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来上网的时候,发觉一件怪事:安装软件时常常出现安装错误信息提示,指出在“C:\win98\temp”目录找不到“setup.msg”文件《c:\win98\Temp是临时文件夹的位置),导致不能完成安装过程。于是在硬盘中搜索setup.msg,没有找到;上网搜索到此文件并恢复到系统中,问题依旧,好不烦恼。后来才知,这一切,都是一个来自百度公司的名为“IE 相似文献
2.
当你在IE浏览网页时,如果出现“无法显示页面”的错误信息提示,那么请你使用下述方法循序渐进地解决。一、网址错误如果在“地址”栏中输入了错误的网址,那么IE就无法链接,找不到当前主页信息,从而导致出现“无法显示页面”的错误信息。 相似文献
3.
现在有些网站非常讨厌,会趁访问不提防,偷偷修改用户的IE浏览器:有的修改默认首页,有的修改IE标题,有的则让系统—启动就访问他们的网站……作为受害,即使是高手,经常修改注册表也挺麻烦的,不如让IE修炼“三板斧”,用“IE万能防改精灵”保护脆弱的IE吧! 相似文献
4.
办公室的小王最近上网点击了一个不知名的网站地址后,以后打开IE浏览器时都固定进入某一个不健康的网站,他试了很多种方法都不见效…… 相似文献
5.
6.
7.
含蓄 《电脑技术——Hello-IT》2003,(10):46-47
很多网友一提到“收藏夹”,觉得那还不简单,不就是点击里面所收藏的网址上网浏览吗?千万别这么说,其实“收藏夹”里有很多小技巧,充分利用好它,定能使你更加方便快捷地上网冲浪。 相似文献
8.
9.
IE可谓是朋友们触网的必备装备之一.但驰骋于布满荆棘的网络世界它不免会被各种病毒,木马或是恶意程序弄得伤痕累累.轻则染毒全身重则卧病不起.这样就直接彩响到正常使用网络了,此时你需要给你的IE请位神医来医治百病。 相似文献
10.
na.com拖放方式保存图片用鼠标直接将网页中图片、超级链接拖到其他应用程序中,比如Word中,或者将图片直接拖拽到相应的文件夹中即可保存。实现网页的脱机浏览打开要脱机浏览的网页,执行“收藏→添加到收藏夹”命令,打开“添加到收藏夹”对话框,选中“允许脱机使用”复选框,然后单击“自定义”按钮,启动“脱机收藏夹向导”,单击“下一步”按钮,会提示“要收藏夹的该页包含其它链接,是否要使链接的网页也可以脱机使用?”选择“是”,并指定“下载与该页链接的网页层数”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在下一步中选择一种同步方式后,系… 相似文献
11.
经常上网的人相信少不了使用收藏夹,它可以在我们的操纵下保存那些我们经常去过的网址,以后想要再次拜访时,只需打开收藏夹点击即可,不必在电脑前翻开厚厚的一本网址录,再输入那一长段的字母符号。有了收藏夹的确是省了我们不少的时间。收藏夹是一个好东东,这不容置疑,但大家在日常使用中一定要懂得巧用活用收藏夹,这样它就可以更加灵活方便地为你服务了。 相似文献
12.
当在浏览器中键入错误网址.诸如无权查看该页,内部服务器错误、“Error 400”、该页无法显示等错误页面时常会出现。每当看到这些一成不变、黑底白字的页面时,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感到不爽呢?那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打造完全属于自己的个性化IE错误提示页! 相似文献
13.
承成 《电子制作.电脑维护与应用》2005,(4):46-47
网页“牛皮癣”是最招人恨的顽症。目前,浏览器可谓是百家争鸣,腾讯TT,旅游Maxthon、Greenbrowser、Mozilla等浏览器都具有一定的广告拦截能力,而我们常用的IE除了Windows XP SP2外却几乎不具有广告拦截能力。因IE的广告拦截能力最弱,下面我们以IE浏览器为例。通过第三方软件实现的广告拦截适用于各种浏览器,并可以和浏览器本身具有的广告拦截能力互补。 相似文献
14.
15.
16.
现在“流氓软件”大多已销声匿迹,不过其对IE浏览器见缝插针无所不用其极的“流氓”手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将这些“鬼点子”合理利用,还是能定制出一套方便我们冲浪的个性化方案。下面就看我如何给自己的lE浏览器“耍流氓”吧。 相似文献
17.
通常,我们要浏览由藏的网站前都会先启动IE浏览器,然后再打开收藏夹中的相关网站进行浏览,这样有点麻烦,其实,只要简单设置,就可以让收藏夹驻留到“开始”菜单中,让你打开收藏夹中的网站更快速。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QQ的群组非常实用,但是只有会员才能够创建固定群,而且还有55人的限制。随着好友的增多,这显然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不过,现在QQ提供了一项“校友录”免费服务,以固定群的形式实现同学或好友间的交流,而且可以容纳80人。相当于免费享受了“超级会员”的功能,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呢? 相似文献
19.
超文本是网络浏览所必须的基本技术,如果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网络的繁荣,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的“超文本暴行”。是幸运还是不幸,似乎很难说清,现在几乎每台 PC 里都有这类系统,其目的就是把网上的内容一股脑儿地推到你面前,而不管你是不是需要,往往在这个时候,一大堆讨厌的“小窗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