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70)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在Me4NOH催化和二甲基亚砜(DMSO)促进作用下,通过本体聚合合成了侧链含双键的有机硅大分子,可用红外光谱图测定分子结构。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将丙烯酸酯单体、有机硅大分子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利用5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乳化剂用量为3%,有机硅大分子的用量为9%,单体配比为0.76,异丙醇用量为1.5%,可获得高稳定性乳液,成膜各项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2.
乳化剂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丙烯酸酯、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主要原料,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荆为复合乳化荆,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由透射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乳胶粒子呈明显的核壳结构。讨论了乳化荆种类及用量对聚合反应及反应体系稳定性、乳液稳定性、乳胶粒子的粒径及形态、聚合反应转化率、乳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中阴离子型与非离子型乳化荆的质量比为2:1时最好.乳化剂的最佳用量为4%. 相似文献
3.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乳液聚合聚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乳液中的有机硅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基材表面的羟基脱水交联,使粘接力大大提高。研究了有机硅功能单体用量以及丙烯酸交联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FTIR分析表明有机硅烷与他共聚单体完全共聚 。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基硅烷(KH 570改性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合成了丙烯酸酯聚合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聚合方法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配比MMA∶BA∶MAA=54∶44∶2,乳化剂用量为3%时,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基硅烷(KH570)改性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合成了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聚合方法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配比为MMA﹕BA﹕MAA=54﹕44﹕2、乳化剂用量为3%时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7.
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详细地讨论了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共聚物的合成工艺条件,以及改变这些工艺条件对于聚合过程及产物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动态力学谱证明了共聚结构的存在。结果表明: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的耐热、耐寒及耐水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9.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反应性有机硅单体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乳化剂,过硫酸钾(K2S2O8)为引发剂进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简称硅丙乳液)的合成研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硅丙乳液的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产物的结构,表明该方法成功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有机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有机硅单体用量、乳化剂配比和温度等因素对乳液的影响,并对涂膜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与丙烯酸酯单体能很好地聚合,且制备出的乳液性能优异,可以作为高性能外墙涂料的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11.
12.
13.
反应性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了几种不同的乳化剂体系,采用预乳化种子聚合工艺,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比较了常规乳化剂和反应性乳化剂对乳液的各项物理性能,胶膜的耐水性、力学性能以及压敏胶的初黏力、持黏力、180°剥离强度等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乳化剂相比,使用反应性乳化剂(Er-30、Se-10N复配体系)能显著提高胶膜的耐水性,并对单体转化率、持黏力、180°剥离强度等性能有所改善,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乳液压敏胶.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β-巯基乙醇(β-ME)、2-烯丙基醚-3-羟基丙烷-1-磺酸钠(UC-1)为原料合成聚合型乳化剂,进而以硅酸乙酯(TEO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丁酯(BA)、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HDFDMA)为主要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乳液原位聚合法和半滴定法合成纳米SiO2-含氟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采用FT-IR、SEM、TG、水接触角仪等测试仪器对胶膜的结构、热稳定性和耐水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用量为5.5%,含氟单体用量为12%及纳米SiO2用量为2.2%时,胶膜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胶膜水接触角为122.3°,吸水率为3.9%,其热失质量5%时的分解温度为302 ℃,与纯丙烯酸酯胶膜相比,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