的仿真实验平台。针对典型城市交通场景,提出了基于拓扑结构的两层地图模型,并采用视觉与里程结合的方法实现智能车在地图中的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冲突表的路口协调算法、车队跟随算法,并完成路口、车队、超车等协作任务,通过实验结果证明了多车协作系统定位与协作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聚合级装备保障CGF系统提高了基于分布式战场环境的装备保障仿真训练的复杂度和逼真度,是装备保障仿真训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聚合级CGF系统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聚合级装备保障CGF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其系统运行进行了理论上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B/S结构的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分析了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用ASP.NET技术成功开发了B/S结构的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实现及优化技术.系统运行于B/S模式网络环境,能够满足信息的共享和分布式管理的要求,采用用户、角色、权限三级控制策略,实现了用户权限的控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