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熊国平 《新建筑》1998,(4):28-30
通过对商业步行街功能安排、交通组织、街道界面、地方风貌、人本精神、实施要求、生态设计、空间序列诸方面的思考,结合扬州市邗江建筑区百祥路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实践,以期创造充满生机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购物空间。  相似文献   

2.
步行街作为现代城市的一个主要的空间形态,集文化、商业、旅游等为一体的开放性场所,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城市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调研报告对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步行街的文化功能设计与建设现状进行全面、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张掖路步行街的文化功能逐渐缺失的问题,结合张掖路步行街实际情况探讨增强张掖路步行街的文化功能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现代化的建设时期,城市中的历史街区由于其独有的生存条件和潜在的巨大升值空间备受开发商的青睐。然而在商业开发过程中,对历史街区步行环境的更新与整治普遍存在着传统文化与城市原有特色的消失、风貌逐渐趋同走向"千街一面"的问题。如何营造商业历史街区独特的景观环境特色成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惑。该文以武汉天地商业步行街为例,通过对其步行环境构成元素的分析,分别从空间策略、文化策略、更新策略、人性化策略4个方面对提出了对商业型历史街区步行环境更新与整治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作为城市最具生机的街道空间——商业步行街,已成为改善城市面貌和丰富居民生活的重要户外环境,其景观设计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于精神需求的重视,现代商业街逐渐倾向于商业、休闲与生态整合一体的设计。另一方面,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绿色街道"、"雨水花园"等模式在缓解城市雨水滞蓄、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调节城市气候等问题上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因此,绿色商业步行街成为绿色街道、商业和休闲文化结合的载体。本文结合武汉市典型商业街道调研的现状,从铺装形式、种植区域、绿化基础设施三个方面针对商业步行街道的景观改造设计进行论述,希望对相关设计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日喀则市特色商业步行街是中心城区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项目面临三个无法回避的设计挑战:珠峰文化、传统文化、商业需求。设计方案以19座雪山组成的"天街",成功地将挑战转化为设计动力。文章在论述三个挑战后,进而围绕设计概念对建筑形体、气候适应性、立面符号、建筑材料与色彩及商业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这一类藏区商业街设计中,是一次突破常规传统建筑语言的创作探索。  相似文献   

6.
街道是最能代表历史街区特色的内容,通过街道可以了解街区的风貌特征及发展进程。除空间形态、历史文化因素外,桂林市东西巷步行街的色彩也同样令人着迷,其独特的街道色彩进一步增强了东西巷步行街的魅力。从城市色彩的角度来探究其在城市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东西巷步行街的色彩展开相关的研究,了解城市建筑风格及色彩特征之间的关联,通过对东西巷步行街色彩的研究结论为城市色彩的实际应用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7.
城市步行空间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作为展现城市形象的载体,不仅承载着人们多种多样的城市生活,而且反映着城市的文化与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步行街逐渐成为了人们休闲、购物的重要场所空间,步行街的环境景观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上海市奉贤区某小型商业步行街设计为例,对小型商业步行街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城市色彩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表达城市特色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出台了各自的城市色彩控制规定。沈阳市也于2004年和2016年分别确定和修改了城市总体色彩。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管理,城市色彩往往呈现出无序化,尤其是象征城市活力和门面的商业步行街。本文以沈阳太原街步行街为研究对象,从色彩学相关理论入手,针对步行街侧界面和底界面色彩进行实地调研,借助量化分析,分析色彩现状及问题原因,给出现状色彩图谱并进行色彩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商业街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商业步行街成了具有广阔前景的各种文化活动载体,商家利用这些阵地广泛开展各种具有商业味道的文化艺术表演活动,既为商家带来无限商机,为游客带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享受,又为原有的商业旺区在步行街文化活动与游客的互动下,带来了别样的繁荣,还为城市中心区域平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这种具有多方位功能的商业步行街文化活动现象,在当今的改革大潮中,已于我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我们通过比较,认为在“西安”这个特殊概念的文化地位背景下,骡马市步行街从全国意义上看,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张雅婕 《城市建筑》2023,(13):31-35
色彩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商业街又是组成城市风貌的重要空间类型之一,加强对城市商业街建筑色彩的研究,对保护和发展城市色彩风貌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NCS色彩系统为标准,对广州北京路步行街的建筑色彩进行取色,并绘制相应的色彩示意图进行分析。通过对建筑色彩的分析,总结归纳出北京路步行街的建筑色彩特征,并提出针对点、线、面三维度的色彩活化策略,期望对历史商业街的建筑色彩设计和优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春宇  何荥  陈仲林 《新建筑》2006,(4):102-106
通过对重庆解放碑商业步行街的改造工程设计,探讨了将都市的现代化与夜景灯光、环境的生态化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的都市商业步行街设计理念及方法。在解放碑步行街改造中,以历史文化街区、民风民俗文化街区、生态文化街区与现代文化街区为主题,分别对其建筑景观、夜景灯光、植物配置等设计理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城市步行街的设置对缓解交通拥挤、实现人车分流、改善城市居民的步行质量等有良好的效果。结合安庆市历史文化与传统风貌区保护、现代商业发展的要求,考虑步行街设置后对周边区域交通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安庆市人民路设置为步行街后对交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色彩是表达城市特色和空间质量的直观元素。随着通透性材料的增多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筑立面通透性材料的色彩情况成为了商业步行街色彩营造的重要支撑。以沈阳市太原街商业步行街为研究对象,探究商业步行街色彩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采用SD语义分析法调查街道色彩民众满意度,实地统计街道两边建筑立面通透性材料色彩,总结街道昼夜色彩现状,提出基于建筑立面通透性材料的商业步行街色彩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武汉市光谷步行街为例,对现代商业步行街空间与功能进行分析,从空间肌理入手,分析其基本空间结构,并对光谷步行街的实体空间和虚体空间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同时以"点-线-面"为层次体系,概括光谷步行街的空间特征。并从空间形态落实到空间功能,对其主要功能与复合功能进行全面分析,为现代商业步行街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因天时、就地利",延续自然和城市的发展脉络是规划布局的原则。"两轴交汇半环衔,山水相映楼宇现",将中国传统的筑城手法引入设计,营造理性与生态并重的步行商业空间。本文将以贵阳金阳文化商业步行街的设计为例,在阐述其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设计的指导原则和理念以及其具体的设计方案两方面对商业步行街的建设进行详细的描述,并进一步对规划建设的策略进行反思,以期为商业步行街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影旧址历史地段作为长春工业遗产历史地段,承载着文化商业娱乐的作用。旧址历史地段商铺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电影文化片区的风貌整体性。本文从重置空间布局入手,通过建设开敞式城市广场,置入步行街体系,引入文化商业节点,打造体验式电影文化商业片区。对干路沿线商铺进行统一电影风格改造,进行景观风格化设计,以电影特色打造长春本地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7.
色彩对于提升空间的质量,塑造街道特色有着显著的效果。目前国内外城市色彩的相关研究大多为宏观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上,对商业步行街这种较为具体的城市空间色彩的研究还比较少。以沈阳太原街商业步行街为研究对象,从色彩学相关理论入手,针对底界面和侧界面两方面进行色彩现状的调研,从而探究目前太原街商业步行街色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以某商业综合体室内步行街为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三级排烟"模式下大型商业综合体室内步行街中庭顶部排烟系统对环廊烟气蔓延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庭顶部排烟系统失效时,烟气将充满整个步行街环廊;中庭排烟系统有效启动时,烟气在环廊的最大蔓延距离为120 m。为了充分发挥防烟分区的功能和作用,有效控制烟气蔓延,建议室内步行街环廊的防烟分区长度宜控制在90 m左右。  相似文献   

19.
商业步行街以其开放的商业氛围与独特的景观设计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名片,因此,我国对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与运用愈发重视。本文以福建省福清市成龙步行街为例,采用AHP法建立景观评价体系展开研究并得出结果:子目标层权重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基本环境、美学视觉效果、景观小品与设施、街道空间感受、植物景观。经调查发现,环境舒适度、基础设施完善度、交通组织合理性是商业步行街景观评价中影响力较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南京江宁欧风商业街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中心,由于围绕百家湖地区的社区整体建设风格为仿欧式,故这条贯穿社区东西的特色商业步行街,在设计初始就定义为欧洲小镇商业街形式.无论是道路尺度、建筑外观还是色彩都强调欧洲小城镇的特色风貌,营造出浪漫的异国情调和繁华的商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